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米开朗琪罗和教堂的天花板》

《米开朗琪罗和教皇的天花板》

这本书应该就是我觉得应该买本“甲骨文”的书看看时候买的。就是讲米开朗琪罗画西斯廷礼拜堂壁画的四年多的故事,还有当时的时事背景,而且拉斐尔同期在也在西斯廷绘制壁画,也写了很多拉斐尔,而且书中经常提到,拉斐尔画的比米开朗琪罗好多了。
这本书算是旁征博引、八卦十足,不过好多地方我觉得联想有点牵强。
写到米开朗琪罗开始画的时候,感觉得先看看他最后画了个啥啊,就把之前买的《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画册找出来了,这画册的序就是《天花板》一书的作者罗斯·金写的。
整本书按小标题分31章,读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
P1 诏令

1505年初,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看过《圣殇》后让米开朗琪罗来到罗马给他造坟墓。米开朗琪罗雄心勃勃,搞了个大计划,并且开始开采大理石、准备原料了。这个时候,教皇的兴趣转移到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上,由布拉曼特负责,由于钱只能往一处使,教皇陵工程搁浅了,前期投入的金钱和热情化为泡影,米开朗琪罗逃离罗马,发誓再也不来了。
P2 阴谋
尤利乌斯出任教皇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重现罗马往日的辉煌,在布拉曼特的帮助下,尤利乌斯打算兴建一系列伟大建筑。西斯廷礼拜堂是尤利乌斯的UNCLE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修建的,因而得名西斯廷礼拜堂。

(西斯廷礼拜堂秘密会议选举教堂的场所,广场通过烟囱的黑烟白烟来看信号,像《年轻的教宗》等影视作品中有表现)
礼拜堂建好的时候,恰逢西克斯图斯兴兵讨伐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战事结束,洛伦佐·美第奇为了示好,派了佩鲁吉诺、波提切利、吉兰达约等一拨人来绘制湿壁画。拱顶是皮耶马泰奥绘制的星空(群青色的星空上有点点金星),这是基督教艺术一千年来的常见装饰。
米开朗琪罗认为皇陵计划的搁浅,不仅是经费问题,还有人在搞鬼,而西斯廷教堂任务也是布拉曼特给他挖的坑。布莱曼特耍阴谋迫使米开朗琪罗接下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的任务,让他故意出丑的说法,来自米开朗琪罗的弟子、也是传记的作者孔迪维,之后被引用到了瓦萨里的书中。艺术史家怀疑这根本就是米开朗琪罗的自传,米开朗琪罗很喜欢指责他人,但“阴谋”一说可能并非事实,布拉曼特反对将西斯廷案交给米开朗琪罗,并非出于卑鄙动机,毕竟米开朗琪罗在湿壁画上没有值得肯定的创作经验。在达芬奇《昂家里之役》与米开朗琪罗《卡西那之战》的battle中,米开朗琪罗只完成了草图,达芬奇的试验新画法失败。
P3 战士教皇
尤利乌斯二世是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的侄子,英语里“裙带关系”nepotism一词就来自意大利语“侄甥”nipole。有了这层关系,尤利乌斯二世在教会内平步青云,唯一挫败就是波吉亚家族的死对头当选教皇,即后来的亚历山大六世。直达亚历山大六世去世之后,继任者庇护三世几个星期就死了,尤利乌斯终于如愿以偿。
(尤利乌斯二世)

因为亚历山大六世把国库都挥霍光了,尤利乌斯买卖圣职以增加教会收入,来修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且志在收付诸侯手中原属于教皇的土地,甚至“御驾亲征”。波隆那的城市统治者本蒂沃利奥虽然宣誓效忠教皇,实际奉行外邦政策。教皇亲至,波隆那拿人民开门迎接,为了表彰功绩,教皇准备在圣佩特罗尼奥教堂门口建造一座巨大青铜像,教皇让米开朗琪罗到波隆那报道。

