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袁振国: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重点在融合

导读:4月8日,在由江苏教育厅指导,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主办的“中小学在线教学发展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主任袁振国发表了题为《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重点在融合》的专家报告。

袁振国教授认为,线上教育不是线下教育的翻版,融合教育也不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

 以下内容据袁振国教授的精彩发言整理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重点在融合。
 
一方面我们看到,线上线下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国,实现了停课不停学这一伟大创举。可以说,我们在线上已经基本可以良好地贯彻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旦具备线下教学条件,我们往往就会放弃线上教学。在线上和线下教学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让家长、学校来选择线上还是线下,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线下。我们曾做过小规模的调研,调查在线下教学恢复后还保留着线上教学的教师有多少,调研结果显示是非常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总体上来说,线上教育还处于一个辅助的应急阶段。 
 
把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融合,是我们要不断持续努力的目标。我想说,线上教育不是线下教育的翻版,融合教育也不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线上线下的融合教育,实际上是对于线上和线下教育简单相加的超越,它的目标和可能性在于实现1+1>2的效益,它的最大贡献和可能性贡献在于促进教育的个性化,推动教育的深度变革。 
 
我们已经取得了线上教育的很多经验,在基础设施、人员素养、网络贯通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成熟程度,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经验。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线上线下教育实现融合,使得信息化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01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一体化设计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体化地设计。
 
线上教育开展起来了,不等于线上和线下教育就自然融合了。要把二者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发挥各自的不可替作用,需要很好的设计和很高的艺术。线下的教育,我们是非常有经验的,也能够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在进行线上教育时,也非常重视发挥好线上教育的优势。但是两者各自的优势怎么能够同时发挥,实现它们的不可替代性? 这需要从内容、形式、程序、方法各个方面来进行一体化地设计。 
 
现在很多教学是在线上进行的,这时候怎么把线下的优势发挥出来?完全在线下教学的时候,又怎么利用线上的优势?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线下教育有很多优势,通过线上教育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 
 
线下教学是在一个特定的情景当中,情景感知非常现实、非常真实,人和人可以直接交流。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情感体验是充分的、直接的,同时交流是自如的、没有障碍的。最充分、最自由的交流都是在没有设定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孔夫子说,他最崇尚的教育境界是,几个学生沐浴着春风在河边水流旁洗洗脚,唱唱歌,聊聊天,这是孔夫子认为最充分、最美好的一种境界。 
 
在线上的交流,从反面的角度来说,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冗余的信息,从既定的目标出发,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时目的是明确,既定目标也可以基本实现。但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研究中,很多看上去无目的的、事先没有设计好的交流,成效更大。 
 
线下教育也可以及时反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同学与同学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体验是非常现实的,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互动。 
 
情境的感知、情感的体验、自如的交流、及时的反馈和充分的互动,这是线下教育的明显优势。正因为这样的优势,我们已经习惯于并且爱上了线下教育,不愿意放弃这样一种习惯的场景、体验。 
 
如果线上教育不能够发挥这些优势,在这些方面总是不如线下教育,那我们就不可能爱上线上教育。那么,线上教育能够不能够融合进线下教育的这些优势呢?我们先来看看线上教育的一些优势,这些是线下教育所没有的。 
 
第一,海量的资源。线上教育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从网上随时获得获得无限量的资源,可以说,只怕你想不到,不怕你得不到,只要你想到的东西,线上都可以得到,有无限的选择空间。线下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材和教学,只是信息海洋里的一滴水,没有选择余地, 
 
第二,线上教育可以被反复获取。线下的教育,是无法实现反复获取的,我们不能让老师再讲一遍,也不能把同学的讨论再重复一遍,但是在线上我们可以反复获取所需要的东西,可以把进行过的教学活动,无数次回放。 
 
第三,时空无限,线上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可以在一年365天24小时中的任何一个时间,不管外面下雨、刮风、下雪,或是有疫情流行,线上教育都可以照样进行。在空间上,“天涯若比邻”的畅想在线上实现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第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线下的教育一定是在学校、班级里,所有教学活动、知识获取、交流人群、互动对象,都是特定的,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没有办法选择所喜欢的老师,也没有办法选择同学。但是线上教育可以实现,除了选择喜欢的老师,选择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学习的速度、进度和方法。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至于怎样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这是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五,线上教育是社区多元化的。我们可以有广泛的社区,可以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环境的人的组合。现在每个人都有几十上百个微信群,甚至更多,这些微信群是各种各样的,这种多样性的组合是线下教育不可能想象的。 
 
