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跟我去逛下“龙门石窟”!

书闲时间

- Temps libre -  

每当有朋友问我,

去哪里才能感受到“大唐盛世”时,

我总会说:去敦煌吧,那里有太多好看的壁画,

或者去京都也行,因为那就是仿长安城建的。

但是,当我去了龙门石窟,

爬到“奉先寺”门前的那一刻,

我就知道我错了,其实最应该去的是龙门,

因为这里有着唐代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

而且尺寸都无比巨大,

大唐盛世的宏大气场,

真的是能把你镇得一愣一愣的!

龙门石窟的奉先寺,之前的确是寺庙来着,

只不过木头结构的部分,早已消失不见了,

奉先寺是唐高宗李治为父亲所开凿的皇家石窟,

供奉的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

这9尊主像,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位于中央的“卢舍那大佛”,

她真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巅峰之作


“卢舍那”的原意是光明普照

她是佛陀三身之一的“报身佛”,

体现的是佛陀智慧的广大无边。

其实龙门的卢舍那大佛,

也就头部和身体还算保存得可以,

四肢都残缺得很严重,

但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她,更有味道,

多了一种残缺和破损的美,

还有了一份历史的沧桑感。

 


卢舍那大佛高17米,

但头部就有4米,占了全身的1/4,

这种“不正常的比例”,是工匠刻意营造的,

因为信徒都是站在底下仰视卢舍那大佛的,

所以她的头部,必然不能按照正常比例来雕,

而是要偏大一点,这样看上去才会更协调。

 

卢舍那大佛的双眉修长舒展,

双眼是稍稍向下,俯视众生的,

她的嘴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的感觉

其实要把嘴巴雕出这种感觉,是非常难的,

超级考验工匠的水平。

 

卢舍那大佛虽然很有庄严感,但也很人性化,

夹带着一些唐朝女子雍容华贵的气质,

也难怪会有很多人说,她的原型是武则天,

但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建造这尊大佛的时候,

武则天还只是皇后,并没有掌权,

到后来她称帝时,卢舍那大佛都完工近20年了,

所以原型不太会是她。

但这尊卢舍那大佛,的确可以满足唐朝的人,

对一位皇后的完美定义,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

她总会和武则天联系在一起吧。

在卢舍那大佛旁边,

还有一尊非常漂亮的文殊菩萨

 

菩萨头上戴着很漂亮的宝冠,

面像圆润,甚至还有些颈纹,

真的是很典型的唐朝圆润饱满的审美。

 

菩萨身上所戴的项链,披着的璎珞,

还有衣服的饰带,一层层地垂挂下来,

所有的这些,都将她的身体曲线变得非常柔美。
 

在文殊菩萨旁边,还有一位“力士”,

这件雕像,也堪称唐代造像的巅峰

力士的颧骨特别高,

眉毛粗得都像“蚕宝宝”,

而且表情非常夸张,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力士的脖子超粗,筋脉也都很突出,

胸部的肌肉也堪称完美,

这些都是为了突出他的力量感

但他身上的璎珞以及衣服的飘带,

又为他增添了些柔软的元素,

也让他的动作变得更动感了。

在奉先寺里,还有一件雕像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那就是北壁那里的“增长天王”,

虽然天王的身体已经残破不堪,

但他脚下踩的“恶鬼”,可真的是一件杰作!

被天王踩着的恶鬼,丝毫没有屈服的样子,

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那努力地抬起头,

恶鬼眼珠弹出,连牙齿都紧紧地咬住下唇,

这痛苦的表情,实在被刻画地太逼真了!

龙门石窟的开凿并非始于唐朝,

而是早在北魏就开始了。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首都从大同迁到了洛阳,

北魏在大同时,就已经开凿了“云冈石窟”,

搬到洛阳以后,他们又开始了龙门这个大工程,

但是龙门和云冈的风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信来看下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

那是北魏宣武帝为父母所建造的功德窟,

石窟的主佛像是“释迦牟尼”,

他的脸是很清瘦的,非常的“秀骨清像”,

身上所穿的也是士大夫的褒(bāo)衣博带,

整件佛像是非常“汉化”的,

这和云冈石窟里那些高鼻大眼、

体魄雄健的佛像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云冈20窟拓跋珪佛像

这一佛像风格的巨大转变,

是因为孝文帝拓跋宏迁都后,

一直在努力地推行汉化政策,

他甚至将自己的姓“拓跋”都改成了“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龙门石窟里的佛像才朝着汉人模样去发展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点,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

