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个年终小结

2018已经过去了,本来没打算做什么年终总结,虽然以前工作的时候每年都要做,还要提交给领导,没准还要在开会的时候公开解读,当然了在那样的场合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大家都是会用策略的,努力且不露痕迹的展示自己的成绩、优点和进步,而对于不足则态度诚恳却又实际上无关紧要或无伤大雅的描述,最后就是激情洋溢的明年规划了。

只是对于自我不附带任何利益成分的小结,就不需要如此了。并且写字的过程是极好的思考过程,写下来总是好的。这段时间不停的看书看资料看各种视频,也让自己去做很多的笔记之类让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和更系统。

读书也是在读自己,和提升自己。我觉得,我在提升,我在想明白越来越多的事情。

 2017年经历了参与创业又彻底退出,徒步川藏线到了拉萨后,又去泸沽湖帮娟姐做了青旅的管家,在此期间认识了一筒,才有了2018年的徒步环海南岛,和之后的骑行中国,这两件事占据了2018大多数的时间,也不是事先计划的。可以看到,从徒步川藏线出发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与曾经的职场彻底告别了。对于未来,选择了一条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道路,处处都是未知,却从来不觉得焦虑和压力,只是好奇,快乐,因为每一天都好像真的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度过,前所未有的自由,轻松,和神奇。

年轻的时候,喜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很多东西都想尝试,什么都不服,想要去挣个明白。可是三十多岁以后不一样了,世界依然故我,自我的内心世界却变了,变得不再喜欢抗争,更愿意顺势而为。而相反的,不再满足于不求甚解,更愿意去探知事物背后的东西。是的,更追求一种生活上放松,简单,质朴,精神上更广阔更深邃的世界。也所以,在骑行结束回成都后,便很快的在周边的一个小县城租了个房子,停下来大量的读书学习,去满足精神世界的渴望。

所有的旅行和户外运动方式里,最爱的还是徒步,从去年中开始,最艰辛也是最能获得纯粹快乐的时光,便是徒步川藏线的70天。身体上的磨难和挣扎给了我丰富的精神营养,给了自己足够充裕的独处、和内心对话的时间和机会,那样的体会是曾经任何时候都不曾拥有的,十分珍贵的,就好像在墨脱深山原始森林里迷路的那个深夜,恐惧害怕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疲劳,和终于看到人时的那个狂喜,又渴又饿的时候用温水冲泡两包方便面连汤水都喝干净的那种满足。这样的体验在我们食物充足身处安全舒适的环境里完全无法感同身受,所以会很难忘,那样单纯的快乐总是在诱惑着自己,去甘愿放弃很多而再次重逢。

又或者在到达巴塘后休息的那天下午打牌一样,纯粹的收获快乐。我倒是挺喜欢打牌,但只喜欢和非常熟悉的人一起玩牌,更不喜欢赌钱。关系非常好的朋友输赢都无所谓,又能很快乐。但是那种不熟悉的人只想着赢你的钱,长时间鏖战下来既累且疲,还没有快乐,何苦来哉。

就好像我们吃饱了再吃东西就不太会觉得好吃了一样,很多的快乐和幸福都是那么的主观和不可捉摸,而唯一能够捉摸的可能就是遵循着这样的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快乐会产生的更容易些吧。

这也是我喜欢户外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在一个未知的相对原始的环境里,经历身体上的艰辛后到达目的地和看到更美的风光,在更简单,自然的环境里,可以更容易的获得快乐。

道德经有一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是另一种为。放得下和想得开,才能真正的拿得起,和拿的久。而不是说真的全都放下了,那就是出家了。

骑行中国的几个月里,正如我在骑行小结里写的那样,在那么多复杂多样的环境里,走过、看到、感受着数不尽的人群,各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让我感叹这个世界的包罗万象。而最应该警惕的便是,只活在一种单一的观念里,否定了其他。如果可以快乐的活在一种单一的观念里是非常幸福的,可如果并不是那么幸福快乐,就需要适当的放开自己了。

