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最萌的鸟儿银喉长尾山雀
来自话题
#专注拍鸟
5.0万篇

  银喉长尾山雀,别名洋红儿(北名),十姐妹、十姊妹(南名),团子,银颏山雀等,共有19个亚种。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一种鸟类,体型纤小,全长10.8-13.1厘米,翅长5.2-6.0厘米,尾长6.0-7.8厘米,被称为世界上最萌的鸟。银喉长尾山雀在山雀中体形较小,躯体圆润,尾巴相对地较长,能占到总长度的一半,嘴短而粗;松散的羽毛外观蓬松,雄性成鸟与雌性羽色相似。



  银喉长尾山雀,雄性成鸟头顶和枕侧辉黑色,头顶中央贯以黄灰色纵纹;额、头侧和颈侧淡葡萄棕色;背至尾上覆羽石板灰;翅灰褐以至黑褐色,内侧飞羽的羽缘较淡;尾羽黑色,外侧羽片具灰色羽缘,外侧二对尾羽浅褐,有楔状白斑,最外侧一对尾羽的外侧羽片纯白色;颏、喉淡葡萄棕色,喉部中央具一银灰色块斑,胸部黄灰,腹部沾葡萄红,尾下覆羽葡萄红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银喉长尾山雀长江亚种,头顶辉黑色,中央贯以浅黄灰色纵纹,额、头侧和颈侧呈淡葡萄棕色,背至尾上覆羽石板灰,翅灰褐以至黑褐色,内侧飞羽的羽缘较淡,尾羽黑色,外侧羽片具灰色羽缘,外侧二对尾羽浅褐,有楔状白斑,最外侧一对尾羽的外侧羽片纯白色;颏、喉淡葡萄棕色,喉部中央具一银灰色块斑,胸部黄灰,腹部沾葡萄红,尾下覆羽葡萄红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幼鸟头顶及上背呈葡萄褐色,头部纵纹亦较淡;喉、胸和上腹呈锈色,下腹黄灰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棕黑色。



  银喉长尾山雀指名亚种,头纯白色,上背黑色,下背黑而杂以葡萄红色,肩和腰葡萄红色,羽端白色,尾上覆羽黑色,尾羽黑,最外侧三对尾羽的外侧羽片白色,羽端具楔形白斑,飞羽褐色,初级飞羽的外侧羽片基部缘以黑色,向端部转为白色,次级飞羽的外侧羽片具白缘,三级飞羽的内、外两侧羽片均具白色宽缘;下体白色,腹和两胁沾淡葡萄红;尾下覆羽暗葡萄红色。幼鸟上体乌褐,头顶中央白色;次级飞羽和翅上覆羽褐色,具白色宽缘;下体羽色较成鸟暗。嘴暗褐,先端色淡,跗蹠淡褐色。



  银喉长尾山雀,是常见的森林鸟类之一,多栖息于山地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在中国辽宁东部山区的落叶松林中较为常见,冬季或迁平原;在浙江一带,银喉长尾山雀则多生活在柳树、松树、茶树或竹林间;在新疆伊犁地区,它们繁殖季节活动于针叶林和海拔1000米以上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内,冬季在针叶林中亦可见,但多数下降到河谷次生林一带。



  银喉长尾山雀,秋季成小家族游荡,至冬季可汇成多达100只的较大群体;在气温低于20℃的冬夜,它们通常蜷缩在一起成群栖息,以减小热量散失(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在略高于40℃的水平)。银喉长尾山雀的过冬群主要由一个家庭单元外加一些额外的个体组成,整个群体会维护一片区域。它们虽很小巧,但若为了保护巢区和幼雏攻击入侵者,则异常凶猛。有研究者观察发现,在银喉长尾山雀营巢期间,若沼泽山雀飞到那株树或其附近取食,长尾山雀会即行撵啄。



  银喉长尾山雀,行动敏捷,来去均甚突然,常见跳跃在树冠间或灌丛顶部,有时还像鹟类一样,掠食空中飞行的昆虫。秋季成小家族游荡,至冬季可汇成多达100只的较大群体;繁殖期成对活动。长尾山雀虽很小巧,但若为了保护巢区和幼雏攻击入侵者,则异常凶猛。银喉长尾山雀主要啄食昆虫;在中国东北地区,除少量蜘蛛和小形蜗牛外,95%以上是昆虫,包括落叶松鞘蛾、天蛾、尺蠖等危害森林的害虫;在秦岭、大巴山地区和四川西南与云南西北部等地,食物中昆虫所占比例都在90%以上,包括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及其它昆虫,也有少许植物。



  银喉长尾山雀,由于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在略高于40℃的水平,因此很难储存足够的食物来度过漫长的冬夜,尤其是寒冷的冬夜,当气温低于20℃时,它们就需要食入更多的昆虫才能生存,因为无法找到那么多的食物来保持体温,许多长尾山雀会在严冬中死亡,于是它们在冬夜成群栖息、蜷缩在一起,以减小热量散失。一只鸟夜间独自栖息比一群鸟拥挤在一起栖息需要多耗费约25%的能量,而且,单独的一只鸟在寒冷的夜里几乎肯定无法存活下来。



  银喉长尾山雀,在中国东北地区,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营巢繁殖,此时雌雄鸟共同衔取筑巢材料,并不断地鸣叫,特别是雄鸟叫的更甚。一般是雌雄鸟同时到达,依次入巢后再一齐飞去,偶尔也有单独来去的情况。巢呈卵圆形,多筑在背风的林内,置于落叶松枝杈间,巢的一侧紧贴树干。距地面高3-9米,巢口位于侧面上方。巢用苔藓、地衣、树皮、羽毛等,用鳞翅目昆虫的茧丝胶固而成,内垫兽毛或羽毛。



  银喉长尾山雀,在中国浙江一带,银喉长尾山雀在3-4月间营巢繁殖,巢置柳树、松树、茶树或竹林间。每窝产6-8枚卵,呈粉红白或纯白色,具红褐色斑点。卵产完后,由雌鸟单独坐巢孵卵。此时雌鸟很少呜叫,而雄鸟则常飞到鸟巢附近鸣叫,雌鸟闻声而出,偕同雄鸟飞去取食,然后再伴随返回,待雌鸟入巢后,雄鸟再离去。也见有雄鸟衔食喂雌鸟的情况。



  银喉长尾山雀,在中国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和云南等省、市、区(留鸟、冬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全文完)



摄    影:海阔天空摄工作室

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

音    乐:龙千玉《小鸟》

拍摄地:泰山风景区





























来自话题

专注拍鸟
5.0万篇内容 44.7万人互动
订阅
发布于 02-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全大兴安岭的鸟,值得收藏!
[042]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大观__大山雀 原创汇编
百鸟园-567 银喉长尾山雀
百鸟园(001)——寿带
【百鸟园】(68):寿带鸟
每天带你了解一种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