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追着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这千古绝唱的诗句,循着李白为此诗而搁笔的轶事,想着汹涌奔腾的长江水从眼前滚滚向东的壮观,惦着轰隆隆的时代列车跨江过桥从脚底呼啸而过的震撼,我和小外孙来到了武汉,来到了绵亘蜿蜒的蛇山,来到了黄鹤楼上,来到了仙人乘鹤归去的地点。

一座历史悠久、高耸天际的古楼,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光画卷,一份浓浓的乡愁……这是诗人笔下《黄鹤楼》的画面。白云千载、遐思悠悠,情景交融、一气呵成,意境深远、一泻千里。千百年来,《黄鹤楼》带给人们的是不尽的传唱吟咏,黄鹤楼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

今天,我们就要来到黄鹤楼一睹它的风采,心情很是兴奋呀!关于黄鹤楼,很想知道它的来历,听人说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正像崔颢诗所描绘的,它充满了神秘,充满了仙气。《极恩录》里有这样记载:


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其它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在此盖了一栋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的神话美丽有趣,传说历史悠久,且不断丰富延展,据了解有好几个传说版本呢,最著名的就是费祎跨鹤憩于黄鹤楼的传说了,而且公园里还建有“费祎亭”呢。神秘奇诡、妙曼多姿、委婉动人的神话,一直是与屡毁屡建的黄鹤楼相生相伴的。

实际上,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那时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所谓“江口城”是武汉建城最早的有明确文字纪年的城池,公元223年孙权筑城于黄鹄山(蛇山),取名夏口城。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据说那时的这个小城方圆才二、三里。


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口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的《黄鹤楼》一诗妇孺皆知,成为千古绝唱,更是让黄鹤楼名声大噪。

伴随着黄鹤楼的屡毁屡建,现在的黄鹤楼于1985年建成。外形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武汉市的标志建筑。

关于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因仙”说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之说,而这里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此得名。再有就是本篇里介绍的辛氏开酒馆感恩建楼一说。而“因山”说,是据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矶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以黄鹤楼为中心,这里建起了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公园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西抵司门口大桥头,南临阅马场及红楼,北临京广铁路干线,海拔平均高度85米。黄鹤楼是公园里的主要景观。

作为中国特大城市的武汉,现今城区建设面积已达到了1217平方公里,黄鹤楼公园的占地面积也达到了35.67万平方米,与1700多年前只有二、三里的“江口城”相比,真是天地差别。黄鹤楼公园除了黄鹤楼外,还有许多其它的附属景点。进出口分东、南、西三个大门,景区也划分了东、南、西、北四个游览区。
黄鹤楼的西门为正门,但由于那里正抵司门口大桥头,交通不是太方便,大多都是从南门进。


今天(2019年10月29日)上午,我和小外孙打车来到了黄鹤楼公园南门。天气很好,一碧万顷。远远地就看见了公园南门的几栋建筑,白墙红窗黄屋顶,被绿色的树木环绕着,在通透的蓝天映衬下分外好看。

位于蛇山上的黄鹤楼景区,进南门可要登好些个台阶哟!

公园门票70元一位,60岁以上半票。我已享受了半票待遇,而小外孙还不够1.2米,嗯,花35元我们就进景区啦!

由于公园里分东、南、西、北四个游览区,而我们是从南门进来,就首先从南区游起喽!
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水。只见池中水面是碧绿的莲叶,蜿蜒的岸边是碧绿的垂柳,两座由太湖石构成的假山在喷泉的水雾中若隐若现。再看清澈见底的水中,红鲤、锦鲤悠闲漫游,几只白鹅正“曲项向天歌”,哇,好一幅美丽的天然山水画!

小家伙看着迷啦!

这里叫鹅池,也是南区景观的中心。

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说他有一天与一书生聊天论鹅,言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他越说越兴奋,情不自禁地在地上写出一个鹅字。那位书生特别喜爱,就临摹藏之。为纪念这一佳话,后人就在这里立碑建池。还有一说,说王羲之辟池养鹅,并观其神态,从而练成一笔而就的鹅字,该池称天鹅池。根据这些传说,1986年修建了现在的鹅池。

南区里有好些个景点,有高2.5米、宽1.25米,一笔写就的“鹅”字的“鹅碑亭”;有用于保护、保存历代名人的诗词、题字书法真迹的“古碑廊”;有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东晋的“南楼”,还有跨鹤亭、《九九归鹤图》浮雕、诗碑廊等等,可我最关心的是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那个地方,那是个什么样子呢?