所以,人之道为而不争,“为”有很多种方式,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人。从古至今,唯有允许差异性存在的社会才能让人幸福指数更高,创造更璀璨的文化和文明。你看对于生不生孩子这个问题,有的人愿意生,有的人不愿意生,就可以和谐共存,总会有差异,却不会一边倒。那些叫嚷着要收单身税丁克税的糊涂虫,就该自己先生十个八个。

作为80后,还是最同情我们80后。80后人的父母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导致80后既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担精神方面的追求,非常的拧巴、挣扎和辛苦。加上数不尽的责任和义务,每天分配的时光里,全然没有了留给自己。而90后人的父母积累了更多的财富,因此他们更可以自由地去放纵自己兴趣爱好的很多发展。我们曾经以为要对抗和改变的事情,被90后路过了,以忽略的方式路过了。

2018走了很多的路,去了很远的地方,经历了很丰富的故事,我不知道当下的这些选择和经历对于未来意味着什么,因为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没有人会因为将来一定要死亡而选择当下什么都不做只是等待死亡。我也从来不做五年规划或者十年规划之类,当下所有做的,只是因为当下想要去做,觉得需要去做,仅此而已。如果说是为了未来的一些什么,那就是出于喜欢或者想要去做的,在未来的时点后悔的几率会更小一些吧。

我算是个典型的实践派和执行者,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或者时间节点,想象着在很多年以后如何如何。当我真的这么想的时候,很可能不会等到很多很多年以后,而是现在就马上去做了。

毕竟,不是说吗,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呢。当那个明天到来的时候,我想,即使是做同一件事,极大可能也不会是当你现在去想象时候那样美好的感觉了吧。青春易逝,美好难留。

小时候,快乐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快乐。可让人心碎的是,我们越来越不简单了。或许因为,我们越来越难以忘掉或者舍弃一些东西了。

虽然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但以死亡为终点的一生旅途中,还是可以选择让这样的过程轻松一点,好玩一点,遗憾少一点。

虽然我不信奉儒教,但在一点上与儒家思想有高度一致:不相信鬼神,不相信人死以后有灵魂去了另外的世界。死亡意味着身体和灵魂俱灭,全部化为尘土养料,继续滋养着这同一个世界。

年轻的时候要勇于去做很多的加法,去不断的试错,但30岁以后要做一次减法,把很多都试过的事情,找出最适合的那个,然后打一次深井。而难的,很可能就是放弃和改变吧。

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最难的是与自己相处。又或者在任何时候,最难的都不是和别人相处,而是如何与自己相处。我们都太不善于面对自己,或者过于羞涩。于是镜中的自己或许还认得出,但心中的自己却已经面目全非了。

而关于与自己相处,大概不得不提到自律和自由了。自律并不是束缚。白岩松也有这样的观点,越自律越自由。与此同时的,越是自由的时候,越要自律,才能不让心中的自己面目全非,面目可憎。

至于对未来的目标,活到这份上,实在不想给自己一个非常量化而具体的目标了。不过起码从现在开始的好几个月内,都会继续的停下来读书学习。然后再上路,然后再上路,旅居几年。

白岩松在自己50岁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未来的目标,成为一个可爱的老头。正好我的目标也是如此,最爱的影片之一就是《实习生》了。我们在国外可以看到很多可爱的老头老太太,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还是太少了。不油腻,不遮挡年轻人的道路,不去天天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们可以交流聊天,却不会强加于你。希望那个时候的我,更喜欢做个倾听者,而不会对着年轻人喋喋不休,只是沉浸在自己回望的记忆之中。

如果说还有一个目标的话,不失去爱的勇气和能力。亲情、爱情、友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双喜丨我和骑行结了缘
骑行川藏线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大叔骑行318川藏线 : 从准备到结束的简单小结
走一路,画一路,这辈子足够了!
穷游男:我征服了川藏线,却被女友赶出家门,自拍照看出异常
《那一月,我们骑行在川藏线上》第一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