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蜀工蜀艺|壤巴拉藏纸:不惧时光,千年的历史记忆!

四川阿坝壤塘县的非遗文化神秘而厚重,精美绝伦的觉囊雕刻,更有精美的壤巴拉陶艺、藏纸。

一张藏纸的诞生,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承载藏族千年历史记忆的藏书,完成这样一段奇妙的“旅行”却没有依靠任何现代化工艺,这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更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

藏纸作为一种纸张,它的功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产品所替代,但作为一种民族工艺品和艺术品,藏纸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比如兽皮纸、彩绸纸、印花纸、草叶纸等数十种藏纸新品种,而且根据各种纸品的性能可以制作出壁画、雨伞、灯笼、贺卡、日历等上百种藏纸工艺品,作为当今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艺术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2012年起,壤塘县扶持藏戏演出,此后,逐步扩大到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石刻、陶艺、觉囊梵音、传统服饰、川西北民歌等,壤巴拉藏纸传习所成立于2015年,位于壤塘县上壤塘乡贡巴拉卡寺,面积200平方米,现有学员10余人;其中县级传承人1人,传习所由求旺堪布创办并任所长。为了复兴濒临失传的藏族传统工艺,求旺多方打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离县城二十多里的偏僻山顶上找到了两位具有制作藏纸传承的手艺人,请到传习所传授藏纸技术。

塘藏纸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藏语即“日加”的植物,根部纤维经石灰和土碱处理制成的。因草质本身具有毒性,故藏纸久经岁月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烂、不变色、质地坚韧、不易撕破、耐折叠、耐磨等特点。另一种是藏语叫“扎玛”树的,可以用它树皮的中间一层做纸。藏纸做成后,传习所将把以壤巴拉文化为代表的一些内容,包括当地书法的很多快要断灭的传承、藏文化的主要经典等用书写在上面,这些设想都得到了县委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璀璨的文化不应藏在深闺人不识,需要走向大众发挥更大的效应。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欣赏到壤巴拉藏纸的魅力,在政府的引领和支持下,藏纸这门艺术开始走出高原,到成都、绵阳、上海,温州推介,受到来自国家、省级专家及与会代表的肯定和赞赏,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家也对藏纸表示出很大兴趣,认为藏纸制作工艺传承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文化传承,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文化强县”是壤塘的发展战略,全县以规划为引领,编制完成《文化发展规划》,启动了《壤塘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并出台了《非遗传习所规范化建设意见》。保护藏纸必须要把它做活,而产业经营有利于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延续下去。作为雪域高原孕育出的神奇而独特文明的藏纸,是藏传文化瑰宝,必须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此,县里成立“壤巴拉”非遗协会,由协会牵头,采取“传习所(基地) 公司 农户”模式,将非遗文化产品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

看着一张张干干净净的纸页,仿佛鲜活的岁月依旧保留于其间,它将高原上浩如烟海的历史点滴神奇独特呈现于世。如今,不止藏纸传习所,唐卡、石刻、藏戏、藏香、藏药、藏陶、木雕、……壤塘县建起的27个传习所开花结果。

通过一批传承人,带动了一大批习艺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激活壤塘,传习所的建立,使壤塘一大批民间技艺传承人重振信心、重拾技艺,许多被搁置被逐渐遗忘的民间艺术重新回到农牧民群众身边。

壤塘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正结下丰硕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族步伐愈加铿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阿坝壤塘县创新非遗传承方式
误落凡间的天空之城阿坝壤塘县旅游景点线路攻略
你知道四川有个壤塘县吗?
阿坝,醉美的秋天(修订稿)
四川壤塘:曾克寺
脱贫一线 | 变废为宝 牛粪点燃百姓致富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