P4 补赎
尤利乌斯的亲信帕维亚枢机主教阿利多西,是米开朗琪罗在罗马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靠着他的斡旋,在逃离罗马7个多月后,米开朗琪罗来到了波隆那觐见教皇,两个人重归于好。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和技艺,米开朗琪罗制作了圣佩特罗尼奥教堂门口的青铜像,当时评量所有青铜像的标准就是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前面的罗马皇帝奥勒留的骑马像,米开朗琪罗制作的青铜像和这尊骑马像几乎一样大,但后来毁于战火。
P5 在湿壁面上作画
米开朗琪罗终于获准从波隆那返回佛罗伦萨,并马上被要求去罗马,罗马的任务并不是他心心念念的皇陵工程,而是绘制西斯廷天顶画。
米开朗琪罗绘制西斯廷天顶画的报酬是三千杜卡特,首付五百杜卡特,他在收到的当天——1508年5月10日开始工作。

(杜卡特——中世纪威尼斯货币)

三千杜卡特是很优渥的待遇,但加上购买原料、雇佣助手、住宿费用,最后也剩不下啥。


湿壁画

史前一千多年前,克里特岛上就出现了在湿灰泥上作画的技法,伊特鲁里亚人和罗马人都用这种方法装饰墙壁和坟墓。此时的意大利,湿壁画装饰是主流。该技法诞生于画家卡瓦利尼在罗马的工作室。卡瓦利尼的风格和技法影响力佛罗伦萨的佩皮,他给圣三一教堂、圣方济各教堂都绘饰过湿壁画。佩皮有个助手就是乔托。

湿壁画就是在未干的灰泥上作画,首先先整饬墙面,涂上0.75英寸左右厚的湿灰泥”打底“,这一层被焦作”阿里奇奥arriccio"。然后在arriccio上用镘刀在壁上涂上一层0.5英寸厚的灰泥——因托纳可intonaco——用石灰和沙制成的平滑灰泥,提供可让颜料渗透的平面,等灰泥干后,颜料随之固结在砖石结构中。化学原理:intonaco就是熟石灰(氢氧化钙),水蒸发后变成氧化钙,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钙。

在上色作画前,先用小钉子将草图固定在墙或者拱顶上,将草图上的内容转描到灰泥面上。有两种方法,一是针刺誊绘法,用针在草图上沿着线条刺洞,洒炭粉或者用印花粉袋拍草图,拆下草图后,在灰泥壁上就会留下炭粉或印花粉的图案轮廓,再在轮廓里上色。第二种就是直接用笔按照草图画线条,在湿灰泥壁上就会留下划痕。

因为intonaco的保湿时间为12~24小时,涂抹灰泥时候只涂抹一天能画完的面积,这个面积被叫做”乔纳塔 giornata"。
      以上是湿壁画的作画方法。米开朗琪罗画西斯廷天顶画,还得首先打掉皮耶马泰奥的星空,先搭脚手架。米开朗琪罗设计了一个横跨礼拜堂的天桥式脚手架,不占用地面空间,只覆盖礼拜堂一半长度,做完前半部移动脚手架做后半部,下面照常举行宗教仪式,但因为干扰仪式遭到了教廷典礼官的斥责。

P6 构图
文艺复兴时期,赞助者决定作品主题的做法司空见惯。比如一位银行家托尔纳博尼委托吉兰达约绘制圣母玛利亚教堂内以银行家命名的礼拜堂,合约规定了几乎涉及绘画的所有细节,在哪儿画什么、画多大、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用什么颜色、什么时候画,吉兰达约基本没有发挥空间。
尤利乌斯也不例外,并且,西斯廷的设计图要获得教皇御前神学家的同意,要在宗教上无可指摘。对于教皇提出的构图,米开朗琪罗直言不讳的表示“很糟糕”。最终的结果,可以说是,米开朗琪罗在构图和主题上占了上风。当然,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个西斯廷天顶的样子。

P7 助手们
米开朗琪罗把招募助手的工作交给他的朋友格拉纳齐,他是吉兰达约的学生,性格松散,没有野心,符合米开朗琪罗的需求。
米开朗琪罗的助手和他就是一种雇佣、短暂合作关系,虽然米开朗琪罗也会把手稿给他们研习,但并没有提携之意,而拉斐尔和助手之间是有类似师徒关系的,当时许多画家是进浑身解数就是为了获得拉斐尔的垂青。
P8 博纳罗蒂家族
米开朗琪罗坚信自己是意大利一个贵胄世家博纳罗蒂家族的后人。
米开朗琪罗生活节俭,完全不注意个人卫生,他爸就教育儿子“千万别洗澡”。米开朗琪罗还有四个兄弟,两个兄弟天天让米开朗琪罗给他们在罗马介绍工作。米开朗琪罗到还是常给父亲和兄弟写信,他也更相信同乡人,让家人给他物色人手。本文有很多来自米开朗琪罗给父亲兄弟信中的引文,主要就是说自己很累、自己很难、自己没钱、你们要这么干那么干。
P9 大渊的泉源

