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一眼断玉法”之“器形”篇——西周玉器(三)
userphoto

2023.05.06 山东

关注

古玉学习交流微信:GUYULINXUN
西周晚期玉器纹饰线纹的形式美,是中国玉器统饰线形曲线美的真正发端。曲线美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古玉统饰的曲线美,实质是它与玉的温润柔美的审美品性的统一。西周晚期玉器线纹的重要艺术价使是,为春秋和战国玉器纹饰的线纹技法及风格开了先河,并致使它们达到形式美的高峰。因为,它们是在前者线纹的畅朗委婉的风貌,清丽尔雅的风韵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前世玉器的影响与遗存。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及商代的玉器,在西周玉器中有一些影响和遗迹。即一些玉器的造型或纹饰,明显表现出良渚、龙山文化和商代玉器的遗影,不少器物可能是商玉的遗物。
西周较大型组佩,似乎突然兴盛起来(迄今未发现商代组佩)。结构共性是:以玉璜为主体,间配以其它种小件玉饰。这与典籍所载者有所不同。《周礼·天官·玉府》:"共(供)王之服玉、佩玉。"传:"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嫔珠以纳其间。”郭沫若《金文丛考》认为,这类组佩,即是古文“黄”字来源。其说在理。不过,西周组佩似不见设冲牙者。

玉组佩  西周  通长约126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玉组佩由七个由小到大依次递增的玉璜,间以左右对称双排两行红玛瑙珠、绿松石珠等串联而成。璜上饰有夔龙纹,玉佩上部与玉项饰连为一体,玉项饰由串管、红玛瑙珠及最上部的玉龙纹饰构成。

龙形玉佩  西周晚期  直径2.6、厚1.4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乳白色,玉质温润。整体弯曲成环形,头部似猪首,两只叶形大耳竖立耸出于头顶,方形目,吻部前伸。全器中央有一个对钻而成的圆孔,孔内残留有丝织品或朱砂。

玉琮  西周晚期  高2.6、射径3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白玉,玉质温润,部分受沁为红色。体矮小,内圆外方,上下两端有短射,通体素面。

兔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3.7、高1.8、厚0.5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白玉。整体为弧形,片雕。圆眼,长耳,三瓣嘴,脊背呈弧形,下部雕四肢,短尾上翘,头部有一个双面对钻的圆形穿孔。

蚕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5.15、宽1.2、厚0.4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片雕,蚕为大头,凸目,首尾分为12节。口部有一圆形穿孔。

蝉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3.3、宽2.4、厚1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大部受沁成黄褐色,微透明。圆目凸出,尖嘴,颈部雕刻三道阴线,两翅中间刻二阴线纹,头部刻三道阴线纹。口部有一个横向单面钻穿孔。

蝉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3.5、宽2.5、厚1.2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尾部有浸蚀。整体为长方形。上部饰蝉纹,圆眼,蝉体上有浅阴线雕刻出的双翼,背部雕刻有“人”字形纹。从头顶至尾部有一个单面钻通心穿孔,嘴部有一小孔与通心穿孔相连,便于佩戴。

蝉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4.1、宽1.6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整体为三棱形,双面雕。圆眼,尖嘴,双爪前伸并于头部两侧,双翅后敛,并用细阴线雕刻出尾部。正面蝉的尾部正好是背面蝉的头部。两蝉嘴部各有一穿。

玉璜  西周晚期  长9.4、宽1.6、厚0.45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浅豆青色,大部受沁成棕黄色。玉璜双面饰尖尾双龙纹,两端为龙首,尾部相叠,龙身饰云纹。

龙形玉佩  西周晚期  直径4.5、内径2.2、厚0.4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部分呈褐色。玉龙呈“C”字形,双面雕纹。“臣”字眼,眼角线拉长且向内卷,龙身饰重环纹,嘴部有双面对钻的圆形穿孔。

玉璜  西周晚期  长9.7、宽1.9、厚0.6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呈米黄色,玉质温润,半透明。正背两面饰阴线双龙纹。“臣”字眼,眼角线下弯,云纹大耳,头顶上雕出细密平行的曲线作为飘发。璜两端各钻有一个圆形穿孔。

玉璜  西周晚期  长9、宽1.7、厚0.4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浅豆青色,大部分沁成棕黄色,微透明。双面刻侧面虎纹。虎为张口,“臣”字眼,尾上卷,珠两端各有一个单面钻的圆形穿孔,孔背面圆度不规正。

鹿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6.1、高4.7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呈青色。鹿后肢微屈作站立状,无角,叶形大耳,梭形眼,口微张作嘶鸣状,蹄足,短尾。鹿身体肥硕,胸部有一穿孔。双面磨光,造型优美,做工精细。

牛首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7.45、宽5.5、厚0.7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微透明。正面饰牛首形纹,以中部为轴,两侧纹样相同。牛首为“臣”字眼,犄角内卷,口部两边斜伸出两根獠牙,嘴部有圆形穿孔。背面为素面。

兽面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5.2、宽5.3、厚0.75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呈墨绿色,玉质温润。整体呈梯形,双面饰兽面纹。兽面为“臣”字眼,眼角上挑,高鼻,口部两侧斜伸两根獠牙。兽头上竖立两根向内卷的角。两角雕刻为圆目,尖钩嚎的鸟首。造型奇特,雕工细致。

