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花一草显精神——读吴永刚《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

中国传统插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先人们就有了原始的插花意识和雏形。隋朝之前,插花常用于佛前供养。唐代的插花艺术富丽堂皇,主要在宫廷盛行。宋代插花与烧香、点茶、挂画一起,成为文人的生活“四艺”。明清是插花的繁盛时期,出现了《瓶花谱》《瓶史》等花艺专著。至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插花几乎销声匿迹。如同茶道一样,插花也经历了“出口转内销”。近十余年来,受日本花道的反哺,传统插花日渐复兴,插花师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也涌现了一批造诣深厚的插花艺术家。2008年,插花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永刚先生是一位孜矻于传统插花的青年艺术家。尽管他自谦“入行八年,资历尚浅”,却甘居“侍花人”,视花为友,以诚侍奉,一头扎进艺术的海洋不能自拔。人有所癖,方有所得。他创办了“凡花侍工作室”和“半开花院”,在多地举办插花艺术展,作品被国内外十几家艺术馆收藏,在业内积累了不俗的名声。
  《花间世:中式古典插花》一书,是吴永刚第一本插花书,也是他多年从事插花创作的艺术小结。他认为“世间十分美,九分在花间”,故以此命名。《花间世》分为两部分,上部收录《侍花三心》《侍花三则》,谈插花创作的一些感悟心得;下部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收录了160余件花艺珍品。
  插花并无一定之法。中式古典插花注重自然美、意境美,讲究花草的造型、线条设计,以及花器、配件的搭配,擅长构建深邃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吴永刚深受传统文人“娱情言志”的熏染,情感表达含蓄委婉。他推崇宋人的“极简美学”,以为一朵花胜过繁华之美。他的艺术创作,并不依赖名贵花材的装饰,也没有浓烈明艳的色彩堆积,只择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闲花野草,与器皿作“简单”地搭配,如实捕捉植物自然、真实的瞬间,在一枯一荣中展现生命的历程,引发对人生和宇宙的遐思。作品看似随意简单,实则内涵丰富,深谙神韵的妙趣。如同执笔绘画,以意为先,善于留白,着墨不必多,寥寥几笔却勾勒出花草的精神,让人感觉“气韵生动,神理凑合”。

  欣赏吴永刚的作品,花器也应是聚集点。花器被称为花之精舍,通常使用的是瓶、盘、缸、碗、筒、篮等六大器皿。但在吴永刚手下,花器的选材范围大大拓宽了,树皮、残桩、枯叶、果壳……都可以被用作花器。如以丝瓜瓤作花器,瓤皮褶皱破旧,瓤络肌理分明,残留岁月打磨的痕迹,用来衬托鲜花的娇艳,更能烘托生命的气息。他的《天空之城》也别具一格,花器是由偶然收集到的废弃的虫巢加工而成。在这件作品中,花材已经变成点缀,而花器成为主角:树根和虫巢搭配,如同悬空之城,有展翅欲飞翔的欲望。
  插花是赋予花草第二次生命的过程。一件花艺作品成功与否,与插花人的手艺密切相关。在《侍花三则》中,吴永刚说“插花没有捷径”,要“守拙勤练”,通过大量地研习来掌握创作的技巧。以前的插花匠人,会有一些“压箱底”的本领,比如用“天泉水”(即雨水、雪水等)润养花枝,还会放入火炭或烧红的瓦片,只为了去掉水里的氯,尽可能延长花草的生机。这些独门秘诀,都是千百年来匠人们实践摸索的宝贵智慧。其实,不只是插花,所有的手艺要想达到“娴于一技”的境界,必然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勤学苦练,没有捷径可走。

  一位花道大师说过:“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插花的生命必须在人的心中永存。”插花是小艺,更是大道。我相信,如同吴永刚一般,每一个插花艺人都会用心感悟花的生命,守护古老的插花手艺,追求自己长青的艺术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式插花作品赏析
中式插花 | 意蕴深长、古典之美、含蓄隽永~
有一种美,只有中国人才懂
二十年如一日,沉醉此中不知归——陆伟先生中式花艺
东方插花 | 令人惊艳的新中式花艺美学!
中式古典插花,学会了你也是花艺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