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蚌埠禹会村,传说中“禹会诸侯”的地方

禹,姒姓,夏后氏,后世尊称为大禹。最主要的功绩就是治水,在徐州画像石博物馆有块汉画像石,正是表现了这一主题。

高49厘米,宽205厘米,厚45厘米

这幅画像石上大禹的形象比较好辨别,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拄耒。作为故事的主角,以正面像示人,而其他人皆是侧身像。

在画面的中央有个手拿包裹、掩面而泣的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大禹的母亲。

在画像的右侧,有个怀抱婴孩的妇人,表示大禹的妻子,传说为涂山氏女娇。

大禹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世所歌颂。这个功劳是否也应分给其妻子一半。《尚书·皋陶谟》:“予(禹)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

对于大禹的妻子,我们只知道她来自涂山,但古之“涂山”指的是哪?目前有浙江绍兴、安徽蚌埠、安徽当涂、重庆江北、河南嵩县等多种说法。

今天就来说说安徽蚌埠的禹会村遗址。2020年,确认禹会村为迄今为止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龙山文化城址。

禹会村遗址:隶属安徽蚌埠市禹会区秦集乡

所处年代:公元前2400-前2200年

“禹会村”,听名字就知这个地方不一般。“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

杜预注涂山在寿春东北。寿春即今寿县,在安徽蚌埠西南约100余里。

据晋《太康地志》:“涂山,古当涂国,夏禹所娶也。山西南有禹会村,盖禹会诸侯之地。”

涂山南,正好是禹会村所在。

除了与文献记载相合,考古发掘又填新证。

祭祀台基,禹会村遗址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在2007-2010年度的考古发掘中,清理出一个大型的人工堆筑的祭祀台基。

祭祀台基呈南北长条形,长108米,宽13-23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在台基的中部和南部35个长坑排成一线,这些长坑坑宽0.5-0.8米,长1-2米,深仅0.6-1米,被认为是小的祭祀坑。不同于这35个小祭祀坑,还有一长12.6米,宽7.1米的大祭祀台,或许正是主祭人的站立处。

另有祭祀沟一条,沟内有大量的草木灰、炭屑、火烧兽骨残渣、石器、陶器碎片等。由于这些陶器分属多个文化,显示了短时间内的文化交汇。有学者认为这正印证了“禹会诸侯”之说。

祭祀坑内还发现了一块鲵鱼陶塑这件陶塑颇有名气。这是什么动物?博物馆讲解员说这是龙,也有人说这代表了大禹,因为商代晚期祖辛铜器上的“禹”字,就是写成鲵鱼形

据碳14测年,这个遗址的年代在公元前2400-前2200年。距夏初的公元前 2070 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年代)相差了100多年,这100多年的空缺该如何解释?

目前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期待后续有重大发现,否则光凭现在的证据若说“禹会诸侯”落户禹会村,为时太早。


什么是“夏商周断代工程”?

尧舜禹时代是否被考古证明为信史?

大禹治水到底有没有真实发生过,为何有学者认为“禹”是一条爬虫?

从考古发掘来看大禹九鼎并不存在,为什么历代帝王却深信它的存在

陶寺怎么了?

夏朝记录的缺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甲骨文为什么没有提过夏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禹治水”实有其事,安徽禹会村遗址出土硬货证据
谭天宇:蚌埠市博物馆
禹会村是大禹故地吗?专家发现诸多文物,可最有力的证据是个陶片
年代等三方面对不上,禹会村祭坛可能不是涂山会盟之地
大禹或非神话人物,安徽禹会村遗址的发现,为大禹治水足迹添新证
大禹涂山之会: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大禹会禅位于伯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