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件真文物】最有“脸面的”青铜方鼎,被禁止出国展览

在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数量与质量不单单是象征了财富,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礼制”。在各类高古青铜器中,以人的形象为主题纹饰的数量极少,当然三星堆遗址算作一个例外。在这些人形青铜器中湖南省博物馆的一件格外引人注目,即来自商朝晚期的“大禾方鼎”。这也是目前为止商周青铜器中唯一一件以人面为饰的方鼎,堪称最有“脸面的”青铜鼎,因此,这件青铜鼎是被禁止出国展览的。

“大禾方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重12.85千克。在这件鼎的四面各有一个几乎占据整个平面的半浮雕人脸图案。

知名的国宝中,有不少是从废品回收站里回收进馆的,青铜器最多,因为铜本身就值钱,比如“何尊”,废品回收价30元,后来被退休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识得带回了博物馆。因为被送到废品回收站的青铜器较多,个别地区的博物馆还会专门派专人去废品站挑捡文物,这件“大禾方鼎”便是其中一件。发现时已经损坏成十几片,修复完成后才发现这件青铜方鼎真惊为天人。据说这件鼎是1959年宁乡县一位村民挖到的,后来流落到了废品回收站。

“大禾”之名源自在方鼎内壁的二字铭文“大禾”。“大禾”不是鼎的主人之名,而是自名。“大禾”意指农作物长得如人一般高大。

“大禾”二字有可能是一种巫祝,即“大禾祭”。也有可能是当时的一种官职名。学者冯时考证:“大禾”或本系官名,为农官之长,方鼎则与农事及祭祀相关。传世西周铜器有一大禾簋,其铭文两行各三字日:“大禾作父乙…… ”。

关于青铜方鼎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沿用史前时期的陶方鼎。但是,为何会有这种方、圆的差别呢?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发现了“后母辛方鼎”,同为武丁王后的“戊”墓内也发现了“后母戊方鼎”,因此,这件大禾方鼎的主人是否也是一位女子呢?

就鼎身的人面而言,女性特征更明显一些。人面的轮廓宽圆,五官线条较为柔和,两道弯眉及丰满的双唇,女性特征尤为突出。人面的风格是非常写实的,然而,嘴唇上却并无胡须,并且在人面宽厚双耳下还各有一个很像是耳饰的纹饰。因此,这很有可能表现的是一位女性,或者说是一位女神。

倘若给“大禾方鼎”一个侧写,真360度无死角女神!

不过,人面所表现的性别究竟是女还是男,目前来说尚无定论。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其形象与古代的农神后稷有关。稷为田正之官,其官之长则为“后稷”,故依此制,商周时期既以禾为田官,其官之长则为“大禾”。古人用其形象来祈祝丰收。有人推测,在祭祀时鼎内很可能还盛有作为牺牲的人头。

“大禾方鼎”虽出自湖南,却具有明显的殷商青铜器的风格。整个鼎身的造型与后母戊鼎一般,只是这件方鼎四角有棱脊。

后母戊方鼎鼎耳是两虎竞食人头的形象。“大禾方鼎”鼎耳上也有简化的两虎,虎的中间为一人。大禾方鼎鼎耳上的纹饰几乎可看作是后母戊鼎鼎耳纹饰的简化版。两件方鼎的鼎足风格也十分接近,由此显示了殷商时期中原文化对其周边文化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广阔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铜器 后母戊鼎的铸造玄机与纹饰解读
宁乡农民工地干活,挖出铜鼎砸碎当废品卖,专家修复后成国内唯一
老农将国宝砸碎卖废品,专家苦寻碎片2年,复原后禁止出境展览
传世青铜珍宝——司母戊鼎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后母戊鼎
泊风:表情包?祖宗们早都玩过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