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心图书奖获得者,种下一颗树,时间会给你答案
userphoto

2022.07.07 黑龙江

关注

最近“习得性无助”这个心理学词汇,在不同的平台或者文章上都出现多次。这个词汇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做过的一个电击狗的反应实验。

在实验的开始,当狗被电击后,就会快速地尝试逃出那个带电的狗笼。在尝试多次发现无法成功后,可怜的狗便放弃努力,任凭电击带来的疼痛。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赛格利曼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下,他对自己、对他人都抱以绝望的态度,因此也就会放弃改变现状的任何努力。

《时间的格局》.从出生到青春期的科学养育地图,这本书的作者是黄静洁,她是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著有《父母的格局》、《学习的格局》等系列书籍。

作者在这本书中贯穿的理念就是,要理解孩子的生命时间轴,要正确认识亲子关系中的时间错位。

发展心理学把人的早期发展分为五大阶段:胎儿期、婴儿期(出生~三岁)、学前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春期(12~20岁)。

作者说,身为父母的我们通常已经走到了生命时间轴的成年中期。很容易忘了,孩子还处在生命五大发展阶段的早期,因此很容易忽视孩子与我们具有截然不同的认知水平。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面对着几个月大的婴儿,会对他们做出很多孩童不理解的行为,让他去做。而孩童他能听懂讲道理吗?不会,他只是会看表情。看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来分辨这件事能不能做。

等孩子再大一大也是一样,孩子懵懂不解,亲子关系就变成了惩罚-哭闹-抗拒的恶性循环。

因此,作者认为,家长们不要以成人的认知能力来要求孩子听话,因为家长与孩子在生命时间轴上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

用时间的概念来帮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

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但是却永远都在流动着,过去的时间,谁也没有办法给抓回来。

所以我们可以用有趣一点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对时间的感知。在三岁之前,做些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孩子来说:“宝贝,妈妈先跟你打个招呼,然后给你喂奶,喝完奶休息一下,轮到爸爸给你洗澡哟。”

每一次都这样提醒,就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时间秩序的信息。

等孩子进入幼儿园前后,我们就要抓住每天的活动机会,与孩子进行时间秩序相关的对话。这样让孩子慢慢地搞懂了时间的词汇练习,他才会能够正确认识不同的时间。昨天、今天、明天或者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等。

只有孩子慢慢感受,到了时间后,接着再慢慢陪着孩子一起规划自己的时间。

《时间的格局》让父母同孩子一起重新认识时间,重新认识父母和孩子不同的时间轴。

看懂孩子,理解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更优秀、更强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极、拖延、懈怠,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永远要心怀希望多一点
孩子跨越阶级的最大天花板,其实可能是父母。
习得性无助——“我不会”背后隐藏的机制
“我怎么努力都学不好,干脆就放弃了!”父母千万要警惕孩子“习得性无助”!丨图说百科NO.101
狗的习得性无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