鱼形玉佩  西周晚期  直径4.8、厚0.3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浅豆青色,鱼体有沁色。双面雕刻,玉鱼呈团曲状。“臣”字眼,鱼双唇分别向上、向下弯曲,鱼尾分叉,鱼腹部有鱼鳍且弯曲成团状。鱼的头部有单面钻穿孔。

龙形玉觿  西周晚期长8.7、头宽1.1、尾宽0.3、厚0.3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青中泛白色,半透明。弧状,一端扁平,另一端圆尖。玉雕刻成龙状,背部饰重环纹,中部有穿孔。扁平一端有两面钻孔。玉身上有部分沁色。

龙形玉佩  西周晚期
左:直径4.8、厚0.7厘米
右:直径3.7、厚0.6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2件。青玉,青泛白色,有斑点,玉质润。双面雕刻,呈团曲状,龙口张开衔住龙尾。上唇微微向上翘,下唇向下向内弯曲,龙身上饰有重环纹。鱼的下腹部有沁色。纹饰均用“勾撤”法琢成。

龟形玉饰  西周晚期  长3.3、宽2.8、高2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白中泛青,玉质温润,透明。圆雕,呈卧姿,龟背四周有回旋纹,中部有十片龟背纹。龟背与龟腹之间镂空,没有龟头、龟尾,腹部有阴线纹。龟的纹饰均为阴线纹。

鱼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10.4、头宽1.8、尾宽1.6、厚0.6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青白色,玉质润,半透明。弧状,双面雕。鱼目较大,嘴微张,鱼尾弯曲且尾端有较小分叉,鱼肚下部有二小组鱼鳍,背部有一较长的鱼鳍,身上有两排鱼鳞纹。鱼的上唇有一穿孔。鱼的上唇及鱼腹、鱼尾有沁色。鱼的双目用“勾撤”手法雕刻,鱼鳍为阴线纹,鱼鳞为浅浮雕。

蛇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长9.5、头宽1.8、尾宽1.2、厚0.7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淡绿色,玉质温润,透明。蛇呈弧状弯曲,单面雕刻,双目圆睁。口吐蛇芯(又似口街鱼尾),蛇尾向内弯曲,蛇身上有三竖平行的鳞纹,蛇芯、蛇背中部有两穿孔。穿孔是单面钻孔,正面孔小,背面孔大。双目为浅浮雕,蛇身上的三条坚纹为阴线纹,蛇身上的鳞纹为浅浮雕。

凤鸟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3.5、上宽2.8、下宽4.1、厚0.4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颜色青灰色,喙及身体部分有沁色。双面雕刻,鸟目圆睁,像粗壮且向内弯曲,鸟冠硕长曲卷,冠端向上呈花瓣状,鸟的尾部丰满向上弯曲,一小部分向下弯曲,似做“足”用。鸟翼尾部残。

龙纹玉玦  西周晚期
左:直径4.15、孔径1.5、厚0.3厘米
右:直径4.1、孔径1.45、厚0.3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国君夫人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1对。青玉,冰青色,有少许黄色斑点,润而透明。两件纹饰龙纹相背,纹样基本相同。头上有菌状角,方口,直角,“臣”字眼,单爪,鱼形尾。一面饰玉尾龙纹,龙身满饰双排鳞纹。

鸟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5.4、宽2.4、厚0.5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太子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青玉,浅豆青色,玉质温润,半透明。鸟形,花冠,勾嘴。圆目,立足,大尾。嘴部有一穿。

玉簪首  西周晚期  高4.6、宽1.7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贵族夫人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青白色,温润透明。圆雕,作龙首形。唇平,舌长伸且下勾,头上有角,“臣”字眼,后卷须。颈部有榫,饰凹弦纹两道。出土时位于头部,与笄在一起,应为簪首饰。

玉腕饰  西周晚期  周长32、31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11号太子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2副。左件为右手腕饰,由6件兽首形佩、81颗红色或桔红色制作不甚规则的玛瑙珠,双行相间组合而成。右件为左手腕饰,由8件兽首形饰、70颗红色玛瑙珠和两颗绿松石珠组成。兽首形佩皆为青玉,全沁呈灰白色与灰褐色,正面均饰兽首形纹样,背面两端各有二个穿孔斜穿于两端侧面上。

玉串饰  西周晚期  长14.8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6号贵族夫人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由青白色球形玉珠、绿色鼓形绿松石珠及玛瑙管串系而成。最上端为一件鸡血红色玛瑙管和一件鸡血红色玛瑙珠,以其为纲,下缀七串玉珠及绿松石管,每串为十粒玉珠及一件绿松石管组成,上端为三粒绿色的鼓形绿松石珠,中部为六粒青白色球形玉珠,末端为一扁圆形的绿松石管。

玉项饰  西周晚期  周长52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由玉饰及管状鸡血红色玛瑙珠相间串系组成。玉饰八块为青白色玉质。形制、纹饰、大小略同,均马蹄状。单面饰双线马蹄形纹,两端各有三斜穿。管状鸡血红色玛瑙珠84粒,大小不一,分两串相间系于玉饰间,4粒到27粒不等。项部串珠较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5)河南部分3
河南出土玉器(6)
西周虢国墓中华第一剑、玉覆面、玉腕饰、猴面人形和龙凤纹玉佩
中国国家博物院收藏的西周玉器(中)
中国千年古珠一路走来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我最喜欢的那些玛瑙首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