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订货模式或已失效,必须采取反精益化策略,给你五个建议,打造韧性供应链

库存水平持续下降

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ISM)在4月份发布的报告,库存指数为46.5%,比3月份降低了4.3个百分点。

由于市场上原材料和劳动力供应能力受限制,导致了库存水平波动起伏,而且大概率还会下滑。在4月份,由于供应商的交货率无法跟上新订单和生产需求,导致许多公司的原材料库存明显下降。

4月份报告中显示,库存减少的9个行业是:纸制品、木制品、塑料和橡胶制品、初级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计算机和电子产品、杂项制造业、食品、饮料和烟草制品,以及运输设备。

4月份ISM的客户库存指数为28.4%,比3月份的降低了1.5%,表明客户的库存水平过低。这已经是客户库存连续55个月过低,这个信号是利好消息,表明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制造商会收到大量订单。

在接受调查的18个行业中,没有一个行业报告了4月份的客户库存增加。由此可见,库存水平下降是全行业的,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在ISM4月份报告中,客户库存过低的15个行业按顺序排列分别是:木制品、纺织厂、非金属矿物制品、初级金属、金属加工制品、机械、纸制品、化工产品、计算机和电子产品、运输设备、杂项制造、电气设备、电器和部件、食品、饮料和烟草制品、家具和相关产品,以及塑料和橡胶制品。

几家欢喜几家愁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企业的表现如何。

沃尔玛(WalMart)在5月18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第一季度的库存量同比增长了16%,可以说是逆势上扬了。沃尔玛能把库存建起来,主要是汲取了去年的教训。

在2020年下半年,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复苏,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导致了零售商大量出现缺货现象。于是沃尔玛早做准备,通过延长订单的交货提前期,来应对供应链中的多种交付延误,特别是困扰了许久的美国港口延误。随着库存水平上升,沃尔玛高层对于目前的库存状况感到非常满意。

但是还有些企业却高兴不起来了。戴尔(Dell)和惠普(HP)的高管上周在不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均表示,科技公司正面临着全行业的零部件短缺,这使得制造商的成本上升。

惠普公司CEO预计供应紧张局面至少会持续到2021年底。惠普公司则正在采取措施增加库存,并计划与供应商签订更长期的合同,特别关注在半导体的供应上。惠普公司的半导体的短缺,已经影响到了集成电路生产,造成了大量的积压订单。

所幸的是,戴尔的客户并没有取消订单,而是接受了比以往更长的交货时间,因为其他的电脑厂商也都面临类似的情况,到哪里都买不到货。

必须换个思路

企业的库存水平为什么会持续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疫情和自然灾害带来的连锁反应,比如今年2月寒潮暴击了美国德克萨斯州,都过了三个月了还没缓过劲来,严重影响了全球树脂行业。

另外一个原因是传统的订货模式,也就是如何给供应商下单的方式。随着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发展,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补货系统,从经济订货模式,到复杂的MRP计算,看板拉动,需求驱动的MRP等等。

补货方式已经从推动式,发展到了拉动式,从实际需求出发,从真实的需求信号开始,从供应链的下游,一层层地向上游发出订单。

在疫情爆发之前,这种模式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这是正确的打开方式。但是疫情改变了一切,疫情的起起伏伏,世界多地在“封锁—开放”之间不断切换,劳动力和原料获得变得很不稳定,制造业工厂随时面临停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交付时间被延长了。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活动早已是地球村内的常规操作了,澳洲的铁矿石,由中国的钢厂冶炼,钢材供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工厂,最终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包括汽车、建筑、机械、运输和家具等等。

供应链条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复杂,但这依然是总成本最低的模式。资本逐利,采购涌向价格洼地,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在传统的补货模式逻辑中,必须等到库存降低到一定水平后,才能触发新的订单,这种做法是为了控制库存,也就是为了节省现金流,不让呆滞库存占用资金。

这种思维模式来源于精益思想,于是就演绎出来了很多新的概念名词精益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库存优化(Inventory Optimization),持续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等等。在JIT的思潮之下,零库存的成功如同神话一样,吊打一切拥有冗余库存的企业,不可一世。

受精益化思想的影响,采购只能根据MRP运行的结果来下达物料采购订单,在未经上级授权许可下,不可以擅自购买超出系统提示的数量。

同时,采购还背负着库存的指标,公司用库存天数或是库存周转率考核整个企业、部门,甚至是个人的绩效,所有人都被KPI绑得死死的,动弹不得。

当疫情和其他突发事件出现时,即便采购们看到了未来供应的问题,想要提前多下单,备好库存,但受制于制度,在未获得批准之前,也不能超量或是提前下单到货,否则可能会受到质疑。

目前的供应链挑战让传统模式变得落后。脑子转得快的公司已经采取行动,比如沃尔玛已经发现了问题,产品的高需求、紧张的运力和几乎所有货运模式的延误,世界各地的交货时间增加了200%以上。

于是沃尔玛增加了额外的交货时间,用来抵消供应链的延误。这种增加交货时间Lead time的做法,搁在疫情之前是过时的、落伍的策略,但是,在现阶段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反精益化,韧性供应链

供应链人需要改变思路,库存成本已经不再是主要考虑因素。首要目标是保障供应和客户的订单交付,最终也是在保护客户的利益。因此要采取这些策略。

1.需要建立库存

基于现在过低的库存水平状态,必须把库存建立起来,才能提高客户交付率。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动态,原材料需求和价格走势。当原料供应稀缺,价格开始上涨时,可以有预见性地囤货,预防未来价格上涨,以及伴随而来的供应短缺。

2.多点供应

受精益化的思维方式驱动,在供应商开发上往往采用单点供应的策略,也就是一款零部件只会找一家供应商开发。

这种做法可以培养供应商忠诚度,同时减少开发资源的投入,但是在疫情期间,这种模式的弊端凸显,一旦单点供应渠道出了问题,就会直面断供风险。因此,企业可以有前瞻性地开发备选供应商,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3.建立快速反应能力

现在市场情况瞬息万变,随时可能有突发事件,比如在3月23日,一艘中国台湾长荣集团货轮“Ever given”号,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发生事故,横向卡在运河中,堵塞了双向交通。

这种情况非常考验供应链的反应能力,需要尽快计算出可能出现的缺料、停供、断线或是销售损失等。需要在平时就建立一套应急机制,否则就会发现突然间千头万绪,压力山大,却不知该从哪里着手。

4.跨部门合作

这似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在大企业里跨部门协同并不是很有效。由于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绩效指标,工作的重点是达成自己的目标,然后才能去成全别人的。

如果再遇到有相互冲突的目标,跨部门合作就变得更加困难。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思考,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时,携手共进,克服难关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5.看得长远一些

虽然眼门前要补充库存,以防供应链再次遭受打击,但是还是要更加理性地思考,这波需求还能持续多久?

要警惕供应过剩的问题,当疫情受到控制以后,人们恐慌的情绪慢慢平息,市场需求是否还会依然强劲?

当大量新工厂、产能被投入使用后,而需求日趋平缓,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如何判断拐点?供应链人需要定期回顾市场状况,及时调整库存策略。

总体而言,过去倡导的精益化库存策略遇到了很大的挑战,现在应该强调韧性供应链,能够抵御各类供应链中断风险,同时快速应对市场变动,及时采取行动,把损失降到最低,才能在市场的剧烈波动之中,从容有度,把控全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增强供应链韧性?
2020年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研究
餐饮供应链系统设计(二):采销配送的五种主要模式
国君策略:把握全球复苏机遇 三主线掘金中国出口制造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研究
供应商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