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俄罗斯驻沪领事馆【上海外滩优秀历史建筑】
 
魔都雄狮
09-19

来自话题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30.0万篇

  国务院于1996年11月20日将整个外滩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外滩,与对岸浦东陆家嘴金融区林立的现代化摩天大楼和富有情调的滨江大道隔岸而对,相映成趣,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悠长的岁月里,一条被船夫和苦工们用泥足在黄浦江边踏出来的纤道,在其后的100多年间,又踏过了侵略者、大班、买办、建筑工人、官僚财阀、民族资本家、金融家的足迹,这片荒凉的滩地,逐渐被开辟成平坦的道路,造起了一幢幢高楼,车水马龙,行人如梭。这就是上海的"外滩"。外滩之名,不仅在上海人人皆知,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上海开埠后,英国人首先踏进了上海的大门,他们看上了黄浦江,要在江畔找一块居留地和在政治、经济上发展的基地。当年上海县城就在黄浦江畔,热闹的小东门外,江上帆樯林立,码头货物堆积如山,江边的大街小巷中商肆栉比鳞次。英国人便将北面沿江的830亩土地辟为居留地。

        在外滩开始平地造屋的三四十年,基本都是些两层楼房,红砖墙,灰瓦顶,或是绿色铅皮顶,较大的如英国领事馆。1857年又造了第一座海关,是中国传统式的建筑。

        19世纪后20年至20世纪前10年,外滩地价开始飞涨,旧屋都被拆除,改建为三、四层的楼房,多砖木结构,清水砖墙,挑出阳台,装修精美,至今仍可见到的有招商局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和华俄道胜银行大楼以及延安东路口的信号台。

        20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是外滩的大规模建造时期,也是今日外滩的形成时期,许多令人注目的雄伟的高楼大厦如汇丰银行、海关大楼、沙逊大厦、中国银行、怡和洋行、字林西报等大楼,以及苏州河北岸的百老汇大厦都是在此时期建成的。其中本世纪初建成的上海总会汇中饭店、东方汇理银行等大楼都是上海最早使用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和最早装置电梯、钢窗的一批建筑。

        若将上海比喻为"万国建筑博览馆",那么外滩无疑是其中最集中的精华部分。来到这里,形形色色的各种建筑尽数呈现在你的眼前。古典式、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近代西方式、折衷主义式、中西糅合式等等,林林总总,美不胜收。而其内部厅室的装修均十分华丽。一座座高楼组成的外滩建筑群,有着极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

俄罗斯驻沪领事馆

地址: 黄浦路20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请点击下面链接继续欣赏!

【上海外滩优秀历史建筑】——万国建筑博览会

【上海外滩优秀历史建筑】No.7 礼查饭店

【上海外滩优秀历史建筑】No.8 英国领事馆

  在外白渡桥北堍,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1916年,临江建成了一座四层带阁楼的洋房——俄罗斯总领事馆。1917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后,这座大楼处于风风雨雨之中。

        沙俄驻沪总领事格罗思,1911年上任,十月革命后他仍留在上海。1920年,北洋政府准备承认苏联,通知格罗思中国政府已撤销对沙皇政府外交官的承认。但格罗思却以协助中国当局处理俄侨事物的名义,仍留在这座大楼里。直到1924年6月9日,苏联总领事将来沪,格罗思这时才交出领馆,但他仍然没有离开上海,担任了白俄组织的俄国商会会长。首任苏联驻沪领事依勒德进驻此楼后,这里成为苏联驻沪总领事馆。1942年四·一二政变后,南京政府与苏联的关系日益恶化。12月4日,国民政府分布对苏断绝邦交令,并限领事一周内离境。这时苏联政府也发表声明表示从未承认南京国民政府。12月23日,苏联驻沪总领事馆降下了国旗,当晚,领馆工作人员分两批登船回国,而将这幢大楼及一切财物委托德国驻沪领署代管。

  1932年12月,中苏恢复邦交。次年5月,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来沪,商讨恢复领馆事宜。9月14日,大楼已修葺一新。10月1日,苏联驻沪总领事史匹尔瓦克正式办公。此后,领馆每年举办几次活动,与上海进步人士接触。如1935年11月6日,为纪念十月革命,领馆举办了招待会邀请宋庆龄、茅盾、鲁迅、许广平、史沫特莱、黎烈文等出席,并放映电影《夏伯阳》。

        上海解放后,苏联领事馆红旗飘扬,但到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撤销了驻沪领馆。'文化大革命'中,这座大楼曾作为海员俱乐部,还一度成为'文攻武卫'指挥部。直到1986年才恢复为苏联领事馆。但1991年苏联解体,此楼又成为俄罗斯领事馆。这座优秀近代建筑,虽经政治风云多变,而楼台风姿依然。

  领馆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设计者为汉斯·艾米尔·里埃勃,由周水记营造厂施工。整个建筑的俄罗斯风格并不显著,外观是德国文艺复兴式。因此,建筑学家认为这是一座将古典构图、德国传统和巴洛克细部装饰糅合于一身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

  沿江有一道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形凉亭一座,可眺望黄浦江景色,苏州河对岸为黄浦公园。大楼与江堤间有草坪、花圃。

        在上海外滩一带,先后曾有二十来个国家建立过领馆,后来有的撤销,有的迁移,只有俄罗斯领馆,虽历经百年风云变幻,至今仍屹立在黄浦江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上海外滩源》
【上海外滩建筑】中山东一路33号 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图文)
上海外滩
上海散步(组图)五十
上海外滩源33号《原英国领事馆》
12.5 外滩源:1873,还“源” ( 亲子版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