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山走水】崂山龙与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书中很多关于龙的阐述,与崂山的关于龙的山迹豁然有想通之处,特在此盘点一二。

一曰“潜龙勿用”。这是事物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蕴藏着无限的能力和可能,但处在潜伏期,比较弱小,还不能发挥作用。

与此暗合的山迹有三:五龙洞、滚龙洞和小龙山。

五龙洞在北宅西南的五龙山,附近有五龙河、五龙村。山半腰的悬崖上,青灰色的花岗岩裂缝中有一个扁圆的洞口,周围树林茂密,不到近处是很难发现。踩着人工搭建的石梯,手脚并用,爬入洞中。洞口外小内大,最高处有2米多,弯弯曲曲的有20多米深,洞体的形状非常相似一条蜿蜒的巨龙。

五龙洞属于崂山自然形成的最大、最奇特的山洞,但一致养在深山人未识,是典型的潜龙。

滚龙洞在鹤山,两块巨石,一仰一俯,中间形成狭窦,人想要通过,非匍匐辗转不可。洞中石结如玉,清风徐来,铮然有声,意趣无穷。

过滚龙洞有两种方法,一是爬过去,二是滚过去。爬过去投入的是手脚,滚过去投入的全身,所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当地有谚语曰“滚过的是龙,爬过的是虫!“。

小小一座滚龙洞,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潜龙勿用。

最神奇的是小龙山,这里有真正的潜龙。山在近即墨东部,又名“天井山”,天井山山小名大,可为即墨有记载之第一名山。《齐乘》有天井山之记载;《太平广记》“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周二里,上有井,深不可测,天井之名以此”。

天井是山顶的一个大潭,潭壁陡峭深邃,大旱不涸,潭边为龙爪抓山形成的五道深沟,拇指、食指、小指每个指头都能找到抓痕(但不知龙是否也是五个指头)。与此井有关的神话传说为“秃尾巴老李”为黑龙江之黑龙,传说黑龙江行船至今如有山东人则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指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事。

与此暗合的山迹有白龙洞、犹龙洞、龙潭瀑。

白龙洞本来并不起眼,因为第一次遇到大人而见龙在田,因为没有再次遇到大人而只能湮没在钢筋水泥中。

其第一次遇到的大人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道长作诗将崂山改为鳌山,洞体上刻录了丘处机在崂山所做的二十首诗,字正楷略带仿宋,运笔凝重古朴,遒劲有力,诗、书、刻三者皆佳,更是崂山唯一,其古诗刻数量之多,堪称“崂山一绝”。

可惜目前的白龙洞却被一道铁丝网隔离在景区之外,附近更是建设各种度假村、别墅区,再过几年,可能会变成一个储藏室也未可知。所以白龙洞需要“利见大人”!

对比白龙洞,太平宫附近的犹龙洞因为靠近太平宫,同时遇到了山东提学邹善这位大人,至今仍然香火旺盛,被信徒们好好供养。

八水河下游的“龙潭瀑”,从30米高的峭壁上飞落直下,崖高水急,水流喷洒到壁半后凌空飞溅,望去像一条白龙从云中腾起,落入水潭。周至元有诗云:“绝壁千寻立,飞流一派流。蒙蒙烟云湿,恰似大龙湫”。与白龙洞、犹龙洞不同,龙潭瀑则是因为遇到了无数的游客这个大人,至今也是风光无限好。

三曰惕龙,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谨言慎行,每日反省,才不容易有过错。

到了第三个层次,龙就走向了成熟和智慧,懂得了变化。

龙善变化,在九水的一水,有卧龙村,这时候,龙化为了一个睿智的人。到了四水,忽有山峰耸立,如一匹骆驼临涧而卧,其首则昂扬嘶空、有气吞长川之气势。人称“驼峰烟云”,继续前行,到达河东村,蓦然回首,忽然发现在流云飞渡的时候,那分明是一条奔腾的长龙!

到达内八水的时候,龙化成了大龙门、二龙门,张三丰来此,赞曰“山如弓箭、水如月,二龙守城不可越”!这里也是九水的精华!

