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画江南——楠溪江之旅
风雅初声
关注

诗画江南——楠溪江之旅

原创
2019-07-24 阅读185

 撰文:林宙

摄影:杨一红、夏荷

 

散文篇

       永嘉,一个孕育中国山水诗的地方。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慕名而至。悠悠三百里楠溪江,处处皆美景。

       1600年前,这里空灵的山水,成就了谢灵运大量优美的诗作,开了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先河。其“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诗句,以其富丽而丰赡的内涵,无不寄寓着那山水风月的灵性。从此,永嘉山水因谢灵运的诗而得以扬名天下。

       今天,我们沿着楠溪江,或徜徉古村,或探幽深潭,或登览高山或坐竹筏漂流,极力用心去感受谢灵运“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诗中美景。 

                                丽水古街

       丽水古街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我们一下动车就驱车前往岩头镇,选择一处民宿住下。来时恰逢高温天气,直到傍晚才敢钻出空调房,在夕阳的余晖中领略古街的宁静与古朴。

        还没走进古街,就被那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格吸引住了。一排木屋整齐划一地沿溪半环而建,弧形的丽水池沿着河道一直蜿蜒向前。鹅卵石的路面依傍着潺潺的流水,在四周的红灯笼、黛瓦、绮窗,还有廊檐外侧的美人靠映衬下,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江南水乡,水是形影不离的情人。街道的各个角落都可以见到清澈的湖水。青灰房屋,石阶小桥,竹排树木,倒映在夕阳下的水中,那柔和的线条,大幅的留白,流动的神韵,想必再高明的国画大师都难以描摹。

       谢灵运的“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不正是此时古街的写照。数棵古树之间,两座苍老朴拙的木亭——乘风亭和接官亭,正迎候着我们的到来。永嘉是中国耕读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出过数百名进士,闻名遐迩。接官亭便是这一传统的见证。

       丽水湖中央有个半岛叫琴屿。在琴屿上漫步,穿行于花草树木间,你会发现琴屿是神来一笔。因它,整个景区更加立体,富于层次感。走出琴屿,就踏上丽水桥。桥头一巨樟树荫如盖,庇护着古桥,历经数百年坚固如初。

       街口那台布满青苔的破旧水车缓缓转动着,像是沉重叹息时光的流失。在古旧院落中穿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种沧桑、一种力量的积蓄,一种文化的沉淀。一排排整齐的古屋,静默着,等待着,于岁月中承受寂寞,在寂寞中慢慢变老。

        这种沧桑,这种静默,成就了丽水古街的美。

                             龙湾潭公园       

       龙湾潭公园入口大门颇具特色。它是一个水泥建筑物,却没有丝毫水泥的痕迹,给人一种古老又新颖的感觉。顿时,急于畅游的欲望更强烈了。

       一进景区,我们就被入口处的一汪潭水迷住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水,满眼的绿!这绿,绿得晶莹,像一大块蓝宝石横陈眼底。这水,绿得出奇,让人养眼,让人怡心。

       沿着溪流向上走数百步,就是龙湾潭景区的台门。过台门没几步,到了溪上的碇步。碇步如一排琴键,蜿蜒的溪水从碇石中流出来,带着几分妖娆,带着几分调皮,带着几分不安分。那水流声,便是这琴键上的音乐交响曲。

        一路上青山叠翠,绿水环流,奇峰林立,飞瀑连泄。不禁赞叹:“好一个人间仙境”!盘旋迂回的山路,无不刻画出龙湾潭自然之美。 我望着那透过树缝倾泻而下的一抹抹阳光,回味起谢灵运“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的绝美意境来。

        三公里游步道下的水又是另一番景象。

       那种感觉,轻松、灵动、奇幻。先是溪流如带,让人恨不得驾一叶扁舟穿行其间。这就是大泄龙潭,是藏龙之潭,是龙湾潭得名之处。潭呈半月形,潭沿石壁平整光滑。瀑入潭中,水花飞溅,如群马奔腾,蔚为壮观。潭三面高耸,似一顶天然帐子,凌空喷出一股飞泉,飞泉迎风,缥缈迷蒙,宛如流动的水墨画。大家选了块平整的巨石席地而坐,仿佛于山谷之间聆听天籁之音,把心中杂念通通抛开。

      从大泄龙潭往上走去,就是七折瀑。它们错落有致,惊险丛生,宛如一队威武的骑兵,呐喊摇旗,呼啸而下。飞瀑飘逸,碧潭墨蓝,相连的七瀑七潭与青山翠林融于一体,宁静清幽,让人沉醉。

       如此七瀑,终归大泄龙潭,水从奔腾到静止,如红尘蛮士入太虚仙境,终得正果,成就了这龙湾一潭。

                                    石桅岩景区

       “润委水屡迷,林回岩逾密。”这诗句虽是谢灵运上楠溪江绿嶂山寻幽览胜时写下的,却让我游览石桅岩时脱口而出。

       从龙湾潭下来,已近中午时分,我们顾不上吃饭,直接赶往石桅岩景区。在景区外,见一巨峰,擎天拔地,形似船桅,呈浅红色,岩顶如并蒂莲蕾,比肩而耸。我想,这应该就是有着“浙南天柱”之称的石桅岩吧!

