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批判性思维| 3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这两天晚饭的时候,小孩的奶奶做了很好吃的毛豆,为了鼓励大家应该多吃(结论),她说吃毛豆可以减肥(理由),她说自己这段时间就是晚上多次点毛豆,的确瘦了(证据)。当然,我知道她这么做是为了关心大家的饮食,我没有必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论证,那就太无聊了。

不过,她的论证过程倒是挺完整的,在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太较真,但是工作中,你要说服别人,就必须拿出证据,而且最好是多个,且很硬的证据。这就是本文想你分享的,证据有哪些类型?它们的硬度如何?我们如何通过提升证据的质量,提高我们的可信度?

1 如何判断是否靠谱?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当中,作者提到了,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接受一个断言,认为它可以信赖的呢?在作者看来,有3种情况:

情况1: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的时候,比如你饿了,吃饭就不饿了;

情况2: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来的,比如被严格证明的数学定理;

情况3: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过;

在《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当中,也提到如何去判断一个事情是不是可以信赖的,作者建议从两个方面:

方面1:从事实本身来判断,比如,有人说”鸭子在呱呱的叫,它是通过摩斯码在进行交流”,你大概率可以判断这是假的;

方面2:从事实的来源来判断,当一个事情超出你的常识和知识背景,比如“5G时代,诺基亚会重新崛起”,如果它是某篇微信文章,你可能会有一些不信,但如果它是来源于一个顶尖的期刊,比如《澎湃新闻》、《MIT 技术评论》等,那你相信的程度可能就会变化,而这就是来源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本文要谈论的证据主要是集中在情况3和方面2。在谈论证据前,我们要先说明什么是证据,我引用《学会提问》中的说法:

所谓证据,就是持论者告诉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者是捍卫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实属于事实判断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直接证实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这段话听上去很绕,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进行区分,规定性论证VS描述性论证,在批判性思维|2 你想告诉我什么?我们介绍过,规定性论证其实论证的就是“论证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描述性论证指的是“论证事情是什么样的”,前者是一种价值观判断,你需要用事实来支持你,这个事实就是证据;后者需要论证事实本身,通常就是证据本身。

2 证据的类型

在《学会提问》中提到的相信一个断言的第3中情况:很多过硬的证据证明过,“很多”好理解,什么是“过硬”?怎么判断硬度?在《学会提问》和《批判思维》中提到很多种,我将其归为5类:我觉得、专家说、研究表明、统计显示、类比,其中硬度方面:研究表明>专家说>我觉得,统计显示和类比要看情况。

2.1 我觉得

“我觉得”用来代指个体的直观判断,其中包括:直觉、看见、经历。

①直觉

你会不会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就喜欢或者不喜欢他?这就是直觉,你认为是这样,但是又不能理性解释。它作为你自己的判断依据没有问题,单如果用它作为证据,硬度就太低了,很难让人信服;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在某个领域有多年的经验的人(类似于下文的专家),他的直觉可信度会比较高,要引起重视,也是我们在潜意识|没有她背后默默的付出,你何来诗和远方?提到的专家的直觉,这种直觉并不是天然的,而是第二本能,是经过后天大量经历淬炼的,比如新生儿的护理护士发现有一个小孩有点不正常,感觉跟其他的小孩不太一样,但是说不上为什么,这个时候最好检查一下。

②观察

古人讲,"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观察是我们认知的开始,也是科学研究的开始,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有80%都是来源于视觉,所以作为证据,硬度高于普通人的直觉,但是有它的弊端,特别是现在技术的发展,以前我们觉得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觉得可能真的,但是PS技术出现,降低了大家对图片的信任度,觉得只有视频靠谱一点,但是最近的AI换脸技术,会进一步降低我们对视频的信任度,前段时间热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中的VR很有可能成为现实,那时我们将更无法变清现实。

③经历

这个是我们最常见,比如有人告诉你,不及安全带没事,他说自己有次没系,出现交通事故,也没事。虽然有的时候很难反驳他们,但是你知道,这样的证据其实是有很多的问题的,因为不够严谨,而且个例不能代表大多数情况。

2.2 专家说

既然个人的经验不靠谱,而很多陌生领域我们又没有常识和背景知识,那就听专家的吧?专家通常的确比我们普通人的判断更靠谱,但是我们要问三个问题:这个人是不是真专家?他发表的观点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吗?如果还要其它专家观点和他不同,怎么办?

对于第2个问题好理解,我们敬仰的科学家钱学森,为我们国家原子能武器和航天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曾经论证“亩产可以过万斤”,现在知道,他那时的判断是有问题的,于是后来有人拿这个事情来攻击他,但我想说的是,他之所以被称为专家,是因为在他的领域要比普通人有更深的造诣,但是跳出他的领域,他可能出现误判,而将他在农业的观点作为证据,硬度可能就会降低。

对于一个专家是不是真专家,我们如何判断?如果你自己就是这个领域的人,对于他的研究和水平很清楚,这个是很容易判断,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其实是很难判断,结合《学会提问》中的建议,我总结几条:

①看这个专家做判断的时候,所用的证据是一手还是还是二手的,我们更倾向于相信那些掌握一手资料的专家;

②同行对他的评价,科学共同体中,同行评议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都不被主流科学圈接受,比如某些“民科“,他的观点的硬度就值得怀疑;