我们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线上和线下教育各自的优势,要思考怎么把优势组合。当然在组合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怎么把这些优势建立起来,怎么让它们能够发挥好。在发挥好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思考怎么把线上的教育和线下的教学融合起来。 
 
这是我想要说的第一点,我们要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首先要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江苏省在互动教学、情景化教学、情感性体验、项目式学习等方面已经在探索,也有了不少的经验,这是非常可喜的。
  

02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育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在现有的教学形态下,线上线下教育是不可能充分融合的,必须要对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度变革。数字化、智能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重塑教育未来带来了可能。
 
总体上来看,线下教学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是教师主导的学习方式,学生是接收者,是被动的。尽管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讨论发表意见,但总体上是围绕着教师的设计、围绕着教学计划的活动,这样的教学围绕着固定的目标展开,当然这对于系统化的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不是唯一好的方法,事实上它越来越会成为融合教育的阻碍力量。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线上教学,为学生成为一个一个的独立主体,自主、自由地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可能。面对着不同的学习终端、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学习设备和手段、不同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怎样来进行学习?一个人在教室里想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式来选择内容是不可能的,但是线上教育可以实现。但是如果还是维持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按照统一的既定的目标设计教程,这样的可能性很难变成现实性。 
 
多样化的需要、多样化的通道,每个学生可以选择所有的老师,每个老师可以教每个学生,这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呢?需要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游戏化学习、自适应学习为这种新形态提供了理论的和技术的准备,它为新学习路径打开了窗户。 
 
这听上去很遥远,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 
 
第一,在通过教学方式变革适应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认真备课,备课是线下教育的一个常规动作,是基本要求,我们的教研室、教学组很重视这项工作,以往讲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仪器、设施、工具。现在我想说,要增加一个“备”,要备人机协同。 
 
在线上线下教育,在新型的教育形态当中,人机协同将会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教学形态,人离不开机器,机器将成为人学习、生活、工作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当中已经充分地感觉到了人与机器的不可分离,现在我们没有手机几乎难以生活,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使很多事情做不成。手机已经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了,它已经成为人的生活的一个中枢,是我们的手和膀臂、心脏器官、大脑器官的延伸。可以这么说,技术、科技、机器已经成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 
 
人最初是猿人,后来有了石头工具,有了机器工具,现在有了智能设备工具。智能设备已经不只是辅助,而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关注怎么利用好机器,怎么处理好人和机器的协同共生问题。将来随着智能机器的产生,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将会出现三个主体,除了通常讲的学生和教师,还会出现教学机器人。教学机器人能够储存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对真人的行为、思想作出反应。三个主体的互动是一种完全新的形态。 
 
现在的孩子都是网络原住民,已经能够非常成功、娴熟地能够运用电脑、iPad、手机这些工具,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对机器的运用既欢迎又警戒,在某些方面还是恐惧的。 
 
所以我们要备课,要备人机协同。 
 
第二,我们要重视知识学习的指导,但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线上教学的背景下,怎么进行学习?这件事情我们以前没有很好地重视。根据研究调查情况来看,在网络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差异越来越大。有很多人在网上学习变得非常自如,非常主动,非常具有选择性,他可以按照他的需要采取更好的学习方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够自控,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学习,学习过程显得很不顺利,甚至碰到了很多问题。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样的,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 
 

03

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

 
最后我想谈一谈关于教学资源的建设。 
 
网络学习,线上线下的融合性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教学的内容移到网络上,更不是把一些线下教育的录像放到网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大家现在每天都要刷手机,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刷手机的过程当中,你的学习行为是什么?获取的信息是什么?你在不断地变换频道,不断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现在平均1个人在手机上停留的时间是6个小时,为什么既无报酬又无奖励,你可以不断地被手机所吸引?这是由它的内容和它的内容提供方式所决定的。 
 
分析抖音的内容,它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短小;第二快捷;第三众筹;第四可以随意选择。 
 
我们要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当中借鉴使用这些优势,不能按照自己习惯了的传统教育的方式来铺天盖地灌输内容。要把“要你学”变成“我要学”,资源重组和资源呈现方式的改变可能比教学方式的改变更重要、更基础。 


结语 
 
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如何推动真正的融合,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非常激动人心的方向,它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这是实现大规模背景下个性化教育的现实途径。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不断地逼近。
注:袁振国,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主任。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振国:再谈疫情后教育的线上线下融合
袁振国: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实现1 1>2的效果?
未来的教育,需要你重新想象
袁振国: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挑战
袁振国:教学方式变革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
袁振国教授做客协和:学校管理者的专业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