(对本章标题的解释)

画壁画要先做素描稿,米开朗琪罗西斯廷天顶画的素描稿留存不到70幅。一种是用银尖笔在特制材质打底的纸上刻画,直面有数层铅白和骨粉的混合涂层,各层之间是胶水凝固。当银尖笔划过纸面时,笔上的银随之刮落,氧化后留下细细的灰线。这种笔作画慢,而且线条擦不掉,需要小心。所以碰到需要快速完成的素描,就用炭笔和用煤烟调制的褐色颜料。米开朗琪罗也用红粉笔,他用了多种媒材做素描。
因为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以resupinus一词描绘他在脚手架上的工作姿势,这个“后仰”被误译为”仰趟“,造成米开朗琪罗是躺着画西斯廷天顶画的说法广为流传,这是不正确的。
最开始画的是《大洪水》,因为位置不显眼,而且《卡西纳之役》里有很多可用的素材,这对绘制湿壁画经验不够丰富的米开朗琪罗来说,是比较好的着手点。不知什么原因,大洪水画完后,至少一半经过了重画。

《大洪水》里唯一确知出自米开朗琪罗之手的,就是一个老头抱着已死的年轻人。

米开朗琪罗信教极诚,在他眼里,洪水是强有力的警示,生动描述暴怒的上帝的威力。之前的两百年里,意大利艺术家主要着墨于新约题材,耶稣诞生、圣母升天,很美好。而米开朗琪罗着迷的是悲剧与暴力、罪与罚。

P10 竞争
尤利乌斯当选以来竭尽所能地抹除他所痛恨的波吉亚家族的名字,他直接把亚历山大六世的坟给撬开了,把遗体送回西班牙。亚历山大六世在梵蒂冈住过的房间,他肯定是不住的,他决定搬到三楼的一套房间里,把装饰美化房间的任务交给了布拉曼特招募的一个很有经验的湿壁画团队,画师包括佩鲁吉诺、平图里乔等人,还有年轻的拉斐尔。
(美剧《波吉亚家族》)
(亚历山大六世)

(卢克雷齐娅 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女 亚历山大六世在梵蒂冈寝室内湿壁画中的圣徒之一圣凯瑟琳就是以她为模特画成的)

米开朗琪罗和佩鲁吉诺关系差到对簿公堂。不管教皇是否有动用竞争手段的动机,米开朗琪罗确实知道,在他绘饰西斯廷礼拜堂的同时,不远处也有一项重大装饰工程。

P11 不知怎么办才好
湿壁画发霉,因为盐结晶而起霜,人物无法辨识。(为了防止壁画受潮,米开朗琪罗可能用了来自维苏埃火山的火山灰来调制灰泥。)米开朗琪罗及其助手团队大受打击。尤利乌斯派建筑师桑迦洛,他指正调制灰泥的方法,解决发潮的问题,并指导清理霉菌。
P12 剥玛尔叙阿斯的皮

这章主要讲拉斐尔画签字厅。推荐阅读《拉斐尔的签字厅与其象征手法之本质》(贡布里希),这个在我之前听的讲座里也推荐了。

没一个人不说拉斐尔长相俊美、性情温和,而大部分艺术家“有些粗俗、甚至野蛮”简直就差点名米开朗琪罗了。

(签字厅顶棚)

拉斐尔从达芬奇身上学了很多,比如圣母子金字塔式的构图、肖像画正面构图等,而签字厅顶棚四幅矩形画《亚当与夏娃》中的夏娃,就是拉斐尔从达芬奇《勒达与天鹅》草图中吸取的灵感(扭的方向不一样)。