也终于在艺术上开启了它的本土化时期

而这一起点,就在龙门石窟。

其实我逛龙门石窟的时候,

心情是很沉重的,因为它被打劫得太厉害了,

到处都可见没有头的佛像

那基本是在1920-40年期间,被外国人抢走的。

就说宾阳中洞吧,原来里面应该有维摩诘浮雕的,

他正超级自信地和文殊菩萨进行佛法辩论,

很可惜的是, 

这件维摩诘浮雕目前在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

Freer Gallery of Art

还有更可惜的,在宾阳中洞里,

原本还有超级壮观的孝文皇帝礼佛仪仗图浮雕

那可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皇帝、皇后形象,

但也都被抢走了。

目前“孝文皇帝礼佛仪仗图”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而“文昭皇太后礼佛仪仗图”则被收藏于

堪萨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莲花洞 北魏

莲花洞里大部分的佛像,头部也都被抢走了,

除了石窟顶上的那个巨大的莲花藻井

估计当年那帮外国人,实在是搬不动它吧......

'莲花'一直被佛教视为圣物,

释迦牟尼成佛之后,

就是坐在“莲台净土”上的。

莲花洞的这个莲花藻井体量实在是太大了,

直径就有4米,而且整朵莲花被雕刻的异常立体,

花瓣、莲蓬、莲籽的层次一清二楚,超级精美。

在莲花洞的正壁左侧,

原来还有一件很精美的迦叶雕像,

被誉为“龙门最美迦叶”,

这件迦叶也非常的清瘦,

高鼻深目,额头还紧皱着,

“得道高僧”的形象被刻画的十分到位,

只可惜,这件迦叶的头像也被盗了,

目前被收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

Musée Guimet

火烧洞 北魏

火烧洞最精彩的地方,其实是在门楣上,

因为那上面刻着东王公和西王母,

要知道他们二位可是道教的尊神

而龙门石窟又是一个佛教圣地,

所以他们的出现,可真是非常特别。

浮雕里的东王公骑着龙,

而西王母则骑着虎,

两人正双向奔赴着,

非常的飘逸,也很带感。

万佛洞唐朝

万佛洞的墙壁上,

密密麻麻地刻了15000尊佛像,

长时间盯着他们看的话,

真的会眼花......

但万佛洞最有名的,其实在门外,

因为那里有一尊观音像,被誉为“龙门最美观音”。

这座观音像的脸虽然破损了,但却依然很饱满,

整件雕像最经典的就是站姿

她的腰稍微往上扭了点,让左右肩有了落差,

完美的S形的身体曲线,就这样被塑造出来了,

真不愧是唐代的造像啊!

据说梅兰芳超级喜欢这座观音像,

她在表演《洛神赋》时,就曾经模仿过这个形象。

看经寺 唐朝

看经寺的石窟里,

有着唐代最精美也是最珍贵的罗汉群像

它们就分布在洞窟底部的四周。

罗汉,指的是佛陀的得道弟子,

从迦叶到达摩一共有29代罗汉,

看经寺里的这29尊罗汉像,

对应的就是这“29祖罗汉”,

他们每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都不一样,

而且眼窝很深,鼻子也高,就连袈裟都很西域,

可以说是保留了印度本土的风格,

如实塑造了佛经中的二十九祖形象。

药方洞

药方洞最出名的地方,是它窟门的甬道上,

因为那里刻着近153个唐代的药方

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等,

有些药方,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当年在石窟里刻这些药方的人,

当然是希望帮助大家看病,

也同时想为自己积累功德。

药方洞甬道北侧壁药方拓片

公元984年,日本人丹波康赖写出了日本最早的医书《医心方》,

其中就收录了95个药方洞的药方,

并称之为“龙门方”。

药方洞主佛 初唐

摩崖三佛龛(kān) 唐朝

摩崖三佛描绘的是“三世佛”,

也就是佛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的佛,

一般位于当中的,都是佛陀的现世佛释迦牟尼,

但在摩崖三佛龛中,

位于中间的,却变成了未来佛“弥勒”,

这在佛教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一奇特现象,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很有关系的,

因为当时正值武则天称帝,她非常推崇“弥勒佛”,

号称自己是弥勒转世

因为弥勒是未来佛,是会取代释迦牟尼的,

这样就为她的称帝,多了一点佛教的加持。

只是这三世佛还没完工,武则天就病逝了,

所以它们就变成了半成品,一直留存到了今天。

我上面所讲的这几个石窟,

是个人觉得,龙门石窟里最值得参观的,

但龙门可是有2345个洞窟,每一处都很精彩,

所以疫情过后,不妨去那里走一趟,

去感受下大唐的盛世,

也去看下那些历经磨难的破损佛像,

期待着,那些残缺的部分,会早日物归原主。

END

以上图文来自:Jun的碎碎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雨中初识龙门石窟
洛阳之行(三)
龙门石窟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
龙门石窟:佛像雕刻艺术大观
神秘的龙门石窟与一代女皇武则天
拈花笑|中国佛像,东方最美的微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