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红继:雕刻在大地上的艺术

雕刻在大地上的艺术

玩儿艺术其实没那么高深,比如,种田的哈尼人并没有很高的文凭和学历,用极其简单甚至原始的农具,在高山峡谷里却雕刻出了诸如元阳梯田这类大地上光彩夺目的艺术品。

但是,最初,哈尼人并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也绝对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很简单,他们仅仅为了果腹与生存,为了繁衍和养育后代,在赖以生存的、且极其有限的山坡上,开垦培植梯田,栽种稻谷。

岁月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流淌,哈尼人祖祖辈辈就这么背负青天,面朝大地,默默耕种着他们脚下的梯田,日子过得悄无声息。然而在若干年前的某一天,有人惊讶的发现这里很美,称赞这是世界最原生态、最独一无二的艺术。

于是乎,摄影家、画家、学者、文人墨客来了,后来,驴友们来了,旅游的人来了,再后来,金发碧眼的老外也来了。这些山外人突然闯入大山,那种惊叹的眼神儿和夸张语气,让世世代代种田的哈尼人曾经感到莫名其妙。

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涌现,让信息的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迅速传播,没有多久,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上,有个哈尼人居住的地方叫元阳。

于是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再普通的事情,一旦做到极致就不普通了。梯田,世界各地都有,极其传统的一种山地耕种方式,能把它做的这么美仑美奂,如此博人眼球,好像也只有哈尼人做到了这样的极致。这不,2013年6月,在第三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元阳哈尼人的梯田被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五处世界遗产。这是最权威的首肯,也是最高级别的赞美。之后,在这个曾经与外界隔绝的山寨子里,每天都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这又让哈尼人有点儿不知所措。

都说元阳梯田很美,到底是怎么样个美法呢?

哀牢山苍凉的冬季本来是无趣的,但因为有了漫山遍野的梯田,使得哀牢山大放异彩。每年的元旦前后,哈尼人开始往稻田里放水,蓄满了水的梯田,需闲置三四个月,让水来浸泡滋养稻田。恰恰这三四个月,反而成了元阳景观最美的季节。一般状态下,居高腑看山坡层层叠叠的梯田,水面明镜般的透亮,则呈现出的是一副黑白版画的效果,十分精美别致。哀牢山常年多云多雾,弥漫的云雾,多情的缠绕在山腰里,常常一整天都不肯散去。

浓雾时,向天伸手一抓,掌上便是一汪清水;细雾时,近的水,远的山,身边的田,还有不远不近的树木和房舍,宛若裹了一层轻纱,时隐时现,恰是一幅水墨浸染的写意山水画。元阳梯田最美的景象,是离不开绚丽的朝阳与晚霞的,一旦雨后放晴,或朝阳或落日出现霞光,便是这梯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明净的水面,便魔术般折射出迷幻的色彩,天上地下,云里雾里,尽现童话般世界,让你有一种在陶醉在幻境的错觉。

哈尼人是一个非常令人敬佩的民族,若要读懂哈尼人,就从他们开垦的梯田读起。哈尼人的梯田,其实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耕作内容。千余年来,哈尼族将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贡献者。

哈尼人居住最为集中的元阳,是哀牢山夹缝中一片特神奇的土地,这片土地之所以如此出神入化,首先,离不开大自然赋予了它特殊地理构造。云南的版图,从西北到东南,海拔呈逐级下降趋势,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因此,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梯田必然会形成为最壮丽、最美妙的人间奇观。去过元阳的人不难发现,这里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区域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洼。鸟瞰全境,山峰连绵,层峦叠嶂,高下之间,异常壮观。

境内最低海拔仅一百多米,最高海拔达三千米,因地形复杂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别突出。在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历热带、温带、寒带多种气侯的变化。低纬度干热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江河之水大量蒸发,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这也是为什么元阳高山和半高山终年大雾笼罩、降雨集中、云海格外神奇壮观的成因。

