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曝光可以让我们额外表达什么?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用
还请转发、点赞、点在看
本文转发总数过1000
或者在看 赞总数过1000
我尽快安排后一篇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我们在曝光方面,应该不会犯错了。那么曝光还藏着什么小诀窍呢?
我们总说情绪摄影。其实除了内容本身带有引导观众情绪的因素以外,曝光是最容易影响观众情绪的。
1、影调来表达情绪
经过我反复强调,我相信大家对于“白加黑减”已经非常熟悉了。不过对于表达情绪来说,我们也可以利用影调。简单说就是“正加负减”。
当一张照片表达年轻、有活力、希望、灿烂,等等正面情绪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稍稍加一点曝光补偿。
这也多用于拍摄孩子。
当一张照片表达凝重、迟暮、绝望、压抑,等等幅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稍稍减一点曝光补偿。
这只猫拍摄于北京老胡同。我问过很多人看这张照片的感受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说孤独。其实住平房的人喜欢养猫。但是拆迁走了,猫就留下了。那天我拍摄老胡同,临走时看到这只猫。我觉得它看着的就是主人走的方向吧……我减了曝光补偿。
此外,照片的影调也可以和拍摄者的心态或者心情有关。
在我拍摄屋久岛白谷云水峡的时候,和我同行的摄影师拍摄的比较明亮,色彩也非常艳丽。整个画面是非常鲜艳的绿色。而我在拍摄的时候,却想着重表达这里的幽静。所以我将照片整体都压暗了不少。画面都呈现墨绿色。
鲜艳的曝光和我这样比较暗的曝光,对于这样的场景来说,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谁比谁更加高明。无非是心境不同。对于观看者来说,可能会有喜欢更明艳一些的,也会有喜欢更幽暗一些的。
摄影是主观的创作。这当然要主观。
2、明暗的反差
一张照片明暗反差小的时候,整个画面会显得更加柔和平静。反差大的时候,则往往会表达出一种更加激烈的情绪。
比如这张在西雅图奥林匹国家公园拍摄的日暮时刻。因为海水上面的雾,让原本柔和的光线更加柔和,整个画面会给人平静的感觉。
这一张在法国游乐园拍摄的照片。画面中烟花亮起,画面形成非常明显的明暗反差。画面一下子就“澎湃”了起来。
所以当我们拍摄一个主题时,我们完全可以拍摄符合这个主题的影调。这一点在拍摄时做到最好。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来调整。
3、色彩的渲染
照片中除了明暗的反差,色彩也可以用来渲染情绪。
在学习了色温部分之后,我们知道高色温一般表现出来是冷色调,低色温一般表现出来是暖色调。既然说得这么明白了,那么冷色调自然是给人冷的感觉,而暖色调自然是给人暖的感觉。
当我们的作品表达主题与此相关时,也可以通过色彩的表达,强化主题,烘托氛围。
拍摄气泡湖,这是一个显然很冷的场景。但是气泡湖其实是……白色的。不过我们看到的气泡湖照片大多都是蓝色的。每个摄影师都或多或少让气泡湖偏蓝一些,因为……冷嘛。
与之相反的,自然是暖色调的可以让画面“温暖”起来。
除此之外,老旧的东西往往会因为氧化让白色的泛黄。所以泛黄的照片也往往给了我们沧桑感。
这些决定了整张照片的色调的,其实往往都是通过后期实现。摄影笔记是一个讲前期拍摄的教程,并不会涉及后期的教学。不过希望大家能明白,使用RAW格式拍摄,在后期调节色彩时会给我们足够的空间,以及最小的画质损失。而正确的曝光,也可以让我们后期调节曝光时更加游刃有余。后期的工作,要从前期拍摄开始考虑。前期拍摄只是摄影的一部分。
说完了整个照片的色线倾向性。我们继续说说一张照片中不同的色彩共存还有什么说法。
在色彩环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颜色转成一圈。某一个颜色左右15°内的颜色,我们可以看做同类色。一张照片如果充满了同类色,画面会给我们和谐舒适的感觉。
如果是色环上180°相对的两种颜色,就是互补色,是色彩中最为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和明暗的反差一样,会给人很激烈的感受。蓝配黄,红配绿,大抵如此。
同样的日出日落的照片,因为色彩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3、曝光的累积
对于水彩绘画来说,往往你是在一个白水彩纸上涂抹水彩。是一个从亮画到暗的过程。当画纸涂成黑色的时候,OK,你就再也无法添加别的颜色了,因为黑了就到头了。
对于摄影来说,你一开始得到的不是白纸,而是一张黑画布……
水彩画纸不画的话就是白的,而相机不曝光你的照片就是黑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是黑画布。而你往这个黑画布上涂抹的“水彩颜料”就是光线。同样与水彩画相反的是,当你的光线颜料不断涂抹,黑画布会越来越亮,到了全白,就不会再有任何改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曝光时高光溢出叫“死白”了,因为一白就死了。
