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导读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有声朗读

00:00 / 00:00
重新播放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跳过该剧广告 广告剩余: 10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
我知道了!
分享
10广告详情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空中盘飞,江岸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嫩。渔翁垂钓,头戴青笠,身披绿色蓑衣,全不顾细雨斜风,乐而忘归。

赏析

这是流传千古的一首词,开文人《渔父词》先河。词中描写了美丽的江南春景,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寄托了对隐居生活的乐趣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词的开篇便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山光水色。西塞山前,白鹭鸟在空中盘旋,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湖水上涨,湖中鳜鱼欢蹦乱跳,充满生机和活力。“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最后三句推出作品中的人物——渔翁。渔翁头戴青色箬笠,身披绿色蓑衣,尽管刮着风,下着雨,但他依然垂钓,乐而忘归。“不须”二字,用语果断,表明渔翁的执着。这位渔翁在整首词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画面十分鲜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前边的景为他所见,水中的鳜鱼为他所想钓,当然其志不在鱼,而在于山水之乐,在于追求远离世俗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张志和早年为官,肃宗时曾做翰林待诏,后来坐事被贬,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那么词中的渔翁不就是词人的自画像吗?他是在欣赏美景,还是在欣赏自己呢?这首词的画面感极强,后世不少画家画“垂钓图”都从中受到启示。你看这里有青山、白鹭、桃花、绿水、青箬笠、绿蓑衣,色彩鲜明;又有鹭飞、花开、流水、鱼跃,极具动感,有声有色。我们知道张志和多才多艺,他本身就是位画家,对他来说诗笔就是画笔,他饱蘸情感为我们描绘了这幅极具神韵的湖山春钓图。这首词纯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质朴自然,音节响亮,富于民歌情趣。(转自“腾龙教育”)

作者介绍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责任编辑:傅氏祠堂

GI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唐诗人的一首词,让苏轼赞叹不已,恨不得全篇照搬
宋词新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23每日诵读】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每日一诗104唐·张志和《渔歌子》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