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脐下悸动气上冲胸:中医温肾降逆治愈

患者邱先生,52岁,患者说三年之前因情绪激动而突然感到脐下肌肉跳动,脐下悸动有气上冲于心胸,心胸憋闷不舒。去医院检查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医生也开药治疗了,但也没有什么效果。

患者最近半个月来感到病情有所加重,时常感到脐下悸动,气上冲心胸,心胸憋闷。给患者把脉,发现脉沉弱,看患者舌苔,发现舌质淡,苔薄白。于是问患者平时不是有气短乏力之感,患者说是,平常都没有精神,不想动。

综合上以病症,判断患者是肾寒气逆证,其病证表现与张仲景论“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极似。治以温肾降逆,于是开出如下药方: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蛤蚧,沉香等。用附子、桂枝温肾降逆,下气平冲,加蛤蚧以益气纳气,沉香以降气下气。七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

患者服完后说用药后脐下悸动很少再上冲于心胸了,于是原方中又加入细辛以降逆润肾,又七付,患者服完后药后脐下悸动未再上冲于心胸。患者主动再服七付药以求巩固,后随访一年没见复发。

气上冲心,又称奔豚,见于《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证脉治》。多由寒饮内停,肝气上逆所致,可用桂枝加桂汤、奔豚汤等方剂治疗。

豚(tún屯),小猪也。本病一般以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特征,表现在冲脉,其病多关乎肝、肾、心,故有肝气奔豚、肾气奔豚及欲作奔豚之谓。本病受示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及《难经·五十六难》'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等论,但有所不同。《灵枢》所言为邪中肾脏,下肢沉重厥冷,不便活动;《难经》所论系五积之一,病在血。而《金匮》所论重在气,多属情志疾病。但三者均关乎肾则一。

观奔豚气病的临床研究,其病因多为惊恐、忧思、焦虑、悲伤、暴怒、委屈、失望等情志因素,还有误治及气功偏差等;其临床表现除逆气上冲胸咽外,尚可伴见头晕、目眩、心悸、心烦、胸闷、气短、疲乏、喘气、呕吐、嗳气、嘈杂、肠鸣、脘痛、往来寒热、周身灼热、腰膝酸痛、脐下悸、冷汗、四肢不温甚至厥逆、抽搐、昏厥等症状。多数患者的逆气起自少腹,但也有起自足底、内踝、大腿内侧、前阴、会阴及小腹者。

(一)肝气奔豚

原文: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二)

奔豚汤方:

甘草、芎藭、当归、半夏、黄芩、生葛、芍药、生姜、甘李根白皮

本条论述肝气奔豚的证治。气上冲胸,为奔豚气病之共性,从方剂的作用测知,系肝郁化火,乘克脾胃,气机失常而引发冲气;腹痛,往来寒热,则为本条之个性,属肝病及胆,热郁少阳,疏泄紊乱。以方测症,尚可伴有呕吐、心烦、口苦、咽干、二便异常及脉弦数、舌红、苔黄等。治以奔豚汤,以清泄肝胆,养血和胃。方中李根白皮性寒,归肝经以清肝热,降逆气。用其甘味,是本《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论;黄芩清胆热;葛根升清降逆;芍药、当归、川芎养血调肝;半夏、生姜、甘草和胃降逆,体现肝病实脾之旨。

临床应用与研究:本方清肝泄热,降逆下气,对热性奔豚确有疗效。若奔豚反复发作,肝热伤阴,形体消瘦,舌红少苔少津者,方中生姜、川芎、半夏等辛温之品须慎用,可重用李根白皮。本方亦可治疗肝胃不和、气逆上攻之胁痛,胸膈胀闷,噫逆呕呃,或往来寒热,或口苦咽干,舌苔白微黄,脉弦者。若无李根白皮,可用川楝子代替,亦有用桑根白皮代者。若胁肋脘腹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元胡;呕吐较重者,加代赭石、竹茹;胸胁胀痛者,可加枳实、木香。

(二)肾气奔豚

原文: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三)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本条论述肾气奔豚的证治。某病发汗后,复用烧针令其汗,由心阴受伤导致心阳受损,外寒乘虚从针孔而入,不仅针孔处核起而赤,而且由于心火不能下济肾水,导致肾的寒水之气内盛,引动冲气上逆至心。治疗当内外兼施,灸药结合。既灸其核上各一壮,以温经散寒;又内服桂枝加桂汤以调和阴阳,平冲降逆。

临床应用与研究:本方常用于神经官能症、膈肌痉挛、外感以及某些心脏病有奔豚气之症状者。亦有报道,用本方加减可治疗硬皮病、雷诺氏病、冻疮等。

(三)欲作奔豚

原文: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甘草、大枣、桂枝

本条论述阳虚饮停欲作奔豚的证治。某病不当汗而汗之,或当汗而过汗之,像肾气奔豚之成一样,皆可由心阴虚导致心阳虚。上虚不能制下,心火无以下济肾水,水动于下,无有出路,不仅造成脐下悸,而且将引动冲气上逆。故治以苓桂草枣汤,通阳降逆,培土制水,以防奔豚之作。方中桂枝、茯苓通阳化水,以防冲逆;大枣、甘草培土制水。桂枝、茯苓尚能交通心肾,以瘳脐下悸。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所治'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证,见于西医学所说的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中。本方还可用于神经衰弱、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等病。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炎、胃肠痉挛、胃肠型感冒、冠心病、神经性心悸、腹主动脉异常搏动、哮喘、高脂血症等疾病,均可疑似、引发、并发奔豚气病,皆可按奔豚气病辨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或者是心阳虚,或者是心脾阳虚,或者是脾阳虚,或者是肾阳虚而导致的水邪内生,水邪上泛的一组证候,统称为水气病。
曲艳津主任医师应用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经验
金匮要略:仲景三方,治奔豚气
奔豚汤方
奔豚气病(奔豚汤方,桂枝加桂汤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王宁元:腹诊之四 脐旁悸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