如果照片的某个部分曝光很少,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比较黑的。如果又有光线去涂抹,那么这部分也会逐渐显亮。很多高级曝光手法其实就是这个原理。我举几个例子吧。
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就是一个底片——一张黑画布,2张或者更多张不同的“画”,效果叠加起来。
这个的要义就是比如你拍了第一张,有黑(暗)的区域,有白(亮)的区域,那你就记住,在拍摄第二张的时候,黑(暗)的地方,越黑越没曝过光,越像普通一次曝光;而白(亮)的地方,越白越无法体现你第二次曝光,甚至叠加两次的曝光量让这里直接就死白了。
要尽量在第一张的暗部区域曝光第二张主要的元素。同时不要让第二张的亮区遮盖住第一张的主要元素。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张照片中表达更多的含义。多重曝光的每次不同曝光,可以表现同一主体的不同状态,也可以表现不同主体的某些共性或者对立性。
有不少相机有这个功能,如果您的相机有这个功能,就去看看说明书怎么用。如果您不确定相机有没有这个功能,可以问问客服。
对于手机来说,这个功能就更好实现了。很多APP都有模拟多重曝光的功能。操作起来也简单,不妨下载试试。
“黑画布”的故事,理解了,同样光绘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光绘
光绘就是利用长曝光的时间,使用光源在画面中以光作画。在这段曝光时间内画出来的,就会最终呈现在你的画面上。
光绘控制背景的亮度或者画面中静物的亮度是依靠光圈、快门、感光度来控制的。而你光绘的亮度是和发光体本身的亮度、你移动的快慢、同一位置反复光绘的次数、光圈、感光度。
你光绘用的发光体越亮,拍摄出来的光绘效果越亮。你光绘时发光体移动越慢,拍摄出来的光绘效果越亮。你光绘时在一个位置反复光绘次数越多,拍摄出来的光绘效果越亮。光绘时使用的光圈越大,拍摄出来的光绘效果越亮。光绘时使用的感光度越高,拍摄出来的光绘效果越亮。
很少有光绘一次就曝光合适的,数码时代带给我们的好处就是,可以先光绘一个试试。大家反复练习一下,自然可以完成光绘。
光绘的时候注意环境的亮度也要把握好。这样才能得到一张完美的照片。至于有什么诀窍?多拍多试试。反正是数码相机,除了费电,不浪费胶卷。
vivo X60 Pro 拍摄于北京
如果是手机的话,因为有专业模式,所以我们同样也可以拍摄光绘,方法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如果手机又模拟慢门的功能的话,光绘往往也是功能之一。利用手机的光绘模式,更加容易获得好的环境曝光。
星轨
星轨大家都很喜欢。对于摄影新手来说,如果是看到一张星轨的照片,往往非常感叹,恨不得马上就学会。
其实星轨往往不是一张拍成的。比如上面的这张照片,我拍摄了近2个小时。每张照片曝光30秒,间隔1秒再拍摄一张。这时候一定要使用M档,白平衡也要手动设定,不能用自动。关闭长时间曝光降噪。得到120张照片(也可以更多)后,通过后期堆栈功能,合成在一起。
那么什么是堆栈呢?堆栈的方式有很多种,拍摄星轨只是使用到了其中的一种。这是需要后期实现的。
第一步,打开Photoshop。
1、点击“文件”,找到“脚本”,选择“将文件载入堆栈”。
2、将你拍摄的这组照片单独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在PS中你看到新弹出的对话框里有一个“使用:”,下拉菜单选择文件夹。然后选择上你的这个文件夹。勾选上“载入图层后创建智能对象”。那个对齐的别勾选。然后你就等待一下。之后点确定。
之后就是更加漫长的等待。这里你可能遇到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电脑硬盘空间小于100G,那么容易出现空间不足的问题。找一个大的磁盘做PS的暂存盘。比如你的C盘空间不够大了。你的D盘或者你装小电影的E盘还有空间。你可以将PS的暂存盘改为空间大的盘。
方法就是点击“编辑”,然后选择“首选项”,选择其中“暂存盘”。然后把C盘的勾去掉。把你磁盘空间大的磁盘勾上。之后重启Photoshop就行了。
3、如果上面的都没问题了。你载入文件堆栈成智能图层后,应该就是一个智能图层在你的PS中。这时候点击“图层”,然后“智能对象”,再然后“堆栈模式”,选择其中的“最大值”。
继续等待一轮之后就可以了,就看到星轨了。
之后选择一张地面曝光好的,再进行精细后期合成,替换掉堆栈出来的地面景物。
星轨堆栈的原理就是曝光120张曝光相同的照片,区别就是星星的位置不同。通过堆栈选取最大值,让每一张的星星都能在最后合成的一张中呈现出来,最终连城星轨。
“相机给了你黑色的画布摄影是让你涂抹光明。”
至此,关于曝光的所有知识我都告诉大家了。
本文节选自《新摄影笔记》
如果您想系统学习摄影,这本书将会是看得懂的好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反相机曝光亮度的直方图(转帖)
曝光补偿究竟怎么用?教你看懂直方图!
超简单的影调控制技法
介绍一些摄影方法与技巧
什么叫做 全影调
调出淡雅漂亮的外景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