本章的标题来自另一幅矩形画《阿波罗与玛尔叙阿斯》,大部分艺术史学家认为出自索多玛而非拉斐尔之手。索多玛是鸡奸者之意,是签字厅另一位绘画者巴齐的外号。

这幅画来自一个神话故事吗,简单说就是玛尔叙阿斯和阿波罗比赛失败,画面主体是为阿波罗加冕,而最右侧是被绑住的玛尔叙阿斯。阿波罗的心腹拿着刀子等着剥他的皮。
这幅画仿佛对巴齐的一个隐喻,他就像是等待被剥皮的玛尔叙阿斯,因为更牛的拉斐尔(阿波罗)来了。教皇很擅长这一套,不仅在西斯廷教堂的两个房间在怂恿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斗,在同一个房间也在拉斐尔和巴齐之间摆弄来摆弄去。
P13 真色

佩鲁吉诺曾是绘制西斯廷礼拜堂的杰出画手,比如这幅《基督交钥匙给圣彼得》

圣彼得身着蓝黄两色,正是罗维雷家族的颜色,以此强调作品的赞助人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是圣彼得衣钵的继承人。
前面提到西斯廷礼拜堂是选教皇的地方,彼时枢机主教以抽签的方式分配房间,而这幅画下面的房间自然被认为比较吉利,尤里乌斯二世在选举时间正是居住在这间房内。
米开朗琪罗每次爬上脚手架都会经过佩鲁吉诺、以及吉兰达约、波提切利等人的作品。他向来鄙视浓艳的色彩。而在画基督列祖肖像时,以同样鲜亮的服饰装扮,为了不让自己的作品失色于前代画家,他需要顶级的颜料。
当时最好的颜料来自第一港口威尼斯,而米开朗琪罗更喜欢从家乡佛罗伦萨买颜料。佛罗伦萨的画家属于药房与医师同业行会成员。因为很多颜料与固着剂的原料都充当药物使用,比如黄芪胶可以治疗咳嗽和眼皮肿痛。

《大洪水》里天空和洪水使用的是苏麻离青,用含钴的玻璃粉制成。钴本身是有腐蚀性的,还含有毒的砷。耶稣修会修士很会处理钴,他们把钴矿放进炉内炼成氧化钴,加进熔融的玻璃里。替玻璃上色后将玻璃压碎以制造颜料。所以用显微镜观察苏麻离青上色的作品横断面,能看到玻璃粉末。
群青来自阿富汗,将青金石磨成粉,然后混入树脂等融成糊状物,用亚麻包裹放入盛有碱液的容器里揉捏,从糊状物里的析出物将碱液染成蓝色,将碱液里的液体倒掉,留下的蓝色残留物就是群青原料。由于可以多次析出,当然是第一次的质量最好。群青和黄金的价格一样,佩鲁吉诺绘制圣朱斯托修道院湿壁画时,院长会在旁边看护群青,防止佩鲁吉诺顺手牵羊。
米开朗琪罗的绘画顺序是以中央创世纪场景为起点,画两边的拱肩,再画两边的弦月壁,从而完成一条横向画带。

米开朗琪罗用了很多非常鲜艳的颜色。一九八零年代,梵蒂冈除掉湿壁画表面的层层污垢,才让原色本来面目示人。

在画基督列祖的时候,米开朗琪罗没有塑造那种头戴王冠的王者形象,反而有很多非米开朗琪罗风格的人物,只是在那里梳头发、照镜子,还画了非常多的女性人物。

约西亚是旧约里最伟大的英雄之一,这里画的好像两夫妻吵架、一人抱一个孩子。米开朗琪罗的列祖像并未呈现出作为家庭伦理榜样的和乐生活,反倒出现很多愤怒、无聊、无精打采。

  P14 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

标题明显来自《旧约》。基督教复活节前的星期日被称为棕榈主日,为纪念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的那一天,群众掷棕榈树叶欢迎。先知撒迦利亚写道“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撒迦利亚还预见所罗门神殿的重建。《旧约》的七位先知中,撒迦利亚是第一位被画上西斯廷礼拜堂拱顶的。

撒迦利亚像下方、大门上方,放有罗维雷家族盾徽。罗维雷字面意思为矮栎,盾徽即是一颗枝桠交错、长出十二颗果实的栎树。

不过这纹章上是十个果实:


(我们前面也提到蓝金色代表教皇家族)

撒迦利亚被认为是按照教皇尤里乌斯本人样貌所画,但并非米开朗琪罗心甘情愿。而签字大厅的《圣礼之争》中拉斐尔也将教皇本人入画,化身为格里高利一世。
(比较搞笑的就是本书《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的封面放的就是这幅拉斐尔的画)
而说到栎树,拉斐尔在签字大厅画的坚毅女神,也是画成手握栎树的模样,来向教皇致意。
P15 家族事业

