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述传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对于生命怎么认识传统的唯心主义就认为人等于肉体加灵魂这个灵魂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有的人会相信肉体消灭了以后灵魂还会存在另外一个就是在活着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肉体,但是能感觉到整个人一种精气神,也就是他的精神系统比如说有一个高尚的灵魂传统的唯物主义,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生命就等于肉体。那意识是什么呢?意识是大脑脑细胞产生的一个功能,它是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虽然意识对物质有主观能动性的反作用,但是谁为主谁为辅我们从小受的是这样一种唯物主义教育,这种唯物主义也会贯彻到我们的整个生命管理。但是当我们开始客观地中国传统文化,开始看过去被简单的贴上封建迷信标签的那些东西我们又似乎听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好像传统的唯物主义的解释又不能完全让我们信服

中国传统道家也有他的认识,比如精气神啊,那么我们在这里提出一种用比较科学化的表达,人等于肉体加能体加主体

肉体好理解,是最简单的,因为大家所学的生理卫生和现代的西方医学都是基于这个在做的而且西医已经把它做到极致了,从活体到器官到分子到DNA,发病的机理治疗的机理都做了非常了不起的研究,这就是基于西方的科学的一种方法论,叫化约论又称作还原论,就是当我们整个研究不清楚的时候,我就把它切成小段儿,把每一段儿研究清楚了,再把它组合起来。

尽管现代医学也开始强调系统了,但是它的系统更多的还是存在于可见的,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测量的那部分。中医在肉体上的确不如西医那么精密精微,它会有个大体的区分,叫表如果读《伤寒论》就会知道病是一重一重进去的,排病的时候也要一重一重的出来。

所以如果接受中医治疗,就需要接受一个概念叫排病反应”,古称“瞑眩反应”假设生病已经有段时间了,已经由表及里了,那么你不可能指望吃了药或扎了针第二天就好生病和病愈都会有个过程哪怕是急症,也是因为前期积累忽然发病治病这个过程中传统中医会有汗法、泄法、吐法等。所以如果能够理解治病是从里到中从中到表的话,就知道正常的排病反应不是零一变量。

能体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具气场,属于体之外一个能量罩应该也不难理解我们都知道只要一个线圈儿有电的流动,外面就会形成磁场、电场所以理论上讲身体有这么多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循环,它会不会形成磁场?如果学过物理和化学的话,会知道任何一个元素它有自己的平均体温是36.5,外部的环境是23,它会形成一个温度的辐射场。我的汗液通过毛孔排出来以后,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弥漫在空气中,它也会形成一个。所以能体它是一个复合场,这个从现代科学上应该能够理解

能体存在从概念上已经解释了,只要有循环,只要有辐射,就会存在能量场。那么中医里讲的种气&,普通的这个气是更接近肉体一些更低级一些那么更高级的就是道家的那个炁。实际上经络里面走的能量就属于能体的概念。能体不完全是体外的,应该说肉体是泡在能体场里面的因此肉体内部也有能体的存在,它是贯穿性的有立体性的特征

从现实生活中大家怎么去感受这个东西的存在呢?说这个人有气场明星范儿或者是老板范儿。有的人你一接近有一种压迫感,有的人你就觉得有一种亲切感,有的人显得很厚重,有的人就很空灵。

也可以现代语言描述刻画能体维度,是分两个维度标准的,一个叫频率的高和低,一个叫强度的强和弱我们说所谓的高人是什么?频率又高,强度又强,那么跟他待在一起的话,既可以获得智慧上的提升,又会觉得身体上也很舒服但是也有的人叫做频率很高强度很弱,这就叫秀才型的人,看起来弱弱的,但他对于问题的认识,也许通过说话的方式,就会觉得这个人很了不得;还有的人叫做频率并不高但强度很强比如“桃园三结义”中的张飞,还有梁山好汉李逵,的力量很强但似乎频率相对就不那么高了

所以传统中医中有很多现象现代人解释不了。比如诊断,中医是望闻问切,不是一个脉诊仪就可以完全取代中医的把脉呢?当然是不能的,如果只是凭借脉搏的物理性波动诊病,现在的大数据传感器要比人的手指头灵敏多了。但一个真正的好中医把脉的时候是一个全息状态,他的诊断信息不完全来自于手指下的身体接触,甚至身体没有接触的时候,两个人的能体已经在相互感应了。理论上讲,这里就有很多信息的交换并且信息交换不是那种很玄幻的表达,而是一种直觉。实际上如果用能体的概念来解释的话,就是可以解读的是一个客观实事,没什么神奇的。同样的关于相学里风水也就可以理解了既然自身这个能量场和环境的能量场会发生互动,那么一个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它就不仅仅是负氧离子高的问题了,就不仅仅是PM2.5的问题了,它应该有一个能量的存在。那这种因素就值得考虑。还有辟谷,辟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断食,真正的辟谷它会有一种方法让直接通过外面的能量场来获得能量。

主体就是传统中医常说的形与神的那个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含混的表达,在这里用一个相对简约的表达把它叫做主体。并且在生命的构成和重要性里面,那个真实客观存在不显现的是生命的主导。

