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失踪的传国玉玺究竟哪去了?

有网友提问:如果传国玉玺被找到了,够资格当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吗?说起传国玉玺,当然是专指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如果传国玉玺被找到了,不客气地说,故宫怕是没资格接收的。最后收藏的应该是国家博物馆,国博才是真正的大boss。哪怕是这枚传国玉玺已经不完整了,也不妨碍它成为国博的镇馆之宝。关键是找不到啊,寻找传国玉玺就如同大海捞针,难呐。

历史上失踪的传国玉玺究竟哪去了?还有机会找到吗?

形容寻找传国玉玺如大海捞针还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据考证,秦始皇传国玉玺或许有两枚,其中一枚就在古洞庭湖里。

最早的一枚传国玉玺刻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取材于稀世珍宝“和氏璧”,颜色为青色,或碧色。玉玺的方寸之间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这里忍不住说个题外话,影视剧里的和氏璧道具太夸张了,首先颜色就不对,和氏璧至少应该是青色或碧色。其次,个头太大了,先秦时期的玉璧是很薄的,最厚也不会超过3、4厘米。

然而,在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巡游至洞庭湖,在湖上遇到了大风浪,船差点翻了,紧要关头,有人谏言将传国玉玺抛入湖水中。说来也神奇,玉玺抛入水中后,风浪还真停了。但是,至此,秦始皇没有了传国玉玺。

在古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那就是“白板皇帝”,名不正言不顺,很容易给人以口实成为反叛的借口。于是,秦始皇快马加鞭让人又制作了一枚传国玉玺。

这枚传国玉玺据传为蓝田玉制,颜色为白色,玺文与第一枚相比略有改动,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枚传国玉玺在秦国灭亡之后,传到了刘汉王朝。其实,仔细分析,这个考证是很有道理的。

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发现了一枚晶莹剔透的玺印,上有玺文“皇后之玺”,经过专家考证,这枚玉印为西汉吕后之印。由于目前并没有早期的皇帝印出土,因此这枚皇后印被称作是“天下第一印”。

这枚印通高2厘米,边长2.8厘米,也就是一个拇指的大小。玺钮为高浮雕的螭虎形象。最为重要是这枚印以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为纯净的白色。吕后为西汉的第一朝皇后,其印玺的形制应该是完全参考了传到了刘邦一朝的传国玉玺的形制,因此,可以由这枚“皇后之玺”推测传国玉玺的形制。

说起来这枚得以流传后世的传国玉玺也是命途多舛。从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城,秦子婴跪着献出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从西汉传至东汉末年,在东汉末年一度失传,后来孙坚意外的在井底发现了这枚玉玺。袁术扣押了孙坚的夫人,孙坚以玉玺换了夫人。这枚玉玺在袁术的手里,并没有圆了他的皇帝梦。袁术死后,玉玺又复归大汉汉献帝手里。最终落入曹操的手里。曹氏篡汉后,这枚玉玺在朝代更替中几经辗转,时隐时现。唐朝末年,纷争又起,末帝李从珂悲愤之下,带着这枚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了。至此,这枚蓝田玉的传国玉玺也消失了。

在清朝初期,故宫交泰殿曾有玉玺39方,其中一方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受永昌”,被称作是传国玉玺。但是经过乾隆鉴定,认定这一方印断然不会是当初的传国玉玺,在清朝灭亡之后,这方赝品也不见了踪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国玉玺之谜:为何有五个形制版本传世?(图)
传说的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子?
千古之谜——和氏璧与传国玉玺(二)
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这块玉玺现在下落何方?
古代那些造反的人为什么非要抢占玉玺, 不能自己另外做一个吗?
揭秘:乾隆碧玉螭龙钮双联印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