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移植国际合作创佳绩,路透社专访“微移植”创始人艾辉胜教授
人生小哲理
 
干细胞者说

不贬不褒

如实陈述

方为科普之道

正文

微移植,实际上是将移植、化疗和免疫治疗有机结合的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革新和扩展了的新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传统的细胞免疫治疗。


路透社专访“微移植”创始人


微移植治疗老年急髓白血病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文章在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以后,路透社(纽约)健康版专栏记者特约采访艾辉胜教授。发表了题为“HLA不相合微移植使老年AML获益”的专访文章。

微移植显著提升了了老年AML患者的疗效。不仅增加了疾病完全缓解率,也增加了1年和2年的总存活和无病存活,尤其是60~75岁患者获益最大。

我们期待看到NCCN对老年AML治疗指南的修正。

建议老年患者尽可能接受2-3疗程的缓解后治疗,从而获得更长生存期。

希望NCCN制定者摒弃老年患者仅接受低剂量化疗或姑息治疗的理念,老年患者也有机会和权力获得更长的存活期。

微移植国际合作创佳绩


国际顶级杂志JAMA Oncology(影响因子16.559分)9月14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由307医院艾辉胜教授团队领衔的国际多中心微移植治疗老年急髓白血病临床报告,60-85岁老年急髓治疗获得国际最好疗效:疾病完全缓解率达74.6%,2年总存活率可达50.2%.

HLA不相合微移植治疗60-85岁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来自微移植兴趣研究组报告

这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观察了来自中、美、欧185例老年(60-85岁,中位年龄67岁)初诊急髓白血病微移植后的疗效。结果发现,微移植治疗后74.6%的患者能够获得疾病完全缓解;按照年龄段将患者分为4个年龄组(60至64岁,65至69岁,70至74岁,75至85岁),不同年龄组间疾病完全缓解率无显著差异,1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7.7%、85.8%、77.8%和51.7%。2年总存活率分别为63.7%、66.8%、34.2%和14.8%。


  •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分别为停化疗后12天和14天

  • 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为8%,

  • 发生器官衰竭的仅为2.2%。

  • 虽然微移植中不应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措施,所有病例中仅1.1%的患者出现GVHD症状

这是"国际微移植兴趣研究组"首个公开发表的国际多中心研究文章。

研究涉及不同国别、人种、老龄程度,随访2年,全面检验并证实了微移植的卓越疗效。


参研中心:

  1.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艾辉胜(通讯作者)郭梅(共同第一)孙琪云(共同第一)董征,蔡博,胡锴勋,余长林,乔建辉,左洪莉,黄雅静,刘志青,刘铁强,姚波

  2. 杜克大学:Nelson Chao(共同第一)Rizzieri(共同第一)Anthony

  3. 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共同第一),钱思轩

  4. 南加州大学:Mohrbacher(共同第一)

  5. Fred Hutchinson:Krakow(共同第一)

  6. 火箭军总医院:孙万军,乔均晓,赵红霞

  7. 长治和平医院:申徐良

  8. 新乡市中心医院:展新荣

  9.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德沛

  10. 四医大唐都医院:刘利

  11. 沧州中心医院:王娟

  12.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周民

  13. 山医大第二医院:杨林花

  14. 合肥市中心医院:鲍扬漪

  15. 西班牙马德里:Forés, Duarte

微移植知识小科普


(1)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基本概念及类型

一般而言,HSCT是指在超大剂量放/化疗(在移植中被称为“预处理”)后,给患者输注HSC,帮助患者从预处理恢复的一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治疗过程基本就是“输液”和“输血”的过程。

HSCT的疗效主要通过“预处理”杀灭异常细胞,以及移植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杀伤来实现。

HSCT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顾名思义,ASCT就是输注的HSC来自于自身;而Allo-SCT输注的HSC来自于他人。

(2)不同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主要优缺点

ASCT:主要优点有年龄适用范围较大(65岁,甚至70岁以下的患者均可能),无需供者,疗效比常规化疗好,移植相关风险低(远低于Allo-SCT),费用较低,等。主要缺点是不能“根治”疾病,有一定的复发率。

Allo-SCT:最大的优点是(理论上)能够“根治”疾病,对一些疾病(比如多数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是首选。主要缺点是年龄限制、患者身体状况条件比ASCT要苛刻,需要有合适的供者,移植相关风险较高,移植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比ASCT的低),费用较高昂等。

(3)Allo-SCT:清髓性移植、非清髓性移植与微移植

清髓性移植:传统意义上的Allo-SCT。起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预处理”强度大(完全清除异常细胞及受者的造血免疫系统,因清除“骨髓”,称为清髓性移植),移植后重建的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杀伤作用终身存在,但移植相关风险高(包括严重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属于“高效高毒”的疗法。

非清髓性移植:改进型的Allo-SCT。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预处理”强度减小(完全清除异常细胞及受者免疫系统,部分清除造血系统,因不完全清除“骨髓”,称为非清髓移植)的Allo-SCT,保留了异基因移植“根治”疾病的效果,同时降低了移植相关风险,属于“高效低毒”的疗法

微移植:本世纪初,解放军307医院艾辉胜教授团队在异基因移植治疗白血病中首创了“微移植”的方式。患者不接受传统意义上“预处理”(超大剂量的放/化疗),仅接受(常规强度)化疗。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经过体外处理后,输入患者体内。一方面通过造血干细胞促进造血恢复,协助抵御化疗的骨髓抑制;另一方面通过微嵌合植入,产生持久的免疫治疗作用。输入的造血干细胞并不完全取代患者的造血及免疫系统,仅有“微小”的植入,因此称为“微移植”,属于“高效微毒”的疗法。

参考资料:(略)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9急性白血病移植进展精粹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南(2016版)》解读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诊断及治疗进展
刘代红:非血缘与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