      石桅岩景区的溪水丝毫不输给龙湾潭,那缀于山间的一潭碧水,空灵、清秀、静美,简直就是仙人撒落山间的翡翠。两侧的山石也比龙湾潭更有特色,具有鲜明的切割纹理,让人感叹地质构造的神奇。若说山是自然的骨干,那么水便是神明的血液了。

       奇峰怪石、秀水蜿蜒是石桅岩最大的特色,随着光线变化,溪水颜色变幻莫测。溪水碧绿澄澈,夹崖峭壁高耸,怪石裸露,回环曲折,群峰倒影水中,清晰可见。我们站在高处看着脚下碧绿的溪水一汪汪地聚在那里,平静如镜,偶尔随风泛起一阵阵涟漪。

      不知不觉来到一处水潭边,潭夹在群岩之间。浅潭边有码头可乘游船,也可走山路去“惊心动魄亭”俯观全景。因为我们更喜欢这里的水,所以选择走水路。离船上岸,是一片茵茵绿坪,连接着幽幽翠林,直通返程的山路。回头望去,整个景区如同一幅山水长卷。

     楠溪江是以水美、岩奇、瀑多、林秀、村古而名闻遐迩的, 而石桅岩则是楠溪江岩奇的标志性景点。

                                楠溪江漂流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迷人的楠溪江总有看不尽的缱绻缠绵。由于三面环山,楠溪江深藏于浙东南的山野之中,鲜为人知。 是从京城跋山涉水而来的谢灵运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叠叠云岚烟树榭,湾湾流水夕阳中”,是他游尽楠溪江32湾72滩写下的名句。

      今天,我们来到楠溪江的岸边,吟诵着谢灵运优美的诗句,用心品味永嘉山水的静谧、透彻与深邃。

      乘坐竹筏漫游楠溪江,是品赏这条江最为诗意的方式。带着从未有过的新奇,我们从小港渡口坐上竹笺,小竹筏毫无声息地驶离岸边。此时,已不再晴空万里,天开始阴起来,阵阵清风拂面,特别的凉爽,旅途的疲惫瞬间不见了。船老大站在最前头撑篙,水波如镜,竹筏如翼,我们的心都跟着飞起来了。宽阔平坦的楠溪江面竟感觉不到江水的流动,迎流望去,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哪是云、哪是水。 

       当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今天,我们有幸目睹了楠溪江上五旬“九妹”的“水上功夫”。她一身红衣、头戴斗笠,脚踩一根长竹、手握一根细竹,漂在水上如履平地,轮换表演着“劈腿漂”、“单腿漂”、“卧竿漂”、“翘竿漂”等动作,为楠溪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眺望两岸绵绵青山,绿树滩林缓缓后移,俯瞰江水柔曲摆荡,清澈见底。我们曾经的都市繁杂、案牍烦扰被清洗一空。

       漂流的尽头是狮子岩,一座酷似雄狮的小屿截流孤立在这楠溪江万倾清流之中,昂首张口,迎流而踞,在一片烟雾中雄姿英发,刚柔相济。

        楠溪江的美是独特的。谢灵运形容它是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正是因为它的美,绝非一幅寻常的山水画。它有色彩,有律动,时而绵柔,时而空灵,潇潇洒洒的三百里,如果一定要定义它,那么它可能是山水永嘉中最动人的诗歌,诗画江南里最难忘的风情。

       苏轼云:“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看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举国倡导,也隐隐有着谢灵运和苏轼观念的影子。

 

诗词篇

(一)

        永嘉山水游

谢公钟爱地,乘兴夏登临。

驻屐观飞瀑,攀岩 出密林。

石门灵岫险,丽水绿苔侵。

欲和先贤句,归来作曼吟。

                       (二)

              游丽水古街有感

缓步长廊人倚楼,夕阳半醉塔尖头。

漫观对岸诸峰秀,闲赏前庭一径幽。

试问水车何碌碌,淡看世事自悠悠。

古街依旧花含笑,唯有时光去不留。

                         (三)

                      游龙湾潭

潺潺碧水嵌奇峰,瀑挂前川似玉龙。

栈道盘旋天一片,危亭耸立岭千重。

潭边提履溪花笑,岩上吹箫谷鸟从。

藜杖寻诗临绝顶,丹青多少绘山容。

                        (四)

                 游石桅岩景区

浙南天柱接朱霞,越岭勇攀百丈崖。

幽谷清泉留客醉,苍苔小道向人斜。

山逢曲处难寻路,水满清潭好泛槎。

饱览八方疑入画,悠悠长卷极天涯。

                  (五)

        游九漈石门台感赋

一川九瀑依山叠,林里含羞流水长。

还看陶公诗所答,独怜不赠做云裳。

                                  (六)

                      踏莎行·楠溪江漂流

        碧水悠悠,清风拂面。波摇竹影知清浅。峦峰江底白云间,滩林罨画如诗卷。

       岂用登临,移舟两岸,闲看野色楠溪畔。离喧避俗减愁思,桃源深处今何盼?

                                  (七)

                    画堂春·访永嘉书院

        群山深处鸟声鸣,人随仙棹闲行。碧天如水一江明,疑是蓬瀛。

        葭苇萧萧树掩,漫步索桥盈盈。今来此地结鸥盟,畅叙幽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坑晒秋 寻迹诗画里·梦园楠溪江
瀑布、溪流、古村…绍兴附近这个世界地质公园火了!高铁出发仅需2个多小时…
不是桂林,胜似桂林!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走红的山水诗画廊!
玩转全国 ∣ 冬季户外旅行指南
龙湾潭
永嘉“土著”才知道的玩法!五一去楠溪江必打卡的15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