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水乡、海岛渔镇、山间谷地……浙江的古镇太美了
城,是岁月的沉淀;镇,是文明的集聚。浙江这片土地,散落着一个又一个古城古镇古村落,宛若一颗颗闪耀的明珠,串起数千年的历史文明。

提到浙江,很难不联想到“江南水乡”,江南多古镇,浙江的水乡古镇有多美?浙江,有江有山还有海,穿越时光,它们又各自演绎出哪些独特的风格? 诸多古镇中,又上演着哪些传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让江南成了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他笔下的江南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他还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的确,江南中的浙江别具风情。

白墙黛瓦,烟雨长廊,青石板铺满了街头小巷。着一身汉服,泛一叶小舟,绵绵细雨打入碧波荡漾之中,勾勒出天青色等烟雨的丹青画卷。在浙江,如是的江南古镇比比皆是,乌镇、塘栖、南浔、西塘、安昌……这些古镇的灵动美,源于浙江的水。

西塘的水便是来源于伍子塘。在嘉善县西塘古镇,素有“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这一说法,西塘地处吴越交界之地,素有吴根越角之称,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在吴国,战事起,为了便于运兵马粮草,便开凿出伍子塘,因此都说西塘的水是春秋的水。

伍子塘北起胥山,南接西塘,正是这条两千多年前的人工运河的挖掘,滋润了西塘这片土地。也正是因为水的引入,西塘境内水网纵横,九条河道将古镇分割成八个板块,形成了“九龙捧珠,八面来风”的格局。而衔接起这个八个板块的是横跨在河上的古桥以及一条条摇曳在水上的摇橹船。

摇橹船尾在河道里留下层层水纹,又在清凉的微风里悠悠荡开。这里是温柔婉转的江南水乡,也是从水中觉醒出文化的千年古镇。水,是这些古镇的灵魂所在,也是它们自古以来始终焕发生机的奥秘所在。

南浔的水,便是源于一条名为頔塘的运河。这条开凿于西晋太康年间的頔塘,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历史上江南运河的“西线”,也是大运河的重要支线。南浔以頔塘而建镇,也因頔塘而兴镇。

如是的古镇还有绍兴安昌,“两岸人家安且昌,乌篷俨在画中航。腊肠鱼鲞梅干熟,黄酒白糖蚕豆香”, 安昌老街依偎着街河而建,河之南有带着顶棚的长廊,遮阳挡雨,各种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从明朝弘治年间开始,历经600余年,安昌仍然不失曾经的繁华喧闹。每至年关,天气一放晴,商户们都纷纷晒起腊肉、香肠、酱鸭,空气中氤氲着烟熏的淡淡芳香,那当地的板鸭在阳光的催化下,流下金灿灿的油,折射出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折射出安昌古镇自古繁华的人间烟火。

浙江的古镇到底有多美?水墨素境,一衣带水,宁静而又古朴,弄堂深深,烟雨柔情,氤氲在巷道,绵延长存,百姓油烟,市井吆喝,飘荡在宅界,逍遥自在,随年深月久,幻化为墙面斑驳,忘返于千年古情中……

无论是西塘抑或是南浔、安昌,都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浙江,有山有水有海,浙里的古镇也具有千姿百态的风情。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这番吸引着李白的山海奇观,便是舟山岱山,东沙古渔镇便是浙江海边——岱山的一颗璀璨明珠。

古越先民,涉水而居,开启了东沙数千年的历史。与此同时,这一带大陆架宽阔,西有长江、钱塘江、甬江三大入海口,源源不断地将鱼儿钟情的各类饵料一股脑推至此处;东海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更于此处狭路相逢,搏击交汇,水流搅动,养分上浮,引来众多鱼群栖息、洄游。使得东沙成了大黄鱼产卵繁衍的理想之地,也孕育出独特的渔镇风情。