有两个词语降维打击“升维思考”。如果说一维世界是一个点可以理解为它往往是二维世界的一条线投影当二维世界的一条线投影到一维世界的时候,它就变成那么一个点。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投影,它的自由度就会损失很多。在二维世界里这个点是可以上下移动的但是一旦投影到一维世界它就动不了了,这个就叫自由度的损失同时很多丰富性和完整性就也就没有了。比如在根竖线上的上端处下端是不同的两个点,但是在一维世界里分辨不出来,这就叫信息的损失。所以同理二维世界的一条线很可能是三维世界的一个面的投影。推而广之,三维世界的一个面有可能是四维世界的一个体的投影……投影这一重一重的往下,但是每往下投一重的话,信息和自由度都会有所损失。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可以称之为超越。看到一个点,想象有可能它是一个竖线的投影,看到一个竖线想象到面有可能还能恢复到这个体。那么生命会不会有可能是这样的现象呢?

在二维世界里什么叫客观和真实?有个哲学家的说法人就活在自己视野的监狱里面。你目力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院墙,环顾四周,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一个圆形,看不见什么别的东西了也不相信这个环外面还有别的东西,也不相信自己有可能走出这个环,从这种意义上它都是真实,甚至可以说是科学,眼见为实嘛。但是升一个维度,把这个点从里面拿到外面,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也就变了这就叫升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轴心时代世界不同地方的古圣先贤们都提出了在现实世界和现象世界之上存在着一个理性世界、理想世界,甚至超自然的世界。那么有没有一种假说是也存在着那样一个能量空间或者一个智慧空间我们所有的生命都是从那个地方一重一重投影下来的,只不过越向下投影,自由度的损失越大,信息的损失越多。最后投到我们现实的世界,我们就觉得自己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要想解读中医就得透过对生命实相的认知学会儒释道医四位一体。有一个通俗的比喻每个肉身的背后都是一套认知系统和算法体系你永远不是和一个个的肉体在打交道,你是和一个算法系统在打交道。比如同样一句话,你说给这个人听,这个人是这样的反应,说给那个人听,那个人是那样的反应。所以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认知系统。这个认知系统可以用三观来形容,可以用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来解释,用他的成长环境来解释,用他的基因来解释等

总之呢,这就是形与神俱那个”,生命确实不完全是肉体构成,我们说肉体都一样但同样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主体也可以说就那个在哪?有的人本能的就认为“我”在脑子,大约在头部眉心的地方但是有一些比较感性的人,会觉得中丹田,胸口那个膻中位置这就是主体在人体里通常有两个位置位置不同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特点比如受逻辑训练多的人,认死理儿的人,本能就会想到大脑身边的人也会感受到他活在脑子里的,活在脑子里就是逻辑、概念、推理这些,凡事都是应该不应该对与错。如果是主体在心就要更全息一些因为心是在中丹田,因为心有能体的概念,它是一个能够散开的,它的感受就会更复杂,就会有很多直觉性的感受,就有很多愿意不愿意这种,或许他虽然从理上说不清楚,但是他能感受到。

所以夫妻吵架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活在大脑里的主体,他就往往只是认理儿,直觉不行,对方已经给他很多次暗示,但是他就是感觉不到,终有一天矛盾爆发的时候,这个活在脑子里的人又会觉得对方太不可理喻。

主体有什么意义呢?现代很多人为了健康,就会去搞修行,真修行和假修行区别在哪儿?其实就是能不能够找到真我的修行。中国传统文化里讲向后退,向内求,它不是一个道德上的概念,它是有操作方法的如果我们基于建立一种健康的人生观,明白人此生就是用来学习的成败都不重要,任何成败都会给你反馈而每一个反馈都是一个发现自我的机会。主体和客体是相对存在的太多的时候我们自己不能做主,是被客体所庄子凡外重者内拙”。很多时候不是社会制度不让我们选择,而是我们自己的这套算法体系,我们这个心智模式我们这个主体一层一层往前投影,都粘在客体上不得自在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事关健康,而且还事关健康背后更超越性的东西每个人就像一个漂流瓶,这个漂流瓶里面装的海水和外面的海水是完全同质的这就是人生来平等的一面。所谓人人皆有佛性的一面,人人都可以具备这种超越性的一面。但不同的是每个瓶子的材质不同层次不同有的人是不透明的瓶子,有的人是透明的玻璃瓶有的人是比较软的塑料瓶……我们这辈子的人生往哪儿走呢?就是要把这一层一层的外壳打掉,让内外的海水融在一起,这似乎是生命应该的走向。中国传统先贤,无论是儒释道,几乎也在讲这样一个事儿不是一个道德标签,而是一个生命规律

“如何让一滴水永不干涸?将它归于大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中医是科学的升级版”这句话?
《物质信息论》第三章 唯物还是唯心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复习资料
阿芬那留斯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执一端,把“主体”与“客体”、“自我”与“非我”、“意识”与“环境...
《生命实相探究(一)》之一:中医所说的“神”和“七魂六魄”到底是什么?
正统中医眼中看到是“肉体”还是“灵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