③看他所在的机构,一个是哈佛大学的终生教授和中国一个你都没听过的学校中的某个讲师。并不是说,哈佛大学的一定是专家,概率上要比后者高很多。

④看他自己的一个成果,比如在很顶尖的期刊上发了很多研究文章,而且被同行很多人所引用,成果还被大公司成功用于产品开发,相对更可靠。

即使当我们识别了专家的真假,我们还会碰到一个问题,专家群体内部意见不一致,那么该听谁的?罗素对专家意见采纳原则很值得我们借鉴,他给出了三个原则:

原则一:当所有的专家对一个观点是一致意见,相反的观点不可能为真;

原则二:专家观点不同时,非专家不肯能给出确定答案;

原则三:对于一个已经存在,貌似正确的观点,所有专家都认为证据还不充分时,普通人应该悬置判断。

2.3 研究证明

比某个专家更可靠的证据是研究报告,因为它是经过一整套科学方法得到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过程可控:一般来说科学研究过程都是比较严谨的,甚至有的时候要把很多变量都控制住,看单一变量的影响,而且是按照特定的程序来做,尽可能保证结果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②结果可验证:一个研究报告通常需要发表出来,需要得到同行的审议,甚至要有不同的科学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都能得到跟它相同的结果,这样才能把它证实;

③表达更精确,为什么你会看到论文当中通常会出现很多的公式,很多的推导?因为这些语言更加精准,使得概念的定义和推理更清晰准确。

那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研究报告的可靠性?其实它跟专家是相互支撑的,因为研究报告通常是专家的研究结果。首先,你看这个研究是谁做出来的;其次,你要看研究资料当中的来源质量是什么样的?正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最后,我们要关注研究的实效性,特别是对于人文社科,通常可能在10年前的观点,现在可能就被认为是错误的,而对于像物理、数学这样的学科,几百年前的结论,现在有可能还是很扎实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这个研究是不是被权威的同行反复的引用过?

2.4 统计显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通过科学研究来做出结论,因为有一些事情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很难进行单一变量的控制,比如吸烟有害健康,你不可能真的去找对照组,让一半人都去吸烟,有一帮人不吸烟,因为有些伤害可能是无法恢复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统计学,而统计学当中我们也要避免它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①本量不足,比如你找了10个人,访谈问我们应不应执行垃圾回收,有1个人同意,你不能说只有10%的人同意垃圾回收;

②调查问题的设计,问题和语言描述也会影响判断,假如你找了3000人去进行调查说我们应不应该同意垃圾回收,有30%的人说应该,有50%保持中立,还有20%的人反对那么你可以怎么去表述呢?你可以说只有20%的人反对进行垃圾的回收,也可以说,只有30%的人支持这些垃圾回收,热门因此的观点肯定不同。

2.5 类比

对于前面提到的,还有一种方式常常用来进行观点论证。在《学会提问》中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应不应该规定16岁的女孩实现宵禁(晚上不准出去)?有人的论证是:你看我们养狗,我们有责任正其安全,也有责任保证狗不出去乱咬人,伤害别人,为什么不能对小孩也是这样呢?不要让他们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看上去挺有道理的。但是像这种类比忽略的一个现象,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他们能够控制自己,他们能够做判断。

但类比常常也是人类学习的 重要手段,为什么呢?我的初见理解是,因为很多事物是相通的,所以你表面类比有可能在底层上也打通了,比如你用来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你用来学习物理学习生物化学,都是可以相通的,因为它背后都是关于逻辑思考的;而如果你用学习数学的方式去学习艺术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他为什么可能是无效的呢?

相反,错误的类比常常适得其反。比如1万小时定律,最开始他可能是应用于小提琴的练习,但是后来他被迁移到各个领域,而是不是迁移到这个女孩适合,其实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比如在你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有没有1万小时进去呢,其实不知道的。

3 如何提高可信度?

当我们知道证的效力和它的分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简单看来我认为有三点

3.1 选择高硬度证据

要尽量选用硬度更高的证据,如果找不到到这样的证据,也可以选择一些硬度低一点的,不必追求,非常的完美;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如果找不到,可以用相对软一点的证据进行交叉远征;比如你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在?你可以观察,听别人的介绍,你可以看他发表的言论等等,这都是一些交叉论证的方式。我觉得《学会提问》中的一个总结很好:

没有一样证据可以像灌篮那样一锤定音、一劳永逸。你总是在找更好的证据,如果一根筋地去找完美证据,那你肯定要泄气。

3.1 拓展知识

第1点就是我们尽量要去多看多读多体验,掌握更多的常识和背景知识。

3.3 贝叶斯

贝叶斯定律,也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证据会发生变化,对于同一个问题,会有更新的研究结论文章出来,如果碰到一些新的证据或事实,我们也应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观点。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内容,总结,如果你要让别人相信你,那么你得拿出证据,而如果要让别人特别相信你你的证据,面一方要足够多,更重要的是你的证据的硬度要足够高。

根据证据的硬度不同可以分成5大类:因安排了包括个人、专家和研究报告三类, 要尽量选择硬度更高的证据。第二要多看多想多学习,提升自己的常识和背景知识,第3就是要学会根据证据的变化去更新自己的观点,和对一件事情的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批判性思维:你有没有陷入过这5种逻辑陷阱?
批判性思维-怎样论述观点才有力?
批判性思维四大要素?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批判性思维是未来核心素养的基础!关于批判性思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总280】对话董毓:如何理解批判性思维的质疑与反驳倾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