位于海边的古镇还有宁波象山石浦镇。海风轻拂过脸庞,海面波光荡漾,早在千年以前,就有先人在这里开启捕鱼的历史。石浦也因渔而兴港,因港而兴渔。

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

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

清人陈秉元的这首《石浦竹枝词》,道尽了石浦古渔镇的韵味。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一路蜿蜒而望不上头,正所谓“高低曲折一城圆”。到了瓮城就算是到了古时的石浦,瓮城以内都是民宅老屋,晒在路边的鱼干、种在海螺里的盆栽,生活的烟火气不过如此。而曾经瓮城城门以外就是滩涂,是渔港舶锚靠船的要地,正所谓“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

至于大山孕育出的特色古镇,举个例子,苍南县矾山镇。

矾山镇位于浙闽交界,四周群山环抱,俨如天然城垣,东高西低,是一个东西走向的破火山口葫芦型山间盆地。最早来到此地的居民,可能不曾想到,走在这座小镇里,每一步都是宝藏。距今1.9亿年前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矾山镇境内丰富的明矾石资源。在矾山镇,已探明的明矾储藏量就达2.4亿吨,占世界60%,占中国80%,因此这座小镇也被称为“世界矾都”。因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也因为当时先进的采炼技术,更因为繁荣的贸易,这座小镇在因矾而来的脚步里,造就了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

因矾而聚的矿工们,为小镇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虽然从不同地方而来,却吼着同样的挑矾歌,伴着铿锵有力的节奏,在小镇的古道上,踏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工业风与矿山情完美融合,也演绎出矾山的时代传奇。

在浙江,有瑰丽矾山的刚,有浩瀚东海的广,有烟雨杏花的柔,更有流传千古的情。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传说就在绍兴上虞县的丰惠古镇。

丰惠西北面有一个村叫祝家庄,根据相关石碑记载,祝氏是在东汉的时候迁徙到这里来的,而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晋代。唐代张读的《宣室志》 这一本书当中就写到,祝英台是上虞人,女扮男装到外面去学习,结识了梁山伯,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由此可以推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丰惠镇。而且祝英台也跟运河有关,她当时的时候要到外面去求学,祝家庄有一条玉水河,玉水河就通到了浙东运河,她就是乘着船沿着浙东运河到外面去求学的。

梁祝爱情,千古绝唱。同样发生在丰惠镇的动人传说,还有“合浦还珠”,主人公便是《滕王阁序》中“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的孟尝,他便是出生在丰惠镇。

当时北海合浦的郡守,历任郡守很腐败贪婪,本来是非常好的珍珠,就因为滥捕滥采,很多的蚌珠就逃到旁边的海洋海域里去了,本身就只是靠海靠珍珠来换取粮食的老百姓,因此都吃不上饭。而丰惠人孟尝出任合浦太守之后,他就调查了解走访,革除弊政,严禁官吏借珠敛财,他自己也非常的清正廉洁,在合浦的相关资料当中记载,孟尝在那里做了10年的太守,出于身体原因要返乡,当地百姓听说了他要走的消息倾城出动,攀车挽留不让他走,因为太多人都挽留他了,孟尝当时没有走成,只能在半夜里雇一条小船悄然离开。回到上虞丰惠老家,不曾想合浦的渔民派了代表,拿了珍珠来到这里送给他。据记载,孟尝收了一点珍珠,没有全部收下,他说有一些让百姓们带回去,让他们买一些沿路买一些其他的特产或者什么的,能够去那边去发展的。至于收下的这部分他也拿出来了,贡献给当地用作水利建设。于是便有了合浦还珠的故事。

山川赋形,文化涵神。祝家庄始终传唱着梁祝的经典、孟尝的清廉也激励着代代为官的人。转眼千年,或许部分古镇褪去了曾经的繁华,但风韵犹存,城市肌理不变,文脉赓续。

扫一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国内自驾游:浙江西塘镇
江南水乡夜色美
国内十大最美最老的千年古镇,你去过几个?
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西塘古镇 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
探索西塘古镇,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