四曰跃龙,“或跃在渊,无咎”,正是施展才华的好时候。

说起跃龙,山友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跃龙峰。峰位于会仙山,形似巨龙突起、斜睨诸峦,形神兼有,'跃龙’二字可谓贴切之极。

但以上的跃龙只是形似,老鱼认为真正的跃龙应该是附近的老子峰。此峰在崂山巨峰东南的山谷中,其状若老君端坐。峰高居善地、高达百米,气势巍然,处高山密林之中,自崂山有志书以来,从无人记载。联想到崂山道家名山的地位,其峰无论从形态之栩栩如生,还是从人文之贴切,都称得上崂山第一奇峰。

老子又名犹龙,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故孔子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故此为真正之跃龙。

五曰飞龙,“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如龙飞天,此时如果有贵人相助,将更加辉煌。

有了跃龙,龙飞起来了,飞向何处?自然是东海,要到东海,先在飞龙瀑沐浴,再过龙穿崮!

飞龙瀑在九水太子涧的尽头,峡谷中,河谷陡然跌落,山涧中大石磊磊,瀑布急泻而降,恰如银河落九天,像奔腾的飞龙,煞是壮观美丽,为崂山唯一的三叠瀑布。

龙穿崮则位于巨峰东南三里多远的南坡上,因山势陡峭而少有人迹。周边无峰石,兀立地面,高十几米,底部不算粗壮,顶部也不尖细,中有空洞如门户,人站洞内不可及顶,如处圆中。自洞西北望去,峰峦叠嶂,竦拔若城,巨峰石刻的双“福”字透洞而出,人由此洞正可窥之,极具祥瑞之气。

穿过了龙穿崮,龙化形二龙山。山谷中有白龙潭、黑龙潭,山上翠竹秀丽之处有塘子观,即墨名人郭琇曾就读于此。沿塘子观上行,有水碧透曰碧月潭,余以为应为闭月潭,其水至清至澈真有沉鱼闭月之容。水上有山,山上一石若飞龙夭起,其势若腾,似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力。这是老鱼最喜欢的龙石。

六曰亢龙,“亢龙有悔”。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龙飞起来了,还要溶于人世,人世就是广袤的崂山腹地,九水、华严、仰口、棋盘石...! 人世就是一个个星罗棋布的村落......,石龙庄、卧龙、五龙、雕龙嘴...... !

龙在这些地方游历,在这里扎下了根,留下龙的传说。

老鱼最喜欢的是雕龙嘴。雕龙嘴是一个临海的山村,村东有石岩颜色赤黄,形似龙头,其嘴深入海中,下插深溟,稍下一大圆石悬空探出,酷似龙颚下珠,此石名为“钓龙矶”;危岩顶部有两棵(其中一棵建国前被砍)古朴树,像两根龙须。每遇潮来,此处洪涛波荡摇摇欲飞,云雾缭绕,远看犹如巨龙戏珠。

村西为白云洞,秋深红叶在山,游山之人盘桓于此,不忍离去。

清代诗人王大来有诗云:独坐白云洞,山曲且闲步。萧萧修竹林,泉声在何处。欲下东山巅,飘然入烟雾。俯瞰大海波,咫尺迷云絮。但闻风涛声,势作蛟龙怒。行入山下村,始见村边树。不辨雕龙嘴,道人导我去。

读读王大来的诗,雕龙嘴如梦如幻,仿佛有修行的道人沿着山道缓缓的下行,环绕山道的是石砌的小巷,人间的烟火。道人向着海边而去,那里有山海的奇观。

大海是龙的家,龙飞起来了,但最终总要归入大海。从太清宫向东,老君峰、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到崂山头,这不就是一条深入东海的鳌龙吗!所有的龙在这里凝结为一线,归为大海,成为永远的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宅——天井放水法
青岛城市记忆:发现崂山之实地探寻,崂山古洞知多少?
龙缸.山猴.龙洞
胶东乡村影像:雕龙嘴,一个诠释“依山傍海”的美丽村庄
崂山您了解多少?
青岛:崂山“海上宫殿”胜迹众多,却不知《太平宫记》出自何人之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