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刀锋》: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截止到今天,我终于把毛姆先生的《刀锋》给阅读完。其中,毛姆先生刻画的“莱雷”一角实在是令我震撼,我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并不快,但是每读完一本,总会查阅各种关于该书的资料及众多读者的评价。我想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在于每读完一本,都会让读者觉得意犹未尽,引人思考。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青年莱雷因为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好友为营救自己而牺牲在战争中,因此当他从战争中归来后,他对人生感到前所未有的迷惘。他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罪恶、痛苦和不幸。他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要探求人生的终极。他似乎在寻找着某样东西,当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是他只有选择“闲荡”。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达印度,在那里他找到了他一直寻找的东西,从此对人生大彻大悟。返回美国后,他当上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最终隐身人海。

这本书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在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关于终极价值的书。毛姆先生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小说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

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当美国正在建设一个“宏伟而繁荣的时代”时,莱雷却难以置身其间,他执拗要寻求心中那个让他难以割舍的疑问。他在书籍中发掘,在静思中梳理。为此,他几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甚至放弃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也在所不惜。

莱雷与伊莎贝尔的爱情走到绝路,许多人认为这是偶然事件的结果,事实上是无法挽回的必然事件,用社会学中的价值冲突理论可以作出合理的解读。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整合,而是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社会冲突。

生命有许多种形式,有些人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和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需要最好的派头,房屋需要最时尚的装修,需要最入时的画和最流行的家具做装饰,外表的浮华和笃定。他们认为人活着就必须工作,而且还要有能够赚钱的体面工作。而莱雷正如毛姆先生所说,他是脱俗的麟凤的光辉形象,他以追求精神富足和自我完善为人生的目的,而工作只是一种使自己得以生存的微不足道的辅助工具。伊莎贝尔和莱雷是这两种生活的极端形式,而有些人夹杂在这两种形式之间。我们无法断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应该有的人生,就像没有人能够认清真正的上帝。但也许前者只是在别人走过的路上一直不断重复着乏味无聊而嘈杂的历史,而后者,则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莱雷与伊莎贝尔的分手,实质上揭示了美国新型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巨大冲击。随着美国的日渐强大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的削弱,美国代表着急功近利、物质追求的价值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流社会观念,对欧洲一直持有的文明优越感几乎是颠覆性的冲击。莱雷如果生活在半世纪前的欧洲社会,他都只是欧洲古老文明中极为平常的个体,而正是因为他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解构的历史关口,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极致。

《刀锋》实际上以一种现实主义的面貌,表达了与表现主义相似的人生荒谬的本质论。尽管毛姆先生并没有采用直接走入内心、诉说诸神秘直觉的方法。《刀锋》在小说内涵上采用的是一种反讽,是让意义在自我矛盾的相会中被抵消摧毁。

整本书中最让我惊喜的是埃略特这个人物,如果说莱雷是经东方文化启迪而开化的明白人,埃略特则是终身执迷不悟的可怜虫,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把这两个人进行着对比,其目的是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长短进行关照,其叙述语调也有本质的区别。埃略特及其聪明,他削尖脑袋钻入上流社会,靠谋权、手腕讨得上流社会体面人士欢心而站稳脚跟。他从不过任何商业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向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推销形迹可疑的古董名画,并因此而暴发起来。他靠体面排场、精美宴会、热情好客撑持了台面,又用乐善好施与教会搞好关系,借用梵蒂冈的智慧成功躲过了三十年代美国股市崩盘,而且大赚了一笔。他靠移花接木手法将自己与贵族名门攀上关系,狠狠地过了一把贵族瘾。在名利双收、得意非凡之时,他却被两件事搅得坐卧不安。一是他被受他提携,更圆滑、更势力的美国青年保罗·巴顿排挤,二是贵妇人爱德娜痛恨埃略特散布流言蜚语,故意不邀请他出席豪华家宴,使埃略特痛苦不堪,直到临终之前也耿耿于怀。埃略特是当今商业社会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则,而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埃略特的人生悲剧说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来证明人生价值的想法是及其愚蠢的。

当然我是很敬佩莱雷,虽有些讨厌埃略特,但也不乏有些理解。即使是放在现在,也是有太多太多的人享受于各种社交场合,以这种交际为荣,这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如果有人像莱雷一样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惜牺牲一切来换得,自然会被人视为“疯子”,我自愧没有莱雷的勇气与决心,但我也不想成为埃略特这样的人。但是社会就是这样,莱雷蔑视名利、厌恶社会活动,执着的追求真理却不被世人理解;而埃略特竭力巴结权贵,醉心社交活动,一心钻进上流社会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记得昨天我爸问我有没有考公务员的打算,我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没有,可能是我正在读这本书的原因,也可能是我也想尝试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愿被名利所束缚,我跟他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文人大多都远离官场、隐居田园,我也不想涉及名利而逐渐迷失自己成为一个“行尸走肉”,但是我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影响,我只能尽力做到不被改变或者晚些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应该有的人生?”读毛姆《刀锋》
颓败生活的英雄梦想——毛姆《刀锋》
毛姆《刀锋》里的18句话,毒舌却真理,句句说透人生!
爱旅路
张海燕 | 什么,占据了你的人生C位 ——《刀锋》里的选择与命运
刀锋见血,即是重生——读毛姆《刀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