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收购记录(五)
早上打开公众号助手,被昨天的单日数据惊呆了!!!

作为只有十几篇文章,仅有100多人关注的公众号,单日阅读量竟然达到恐怖的1400+,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在这里我再次感谢诸位对我关爱与支持,我继续将所学的古玉鉴别知识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或抛砖引玉、或引以为戒。只为诸位古玉爱好者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好了,老规矩先上图:

和田白玉花鸟纹玉饰,玉质温润无色沁。背面有环托,直径5.6厘米,厚度1厘米。
通常见到这类玉饰第一反应就是清代玉花片,但此件玉饰的厚度要远远大于清代玉花片。另外,清代玉花片多作镶嵌配饰使用,少有镶金、银佩戴。
那既然这件玉饰不是清代的,那是什么时代的?别急,看下图,顺便玩玩大家来找茬。

这件花鸟纹玉饰无论从器型、纹饰、题材上都与上图两件博物馆藏的花鸟纹玉饰极度吻合。细节方面,元代植物纹饰边缘略有锯齿状,以增加玉饰的视觉深度。此工艺技法延续于金代玉器。而且在后期的明清时期花草纹玉饰上几乎不见。

既然从器型、纹饰上找到可供横向对比的博物馆藏标准器物,并且在对比结果极度吻合的情况下。还要不要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工痕?

答:当然要了,而且是必须使用。如果每个人能针对自己所擅长的鉴别优势,建立一套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古玉鉴别方式、方法。而且能每次都坚持每一个步骤不省略、不偷懒,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鉴定古玉习惯,这对于以后眼力的提高,鉴定的成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来看电子显微镜下的放大图片:

图一、图中间这条阴刻线的形态特征,是砣具从入到出的整个过程,而且一头略粗、一头略细;整体呈现中间宽两头窄的形态,如一片柳叶。现代电动工具刻划阴刻线时是不会按照阴刻线的长度来选择侧砣直径大小的,古代砣工正好反之。所以这也是区别砣工与电工的鉴别标准之一。

图二、桯砣侧向琢磨内壁后留下的台阶痕迹清晰可见。
图三、阴刻线底部光滑,砣具带动解玉砂留下的痕迹清晰。
图四、阴刻线网格纹排列有序、深浅不一,边缘处无崩口。

图五、鸟眼为钉砣接刀碾琢,而非使用管钻一撮而就。解玉砂的游离痕迹清晰可见。

器型、纹饰比对符合;工痕确定为砣机工艺;接下来就是找到理论依据。

元代此种镂雕花鸟纹饰的雕刻技法中,最突出的手法表现在富有深层次立体感的镂空高浮雕刻,一般以三层为多,少有四层精品纹饰图案。

杨伯达先生著有《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曾对元代玉器做如下结论:“……从工艺角度观察,元代玉器与宋、辽、金接近,但略显粗犷简率,会留下不少钻痕和砣迹……”

综上所述,此件花鸟纹玉饰自断为元代。

因卖家自报为清代精品白玉瓦子,故以xxxxx价格与卖家达成一致,购入!

啰嗦几句:近年来网上关于古玉鉴别的文章、视频有很多,无论是工痕鉴别法、纹饰与器型鉴别法、沁色鉴别法、微观鉴别法、玉料鉴别法、史籍典章鉴别法等等,每种鉴别法都有其相对应的理论支持,在实际古玉鉴别操作过程中,也有其独到之处与不足之处。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各个鉴别法的优势与不足:

1、工痕鉴别法。

优势:能够准确分辨出新老工艺。此方法大约出现于近三十年左右。民国时期至更早无工痕鉴别法。

不足:无法准确判断古玉年代。

2、纹饰与器型鉴别法。

优势:曾经是古玉鉴别最准确的方法,通常需要记住从新石器时代至唐宋以来上千种纹饰特点及其对应的时代文化特征。故在未上手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判断出古玉的真伪。(古玩行里常说的“一眼真”、“一眼假”即出处于此鉴别法)此鉴别法在晚清民国甚至元、明时期最为常用,准确度甚高。目前只有少数专家掌握此鉴别法精髓。(国宝帮不算啊

不足:近二、三十年高清古玉图及电脑数控技术普及,可以精准制作出所仿古玉的所有纹饰特点及时代特征。故现依靠纹饰与器型作为鉴别古玉唯一标准难免会出现失误。

3、沁色鉴别法。

优势:宋元明清常用古玉鉴别法,尤以明清为胜。清人刘大同著《古玉辨》中,对各种沁色均做了详细解说。以后我会结合古玉鉴别逐一讲解。

不足:近几十年现代化学工业介入到古玉作伪行业中,导致沁色鉴别法沦落为鉴别辅助条件。

4、微观鉴别法。

优势:此鉴别法具体出现时间尚不得知,我个人认为不会早于晚清时期。尤其民国时期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大量涌入国内,可能随着医疗仪器或科学研究仪器的普及,随之也可能用于古董鉴定。但此鉴别法成型并有效应用,还应是近几十年的事了。通过此法观察古玉表面所有细微之处,将观察的出土器物特征记录下来,用于对比传世需要断代器物,相同之处越多,说明两者年代越接近。

不足:需要有可以近距离观察的出土标准器物或高清图片。

5、玉料鉴别法

优势:根据每个历史时期所使用的玉料的不同来作为判断依据。如商代武王时期新疆和田玉正式进入中原地区。《史记》商本纪记载:“武王伐鬼方,胜。”这里的鬼方指的就是现在新疆和田地区。那么在商代盘庚或更早的夏代出现大量和田玉制品,就要小心了。

不足:自商武王时期至晚清民国时期,新疆和田玉一直都存在于中国玉器发展过程中,除少数特殊时期,和田玉使用锐减。故无法作为准确断代标准之一,只可作为辅助条件。

6、史籍典章鉴别法。

优势:绝大多数古董、文物都可以从古人所留下的文献中找到其出处及使用方法。如《周礼·春官·大宗伯》、《诗经》、《说文解字》等。清代大儒吴大澂著《古玉图考》开篇之言:“余得一玉,必考其源流,证以经传。”

不足:古文简短意赅,且晦涩难懂,不能被多数人所能掌握。

对于这些鉴别方法,我个人观点是取其长处,避其不足。在鉴别古玉过程中,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独门技法,只有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理论知识,多看馆藏标准器物拓展自己的眼界,再结合以上所述的各种古玉鉴别法,才会提高古玉鉴别的准确率。

除以上古玉鉴别法外,还有一种特别的古玉鉴别法。此鉴别法多以:我看……、我觉得……为开口语,无论鉴别结论真伪,从不说其原因。如此自信式鉴别法,我个人取名为“主观臆断鉴别法”。在这里强烈建议初学者:

珍爱钱包,远离“主观臆断鉴别法”。

下期更精彩,不想错过就点击关注我;如果下期不精彩,那么下下期一定会精彩!诸位看官的关注、点赞、转发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

对于诸位的关注、支持、转发,我不能将感激之情仅仅停留在语言表达上,更要付诸于行动,故近日我会选出一件“重器”的古玉收购记录分享给大家。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赏 | 珍贵资料:各地博物馆藏唐代玉器(高清多图)
古玉界:玉器断代的科学依据—雕琢技法、制造工艺
玉器纹饰
古玉纹饰的种类和特点
这块来自良渚文化的玉版,就连乾隆都对它青睐有加!
楚国玉器16:蟠虺纹玉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