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鹤楼传说:关于仙人与鹤的奇幻想象

黄鹤楼传说

黄鹤楼传说是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楼为故事发生地域或与其有关的传说组成。

01

历史渊源

黄鹤楼传说始于南北朝时代,最早记录黄鹤楼传说的是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的志怪小说《述异记》载有江陵荀瓌在黄鹄(鹤)楼遇见驾鹤之宾的故事。公元526年,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说:“仙人子安曾乘黄鹄飞过黄鹄矶”。

唐朝时期,驾鹤之宾的故事变成了费祎驾鹤返憩于黄鹤楼的故事;

北宋时期,出现了一个老兵在黄鹤楼仙人洞遇见仙人赐金的传说,苏东坡写长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记其事;

元代时期,吕洞宾与黄鹤楼的故事已流传甚广,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即有吕洞宾在黄鹤楼卖墨的故事,而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杂剧中,还出现了“刘玄德黄鹤楼私遁”的传说;

明代时期,吕洞宾在黄鹤楼的故事越传越丰富,如说他在黄鹤楼卖桃,及一小吏食枣仙去之类;同时还流传着辛氏在此卖酒遇仙的故事;

清代时期,与吕洞宾有关的建筑越来越多,如吕仙亭、吕仙祠、吕祖阁等建筑都是祀奉吕洞宾。元明清时代的黄鹤楼,以吕洞宾的故事为最多。

自近代至当代,又出现了一些平民传说,如“黄鹤楼上吃西瓜”“黄鹤楼上飞金叶”“黄鹤楼上看翻船”等。

02

文化特征

内容分类

黄鹤楼传说的主要类型可分为楼名起源传说、建楼传说、名人传说、景观传说和轶事杂谈等五类。

01

楼名起源传说

黄鹤楼的得名主要有“因山说”和“因仙说”两种说法。

“因山说”的依据是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里关于黄鹤楼的记载,说其因矶得名。黄鹤楼位于黄鹄矶上,而鹄转音为鹤,故又名为黄鹤山,因此山上的楼便称为黄鹤楼。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记载,考证黄鹤楼所在的位置的名称,通过对“鹄”、“鹤”相通的音韵考证,认为黄鹄矶也称为黄鹤矶,从而得出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结论。 

“因仙说”的依据是典籍中各种黄鹤楼的仙人跨鹤升天的传说。黄鹤楼与神仙的关系很早就在其建成后的历代典籍中。历代的考证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 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黄鹤楼楼名起源传说是所有黄鹤楼传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按照流传的时间和传说情节来划分,楼名传说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南北朝时期《述异记》所载《黄鹤楼》、金代《增广类林杂说》所载《幸氏酒店》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所录《黄鹤楼》。

02

建楼传说

黄鹤楼建楼传说是围绕黄鹤楼是如何建成来展开情节的传说。建楼传说中的建楼者多是附会到吕洞宾和鲁班身上,情节上都是突出黄鹤楼建楼之难、造型之奇,以此来衬托黄鹤楼巧夺天工,高古雄浑,独具特色。如《吕洞宾跨鹤飞升》和《杉木屑鱼与刨皮鱼》等。

建楼传说的主人公相对比较固定,在流传过程中基本上固定为吕洞宾和鲁班,以身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和“鲁班仙师”来作为黄鹤楼的建造者,不仅给黄鹤楼增加了名气,还平添了一份神秘和仙气。

鲁班和吕洞宾的建楼传说一方面寄寓了人们对能工巧匠和法力无边的神仙的崇敬,颂扬了机智聪慧;一方面衬托了黄鹤楼作为建筑物本身的艺术魅力。

03

名人传说

黄鹤楼名人传说在黄鹤楼传说群中占有很大比例,情节主要以名人登临为主,多与他们所作的诗词、书法作品相联系,如《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王维鹤楼赠诗画》《岳武穆登楼抒情怀》《辛弃疾南楼赋别离》《张献忠题诗黄鹤楼》等,还有两篇诸葛亮传说。名人登临传说由于“有诗为证”,大多可视为历史真实事件;而诸葛亮传说由于时空错置,不能当作历史事实看待。这些名人传说从侧面体现了黄鹤楼万人竞登的盛况,并借助名人效应,提高了自身的吸引力和文化魅力。

04

景观传说

黄鹤楼景观传说是指那些关于黄鹤楼周围景观的传说。黄鹤楼的景观,大多都有传承和渊源的,很多景观都流传着动人的传说,如《石照洞的传说》《仙桃亭的传说》《白龙池的传说》等,还有“搁笔亭”“跨鹤亭”“费祎亭”“鹅碑亭”“岳武穆遗像亭”等景观,它们都与黄鹤楼传说相对应,传说与风物结合,形成了完整的黄鹤楼传说群。

以神仙传说为内容所建构的景观主要是分布在北区的费祎亭、仙枣亭和吕仙洞,以及南景区的跨鹤亭。从跨鹤亭到费祎亭再到仙枣亭和吕仙洞,正好对应了传说从仙人跨鹤的源起,到与费祎、吕洞宾相附会的演变,基本涵盖了黄鹤楼仙楼之说的所有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系列。

05

轶事杂谈

黄鹤楼传说中有一部分是一些是与黄鹤楼有关的轶事杂谈,这类传说故事性比较强,但因为都依附于黄鹤楼,所以也被列入黄鹤楼传说。在《黄鹤楼志》里收入《神笛》《一鹤除双害》《黄鹤楼下听“仙乐”》《黄鹤楼飘金》《督军修楼成笑谈》《半截插在云里头》等传说篇章。

03

艺术特征

01

语言特色

黄鹤楼传说的语言特色主要在其口语化和富有地方色彩上,它是采用一种既区别于书面语,又不同于日常口语的语言。黄鹤楼传说主要流传在湖北省武汉市,故事采录于武汉市蛇山黄鹤楼旧址,讲述者是周边的居民。黄鹤楼传说的讲述就表现出鲜明的武汉特色,用较多的武汉方言。

02

叙事特点

黄鹤楼传说是关于黄鹤楼的风物传说,也属于一种故事类型,这使它既具备解释性作用,又具备了民间故事情节曲折巧妙的特点,这归功于它独特的叙事技巧。传说的主题部分大体上是按照时间和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展开叙事。但黄鹤楼在叙事过程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运用幻想来设置一些“超自然”、“超人间”的情节,使得情节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却又出乎意料,故事曲折离奇却又不失真实感。

03

传奇性

黄鹤楼传说传说的情节都是具有传奇性的,而它的基本情节发生的背景和场景都是贴近生活的,包括具体的地点、人物都交代得清楚,反映的矛盾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贪心反遭殃”的现象。

黄鹤楼传说的传奇性既要求基本上采用现实生活本身的形式和符合生活的内在逻辑,又要求突出“奇”字,要排除那些常见的、普通的、大量的事件,选取独特、奇异、具有鲜明性的事件,以此来获取充分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果。

04

传承保护

黄鹤楼传说作为一个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说群”,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和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打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更多人的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2006年10月30日,黄鹤楼传说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武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6日,黄鹤楼传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23日,黄鹤楼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网络,有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鹤楼几点开灯?一篇全面的旅游攻略,解答你的问题!
黄鹤楼
读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的由来传说
让崔颢成就“盛唐七律第一”,让李白“搁笔”,黄鹤楼来头有多大
【经典品读】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