教皇一催进度二要现场观看米开朗琪罗作画,令两人间矛盾重生、甚至棍棒相加。

这里把《诺亚醉酒》中父亲和三兄弟的关系与米开朗琪罗家庭关系联系了起来,米开朗琪罗那不争气的弟弟让他大为恼火。

无论是《大洪水》还是《诺亚醉酒》,都远不及拉斐尔《圣礼之争》的构图来的优雅。

根据故事情节,诺亚老父亲裸体正常,但三个儿子为何也赤身裸体,裸体在当时仍是颇受争议的艺术题材,著名的大卫像的委托方坚持用无花果叶构成的装饰遮住私处。米开朗琪罗只用男模特,顶棚上某些姿势扭曲极其不自然的人物,到底模特是谁、如何摆出这些姿势,仍然是其工作习性上的谜团之一。

(女先知明显是男模特)

米开朗琪罗当然精通解剖学,据某项估计,米开朗琪罗的绘画和雕塑至少刻画了八百个不同的生理结构。在《大卫》的右手,他正确呈现了约十五处骨头和肌肉,缺刻意拉长了小指展肌的边缘,为了稍微放大拿着是石头的那只手。

P16 拉奥孔

西斯廷礼拜堂的绘饰工程用到数百种姿势,光靠裸体模特显然不够,米开朗琪罗显然会从古文物中寻找灵感。
因为米开朗琪罗奉尤里乌斯之命去协助鉴定雕像,《拉奥孔》挖掘的时候他在现场。尤里乌斯买下雕像运到梵蒂冈布拉曼特设计的雕塑花园里。《拉奥孔》痛苦扭曲的男性形象显然和米开朗琪罗的个人风格十分契合,他深深被吸引。米开朗琪罗受《拉孔奥》的启发画了被罗维雷家族栎树叶和果实所缠绕的人物。
艺术史界称这类作痛苦扭动状的人像为figura serpentinata (如蛇扭动的人像)。
而米开朗琪罗因为在脚手架上非人的工作和家庭困扰,也像拉奥孔一样身心俱疲。
P17 黄金时代

米开朗琪罗在天顶上画了五个巫女有其时代背景。当时社会各阶层着迷于灵异兆头,米开朗琪罗本人就相信灵异之说。在基督教礼拜堂里出现异教神话的人物并不突兀,基督教教会赋予巫女的崇高地位,宣称巫女的语言预示了圣母诞生、基督受难、最后审判之类的事件。锡耶纳大教堂、圣三一教堂等都可见到巫女的身影,并和先知并列。

      这是住在阿波罗神殿的德尔菲巫女,米开朗琪罗没有把他画成什么狂乱疯癫的样子,其实是画了个圣母样。

       在维吉尔的《牧歌》中,库米巫女预言将诞生一个小孩促成世界和平、回归黄金时代。对于基督教的神学家而言,这个小孩显然就是耶稣。更有马屁精直接称,巫女所预言的黄金时代就是尤里乌斯二世所开启的时代。而米开朗琪罗把这个巫女画的比较古怪,并且后面的一个裸童做了当时的猥亵手势,作者认为这是米开朗琪罗对歌颂教皇和黄金时代的不以为然。我感觉是想多了。

P18 雅典学院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痛斥艺术,将画家逐出他的理想国。而拉斐尔偏偏以米开朗琪罗为模特画了柏拉图,拉斐尔是否看过《理想国》?
《雅典学院》里画了多组师生关系,拉斐尔把他曾受益于的大师画进画中,而自己身边总是簇拥着很多弟子和助手。1990年代在《雅典学院》的灰泥里发现了多个手印,证明拉斐尔至少动用了两名助手。相反,米开朗琪罗“独自一人,像个刽子手”。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工作地点十分接近,他们似乎刻意在固定角落活动、王不见王。不过米开朗琪罗对拉斐尔猜忌心甚重,他在书信里写到“尤里乌斯与我的不和,全是布拉曼特和拉斐尔眼红我造成的”。
P19 禁果