哈尼人把他们居住的地方保护得极好,郁郁葱葱的树林及植被,像绿色的天网罩在大山之上,丰沛的雨水,漫天的大雾,整个山林几乎整天都湿漉漉的。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山林里有数不尽的小溪在淙淙流淌,那水是清澈的,不带走山上一粒泥土,因为那小溪和沟渠,是哈尼人千百年来顺从大自然而精心修砌的。雨水,按照哈尼人的意愿,从大山的皱褶里,从不同的明暗渠道,汇入不同的蓄水池,这些水则是梯田灌溉不竭水源。哈尼人的伟大之处,是靠山吃山而不毁山,靠林吃林而不害林,靠水吃水而不祸水。初进山的外乡人无不感叹:群峰之上,高山之巅,何以能开垦梯田呢?哪里来的水源?可在哈尼人的眼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梯田自然就有多高。

哈尼人把土地视为生命,对土地有着无限的的崇拜与眷恋,一方面是由于庄稼人对土地的天生依赖,另一方面,也是自然条件逼迫的结果。因此,他们开垦梯田的能力和想象力令人叫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

元阳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十五度至七十五度之间,陡峭的程度,以仰视之,宛如天梯,以腑观之,恍若悬崖。以一座山坡而论,由下而上,梯田最高可达三千级,而每一片梯田,均成不规则图形,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形状迥异,尤其是田埂的曲线,蛇形蜿蜒,曲折流畅,阿娜多姿,风情万种,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笔者去元阳看哈尼人梯田的愿望,今年终于实现,那天,在山路行车八小时后终于到了元阳梯田一个叫坝达的观光平台,可惜太阳已经下山,暮色早已降临,加上观景台人满为患,举步维艰,只好找宾馆住下,期待第二天早上的日出。为了能挤占一个站位,次日凌晨四点起床,四点半便到了多依树景点,据说这是一个观看日出的绝佳景地。山门打开了,游客拥入,依在观景台栏杆上耐心等待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东方,山的背后,终于出现了一抹鱼肚白色,人们开始兴奋起来。接着,天天渐渐的亮起来,脚下山坡上的梯田依稀可辨,摄影人的长枪短炮也纷纷架起,正等待那一轮红日拖拽着美丽的朝霞喷薄而出。遗憾得很,红日还没有露脸,浓浓的大雾从峡谷悠然升起,迅速壮大,扑面而来,一下子就让我们埋藏在一个白茫茫水雾雾的世界里。

等待,无奈而寂寞的等待,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八小时,一直到下午四点钟,大雾依然紧锁着山林。然而到了四点半钟,大雾居然开始消散,我们立马上车,来到老虎嘴景点看日落。薄雾还没有完全褪去,天空依旧阴沉灰暗,梯田上没有任何色彩,大家的情续依然比较低落,没耐心的人开始撤退。没有想到,傍晚时分,天空居然撕开了一道口子,太阳公公露脸啦,云层里射出一束霞光,正好打在大片梯田上,苍白的梯田,瞬间像打翻了上帝的色彩魔盒,一下子变的五彩缤纷,绚丽多姿。随着光影移动,梯田上的色彩也在发生着美妙的变化,不仅如此,光影在水面上掠过,仿佛斑斓的色彩在舞动,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大地奏出的美妙乐章。就在人们无比兴奋的时候,天空那道口子突然闭合了,没有了太阳,没有了霞光,没有了云朵,梯田又归于平静与平淡。

回来的路上,我想,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大约十分钟,是的,也就短短的十分钟,元阳梯田绽放出它那惊艳的一幕,它的美让心灵都为之震撼,这也许正是哈尼人梯田的魅力,单就这一点来说,哈尼人才是大地上真正的雕刻艺术家。(赵红继2018年3月于宜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一眼,是哈尼人的1300年!
当时只记入山深--哈尼梯田
元阳梯田---大地艺术
趣读
这个冬天,一定要为了元阳梯田去一次云南
第四十五讲 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