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最美14种笔势,学会第一势,就已经能直接“封神”了

王羲之经常说,笔势。

笔画是表象,笔势才是内在!

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提到“笔势十四,并悉不同”。

第一势: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

藏锋,很多人当起笔学了。

但是,王羲之把藏锋放在了14势中讲,显然不只是一个起笔动作那么简单。

王羲之是借藏锋说一种笔势,逆势。

逆,才会出笔力。

学书法,笔力是基础。没有笔力,就写不出书法的美。

所以你如果真正能学会逆势,在书法上基本可以直接“封神”了。

上图是王羲之写的“茂”字。虽然弯弯绕绕,但你依然感到笔笔入纸,笔力十足。

这就是笔势中运用逆势的效果。逆,是墨入纸的前提,墨入纸才能体现笔力。

怎样写出笔势中的“逆势”?

如王羲之所说,在于笔锋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

逆,说到底就是一种“顶”力,如董其昌所说,笔锋如一大力士倒辄能起

笔锋倒下了起不来,就是侧锋,侧锋的笔力就差。

所以不要把王羲之说的藏锋,仅仅理解成一个起笔动作,而要引申理解成一种笔势——逆势。

王羲之笔势,除了藏锋,还有押笔,结笔,憩笔……等等14种笔势。

不要仅仅理解成一种动作,而要延伸理解成一种笔势。因为王羲之是在笔势的大前提下,谈这些笔法。

笔法只能演变成笔画,而笔势可以演变成动态。

这是两种思维。一种是写字思维,一种是书法思维。显然王羲之想要跟你讲书法思维。

结束语: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你每学一阶段书法,再去看王羲之的理论,你就有不同的理解。

你的审美的提升,可以让你看到你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就像我以前看米芾临王献之的《中秋帖》。

这写的什么呀!还不如工工整整的楷书好看。

其实就是审美没到层次,不知道美在哪?

随着审美的提高,我从《中秋帖》中,感受到了节奏,感受到了行气,感受到了米芾沉着痛快的书风,感受到了左右摇摆的生命跳动……

这是一种精神愉悦。

再让我回去看工工整整的楷书,就欣赏不了了,味同嚼蜡,很难受。

孙过庭说过,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说的不光是笔法的成熟,更是审美的成熟。

本文原创来自作者的公众号:毛笔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析外、中行、内扌厌三大笔法内理以王羲之、颜真卿笔法图解为
书法中的“藏锋逆势”用笔浅析
和朋友谈学书法(1
内擫外拓
探析外拓、中行、内擫三大笔法
杨明臣讲小楷的用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