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之古雅篆书

汉字的发展已有6000多年历史形成了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而大篆又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石鼓文。篆书现在虽然不通行了,但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甲骨文发现至今大约百年历史。从出土的甲骨文看,已具备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笔、结体、章法三个基本要素。中国书法的美学特征,在甲骨文中已经初见端倪。










与甲骨文相媲美的金文,在殷代与周初还具有从甲骨文脱胎而来的痕迹,笔画中肥而首尾出锋,虽保留着古蝌蚪文字的遗意,但结体严谨凝重,章法上也初具“纵有行,横有列”的规模。










周代中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长篇大作的铭文,以《毛公鼎》与《散氏盘》为代表,标志着金文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金文的变异时期,它丰富多彩,尽态尽妍,大大提高了书法的审美价值。










籀文通行于西周晚期,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创,特点是变曲峻奇,如藤盘根,古质端凝。代表作品“史籀十五篇”已失传,只能在《说文解字》的重文中找到225个,这是籀文最可靠的样本。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石刻文字,最出名的是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石鼓文,它是大篆的典范作品,无论用笔、结构和章法,都比甲骨文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走向独立和成熟,在书法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为秦代通用文字,故也称“秦篆”,它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为小篆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写的字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小篆在书法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汉代传世的篆书有《三公山碑》、《赵王群臣上寿刻石》、《少室神道阙》。崔瑷所书《袁安碑》瘦劲宽博。曹魏篆书蝌蚪文《正始三体石经》起笔重而圆,收笔轻而尖。黄象所书《天发神谶碑》以方笔作篆,字势雄伟。













唐代以前,篆书曾一度中废,无以为继直到唐代李阳冰出现,遂使篆书不绝如缕。。李阳冰留心小篆几十年,自言“善小篆,直斯翁后一人,曹喜、蔡邕不足道也”。传世书迹有《缙云县城隍庙碑》、《怡亭铭序》、《三坟记》等。










李阳冰的《班若台记》、《处州新驿记》、《缙云县城隍记》《镜水忘归台铭》并称为李阳冰篆书“四绝”,富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篆书在宋、元、明代无所建树,到清代才出现篆书名家,其中以邓石如影响最大。邓石如是乾隆、嘉庆年间的职业书法艺术家,他开创的书法篆刻新流派,被人称为“邓派”、“皖派”或“新皖派,其书法以篆书、隶书造诣最高。康有为说他“集篆之大成”,在篆书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一样。清人推举他的篆书为“国朝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篆书书体的源流与特征,你了解多少?
书法爱好者的福利,汉字几千年的演化小考
篆体
书法知识 | 篆书的源流与演变历程
篆书的详细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