在米开朗琪罗的《逐出伊甸园》中,是亚当在摘果子,夏娃则在底下更为慵懒。而亚当岔开双腿,夏娃的脸逼近亚当的生殖器,树是无花果树,是肉欲的象征。

米开朗琪罗的性倾向究竟如何无从研究,大体认为他以禁欲、不安的态度看待性。他对弟子说“如果要想长命百岁,就绝不要做这档事,不然也尽可能少做”。

P20 野蛮之众

野蛮之众指的是当时教皇与威尼斯、法国之间交战的时代背景。天顶画上画了十面大奖牌,大部分是出自助手之手。
      这些奖牌上场景的灵感来自《伊斯托利亚塔通俗圣经》,像锡耶纳画家公会章程里写的,画家的任务是“向不识字的愚夫愚妇阐明圣经”。这些画不仅是想让信徒一眼就认出圣经上的场景,许多宗教战争、掠夺、入侵的场景显然有当时动乱年代要表明教皇的威权之意。
P21 重返波隆纳

米开兰奇罗到波隆纳找教皇要钱。

P22 世俗竞逐

世俗竞逐讲的还是教皇打仗的事,这次他御驾亲征。

天顶画已经进展到《创造亚当》了。

      著名的《创造亚当》受到吉尔贝蒂天堂之门亚当姿势的影响。

P23 绝妙新画风
一五一零年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节)举行了西斯廷礼拜堂拱顶前半部的揭幕展出,“绝妙的新画风”当然令人惊叹不已,以至于有传言说拉斐尔看了之后极力争取要绘制礼拜堂的西半部分。或许是看到了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在一五一年,拉斐尔在已完成的《雅典学院》里加上了“孤独”的赫拉克利特,据说是以米开朗琪罗为原型,到底是致敬,还是以坏脾气、不合群的这位哲学家来讽刺米开朗琪罗,不得而知。如果说拉斐尔的签字大厅代表了佩鲁吉诺、吉兰达约、达芬奇这一脉的一流艺术的极致,那么米开朗琪罗将类似《大卫》生动、大尺寸、气势的全新画风带到了绘画领域。
P24 至高无上的造物主
教皇病的都接受临终圣礼了,梵蒂冈陷入混乱,大家族在谋划教皇死后成立罗马共和国,推翻教皇统治。一旦教皇驾崩,不仅西斯廷天顶画未开工的西半部泡汤,已绘制好的估计都要被铲除,米开朗琪罗十分担心,但教皇居然奇迹般的康复了。
有了揭幕展出、在地面的观察,米开朗琪罗发现许多场景人物太小,从地面上难以辨识,所以拱顶后半部分的人像,平均比前半部分高约四英尺。
       这个上帝带有日后圣像的典型特质,但当时是非常新奇的,当时的人一时间看不出这位“飞天”的老人是谁;也没有哪个权威指出,上帝是以指尖一触的方式创造亚当。
(这幅之后最著名的作品里亚当的手指是一五六零年修复的,而上帝袍子里的女人被认为可能就是夏娃)
P25 驱逐赫利奥多罗斯
驱逐赫利奥多罗斯是圣经里的故事,赫利奥多罗斯因为盗取耶路撒冷圣殿里的宝物而被马上的天使所驱逐。拉斐尔所做的《驱逐赫利奥多罗斯》是如此出色,以至于绘有这幅画的房间之后就被就叫做艾里奥多罗室。
联想到当时教皇与威尼斯结盟,想联合神圣罗马帝国和英格兰的帮助,将法国驱逐出意大利的战争背景,这幅画的政治寓意也十分明显,而坐在轿上、穿着红色法衣、围观盗宝者下场的,无疑就是教皇本人。

P26 拉文纳的怪物

“拉文纳”的怪物指的是拉文纳城中出生的怪胎,因为拉文纳是教皇军同盟的军火库,所以算是凶兆。这还是讲战争背景,最后果然对教皇及神圣同盟来说,在拉文纳遭遇了大败。

这时候天顶画进度到这里了:

这幅其实主题不清,到底是上地分开陆与水、还是分开地与天、还是创造鱼。
画中的上帝用了前缩法,起到无论人在哪里看都感觉上帝在向你飞的效果。米开朗琪罗层说过,艺术家应“眼中有圆规”,但无论是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丢勒等人都采用了一些辅助工具来画好透视。
P27 许多奇形怪状
在天顶画边缘有很多长得非常出的任务,比如支撑先知姓名牌的小孩。此前几百年间的哥特艺术,就以无关宏旨的边饰而著称。在中世纪书页和建筑上,经常出现半人半兽的怪物。米开朗琪罗继承了这种传统,他不仅钻研像《大卫像》一样比例完美的人体,同样捉迷于“奇形怪状”。当然,他本人的相貌就是“奇形怪状”。
P28 信仰盔甲与光剑

