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洲书坛 迎春】张宏梅:卖年画

NEW

YEAR

供销社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作为一名供销系统的老兵,我为自己曾在销售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数十年而倍感自豪。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需要的物品,大到“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小到针头线脑、农药化肥,无不是到供销社购买。可以说,离开了供销社,人们的生产生活就没法正常运转。

别以为供销社只卖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供销社还有一项特别的任务,就是替新华书店代销年画。每逢农历腊月,新华书店就用卡车把成捆的年画运送到供销社。有段时间,我在文具柜卖文化用品,年画属于文化类商品,我就顺理成章当上了年画销售员。

接手年画销售,第一步要将各品种年画的数量准确无误验收入库。数年画是个技术活儿。我用手捏住年画的一角,将年画的一边向上翻,形成扇面,再用左手压住,右手顺着扇面向前滑动,这样一五一十数,一捆二百张,很快就数完了。核对无误后就要出样。在门市部周围墙上,每隔三四米钉一颗铁钉,用铅丝拉起一条线,将不同品种的年画挂上去,方便顾客挑选。真还别说,四壁挂满年画,整个门市部一派喜气洋洋,好像年提前来到了。

当年,人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十分热爱,过年时都要买一张新的主席像,贴在堂屋的正中央,两边再贴些其他的年画,有虫鸟、花卉、山水风景、鲤鱼跳龙门、吉祥如意……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中堂挂轴,画里面松竹梅兰清逸怡人,寿星高照福气满门,猛虎上山节节攀高,另有徐悲鸿的八峻图,齐白石的虾……还有一种书写着唐诗宋词的小挂轴。当时一幅中堂画一块五,一件小挂轴五毛,一般年画一张一毛八,好点儿的两毛。

尽管人们当时不太富裕,但过年买对联和年画却是必需的。乡镇供销社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总要等到生产队放假了,才有时间到供销社买年货,年货中当然必须包括年画。往往腊月十五直到三十夜上午,整个供销社门市部人头攒动、川流不息。许多人都是老顾客,知根知底。家中有老人的,帮他挑幅寿星佬儿中堂;家中有学子的,帮他挑张鲤鱼跳龙门的年画;在单位上班的,大多挑选黄山迎客松中堂画,两边再配古诗词小挂轴或是松竹梅兰小品。记得袁庄小学的沈义刚老师特别喜欢徐悲鸿画的马,每次脚还没跨进店门,大嗓门就喊开了:“宏梅,帮我拿幅徐悲鸿马卷轴挂画中堂画!”徐悲鸿所画的水墨奔马,无羁群,尚桀骜,发胸中块垒,掘民族精神,深得沈老师喜欢。于是,每年我都要给他预留,让他高高兴兴如愿以偿。


卖年画时,从早到晚,我手不停脚不停嘴巴也不停,既要给顾客当参谋,又要把每个顾客买年画的金额用算盘噼噼啪啪算好,唱收唱付,收钱找零不出半点差错。最后,把顾客买的年画卷好,交到他(她)手中。一天下来,跟打仗似的,忙个不停。还好,当年老爸离休在家,身体尚可,每逢这样的大忙时刻,他都会到店里来给我当义务工,减轻了我不少负担。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的中堂大都被大幅山水画、人物画替代,装裱上墙,历久弥新。但在我看来,如果一年一换,常换常新,那更应别具一番风味。

回忆起在供销社卖年画的点点滴滴,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我,心中不时泛起阵阵暖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的记忆」民间年画艺术(中堂画、四联条屏画)
这组经典中堂年画,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杨柳青画社,非常值得一看
中国民俗年画《中堂画》赏析
难忘家乡的春节(6)
典人物中堂年画,画面太精美了,非杨柳青画社莫属
美术书影:中国民俗年画《中堂画》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