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血压同高血压一样也可以造成心肌梗塞、脑梗塞、痴呆等疾病

张晓燕 晓燕话营养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张晓燕主任医师

其实低血压也是病

高血压是个病,这个大家都知道,因此人们总是担心自己血压高,却没想过其实低血压也是病。虽说低血压对健康的危害不像高血压那么突然和急骤。但事实上,低血压同高血压一样也可以造成心肌梗塞、脑梗塞、痴呆等疾病。

有些人的血压持续偏低,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在75毫米汞柱~85毫米汞柱之间,而舒张压常常达不到60毫米汞柱,由于血压较低,这类人的血液循环功能也较差,经常感到头晕眼花、乏力气短、心悸、胸闷等;女性则还会发生月经不调、失眠多梦且容易发生虚脱等;低血压者在学习时,精神难以集中、爱走神,记忆力较差而健忘,常觉得脑子不太好使;有些还伴有食欲不振、精神疲倦、畏冷喜暖、手足不温等症状。之所以出现上述不适感觉,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压偏低,发生慢性缺氧的缘故。不少人还具有家族遗传史。因此,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那么什么是低血压呢?

成年人上臂血压低于90/60 mm Hg ,老年人低于100/70 mm Hg ,即称为低血压。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低血压多继发于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风、腹泻、大出血等,剧烈疼痛或过度失水可引起昏厥或休克,因病情复杂和急剧,多半需送医院急诊;而慢性低血压的种类很多,可分为:

1、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这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无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备、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症状更为明显。

2、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改变到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知功能障碍、心悸、颈脊部疼痛等。多种疾病可用起直立性低血压,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或其他情况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慢性营养不良和血液透析等。

4、餐后低血压

餐后发生的低血压,与进餐后食物的刺激作用于胃肠黏膜使血管扩张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使活性肽分泌增多,引起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等有关。

5、排尿性低血压

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6、药物性低血压

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安定类、氯丙秦嗪、奋乃静,双氢克尿噻、速尿、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低血压”这个病名,在中医中多属于“眩晕”、“虚劳”、“晕厥”等范畴。中医 认为此症多由气虚阳虚、阴血亏虚或气阴两虚所致。气虚阳虚时心脉鼓动无力、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故心脉失养;阴血虚亏时血脉不充也致心脑失养,或由肾阳虚,脑髓空而致头晕,眼花甚者晕厥;气阴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低下而发头晕、耳呜、畏寒肢冷、腰酸腿软、不欲饮食、疲乏无力等,临床常伴有低血压等症状。

低血压的预防:

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及足够的睡眠。所以低血压的患者,应注意规律生活并注意生活中处处慢半拍,如坐立时想站起来时,先坐着抬抬腿,活动下再站起身;走路时要转弯了,不要急转弯更不宜急回头,凡事悠悠地动作再慢一点就可以了。

入浴时,要注意防范避免突然起立而引发的晕倒;泡温泉也需尽量缩短时间。

用药的时候要注意慎选:对血管扩张剂、镇静降压药等慎用。

有直立性低血压的人:可以穿弹性袜。夜间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动四肢,或伸一下懒腰,这样活动片刻之后再慢慢起床,千万不要一醒来就猛然起床,以预防短暂性大脑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闭合双眼,颈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后慢慢站立起来,持续约10一15秒钟后再走动,即可达到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目的。

低血压者的食疗建议:

平时应多食些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猪、牛、羊肉、鸡、鸭、兔、鱼、蛋、奶、大豆等。糖类、脂类可适当多吃,包括糕点、糖果、藕粉、杏仁等食品,以增加总热量。菜肴要酌情多带盐分,酌情少量多次喝水、多吃汤类食品,以便血压升高。血压过低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些益气补血、振奋心阳的药物,如党参、黄芪、当归、白术、大枣、麦冬、桂圆、五味子等。

总之需积极面对低血压,主动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放松心情并注意加强营养,以便更好地改善体质。

责任编辑

周烨

张晓燕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能熟练应用传统医学理论,综合分析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并结合不同人群的营养与膳食特点,为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处方。

擅长:孕前营养优生干预、孕产期优生优育营养指导、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病、便秘等营养指导和治疗。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可小视的突发性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请注意,这9个时刻要小心对待
不同的高血压,血压应该降多少?
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 低压变高如何降低
血压高压正常,低压高,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警惕低血压偷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