在罗马可能被法国军队入侵的背景下,教皇派人举办了一次战争演说,鼓励“信仰盔甲与光剑”。

这个时候拉斐尔在画《博尔塞纳的弥撒》:

在博尔塞纳的一座教堂,有一位神父见证了面包被祝圣后出现了十字形的血迹,被圣餐布擦拭后会再次出现,且圣餐布上沾有血迹,表示圣餐变体。
这幅画就是表现这个场景。尤里乌斯二世曾经在这博尔塞纳举行过弥撒、展示沾有血迹的圣餐布。之后教皇军收复了两座叛离的城市,就是P3波隆纳一章时候的事情。
在罗马岌岌可危之际,教皇让拉斐尔绘制这个场景。
画面右下角的五名瑞士士兵,再一次凸显了这幅画与时局的关联。瑞士是教皇的雇佣兵来源地;一五一零年尤里乌斯创立瑞士侍卫队,作为御前护卫。在草图当中并没有瑞士士兵,大概是法军撤退后,教皇赐予瑞士人“教会自由守护者”封号纪念这场胜利,才发恩典将这些战士画在了画中。
P29 沉思者

战争胜利后,千百年来掌管费拉拉的公爵家族——阿方索·德·艾斯特前往罗马议和,期间要求观赏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天顶画,这时候天顶画已经接近完工,公爵大家赞赏。

(画到这儿了)

阿方索公爵本人就是慷慨而有鉴赏力的艺术赞助者,贝里尼的《诸神之宴》就是为他的豪宅房间所绘。十八年后,米开朗琪罗也为装饰其豪宅绘制了《勒达与天鹅》。


(因为里面有青花瓷,也经常被中国人提到)

本章标题“沉思者”指的是先知耶利米,一般认为是米开朗琪罗的自画像。

 
P30 浩劫

浩劫指的是西班牙部队血洗距离佛罗伦萨城十几公里的普拉托镇后,支持美第奇家族重掌佛罗伦萨政权。在这场“浩劫”中,主持抵御西班牙人的就是马基雅维利,他就是在失败后被逐出佛罗伦萨后的隐居期写了《君主论》。

米开朗琪罗这个时候在画《哈曼的惩罚》,他一直关心家乡佛罗伦萨的形势,毕竟他打算工作完成后回家的。

瓦萨里认为《哈曼的惩罚》是拱顶上画的最好的任务,这幅画所遗留的素描张数也是最多的。

另一个三角形穹隅画了《铜蛇》,同样也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多的精力,米开朗琪罗没有着急完工。

P31 最后修润

经过四年四个星期的绘制,西斯廷天顶画终于大功告成,且令凡是走访礼拜堂的人无不目瞪口呆。教皇因为习惯平图里奇奥华丽炫耀的分割,让米开朗琪罗用金色、群青润色一下,理所当然的遭到了拒绝。

一五一三年二月十一日,尤里乌斯二世驾崩了。新任教皇是米开朗琪罗童年的朋友、美第奇家族的乔凡尼·德·美第奇,也就是利奥十世,他同意米开朗琪罗调至尤里乌斯陵墓。陵墓断断续续刻了三十多年,然而尤里乌斯的遗体并没有移入这座陵墓,而是留在圣彼得大教堂内。

总结:诸神的语言

这一章就讲人物结局、米开朗琪罗对后世画家的影响、以及争议较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壁画修复工作。

此后米开朗琪罗又活了五十一年,创作了更多的杰作;而拉斐尔的艺术生涯则短的多。

根据拱顶上某些场景制作的版画,和艺术家前往西斯廷礼拜堂观摩,促使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深深烙在欧洲人的心理。英国肖像画家雷诺兹称此作品为“诸神的语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刊会
创世: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名画入门】拉斐尔《披纱巾的少女》(又名《冬娜·薇拉塔》) 约1515年
【名画入门】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约1508—1510年
米开朗琪罗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一)图4幅
米开朗琪罗与《创造亚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