鹅碑亭

古碑廊

南楼

《九九归鹤图》浮雕

诗碑廊

顺着游览线路,此时来到了毛泽东词亭,亭中央矗立着一高大的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刻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临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词书并茂,风骚千古。

哇!终于看到崔颢的千古名诗《黄鹤楼》了。这是一座石照壁形式的《崔颢题诗图》浮雕,它被称为诗碑,又被称为题诗图。图上雕绘着唐代诗人崔颢在云霞缭绕间,长袖飘逸、峨冠博带、潇洒挺拔、运笔赋诗的形象,图的中央雕刻的就是他的千古名诗《黄鹤楼》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所作《黄鹤楼》诗,由神话传说写至现实感受,文词流畅,景色明丽,虽有乡愁,却不颓唐,被后世公认为题咏黄鹤楼的第一名篇。全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书写。

在《崔颢题诗图》浮雕对面有一“搁笔亭”。说起搁笔,这里可是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崔颢,唐玄宗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人称崔司勋。他从边地归来游武昌时,在黄鹤楼上写下了七律《黄鹤楼》。据传,号冠“斗酒诗无敌”、天不怕地不怕的诗仙李白不久也登上黄鹤楼,被壮观的景色所陶醉,诗兴大发正欲题诗,见到壁上崔颢的题诗,遂搁笔,并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浩叹。
崔颢《黄鹤楼》—诗竟令李白折服搁笔,很快为人传涌,一时注家蜂起,黄鹤楼的声名传扬得更为久远。不仅该楼又被称为“崔氏楼”,武汉被喻为“白云黄鹤的地方”,崔颢也因之蜚声诗坛。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据说,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清戏曲作家、诗人和金石鉴赏家孔尚任游黄鹤楼时,最令这位老者感慨的是崔颢题诗竟使李白搁笔之事。很显然,他服膺崔颢的杰作,也敬仰诗仙李白的气度,颇为黄鹤楼景区内没有纪念此事的建筑为憾,于是起意将楼附近一无名小亭命名为“搁笔亭”并为之赋诗。
搁笔亭于清同治年间毁于战火,1991年4月重建。亭中间置有石长条案,案上放有石墨砚和笔筒,并配4个石腰鼓凳,别含雅趣。亭柱上的楹联系清嘉庆年间江夏县令曾衍东为太白堂所拟的旧联“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由湖北潜江籍戏剧家、时任中国文联主席曹禺所书。亭名行体字由诗人臧克家重新书写。
参观完了搁笔亭,接着又看到了《米芾拜石》铜雕、奇石馆,接着又来到了落梅轩、紫薇苑。

《米芾拜石》铜雕

落梅轩

紫薇苑。紫薇是黄鹤楼公园园花,这里紫薇树多达100多棵,而且许多都是300至500年的大型紫薇。整个景区布局精巧,水、亭、树错落有致,很有自然野趣的情调。

园里有许多造型奇特的古树,“喂!小家伙,这棵拐弯的乌柏树,是不是很新奇?”

从紫薇苑出来,就到了公园东区,这里也是岳飞广场。首先是高大的岳飞铜雕展现在眼前。在铜雕背后,一座长达25.6米的青石浮雕,再现了岳家军驰骋征战、大败金兀术的场面。浮雕上镌刻有岳飞书《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手迹。铜雕旁边还矗立一方岳飞手迹“还我河山”石刻。

在蛇山中部的山脊上,有一组石牌坊群,也叫四季牌坊。走在这条由青石板铺就的充满诗意的小路上,穿过一个个牌坊,仿佛看到了黄鹤楼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景,又仿佛从远古走来,穿越了时空。

游完了公园东区,就来到了北区。北区也有许多个景点,如费祎亭、吕仙洞、一览亭、梅园、百松园等等,时间的原因,不能一一游览了,不过一定要去白云阁看看。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比黄鹤楼仅低10米。因位处公园中心的制高点,也就成为统率东、南、北区的标志性建筑,是观赏楼(黄鹤楼)、山(蛇山)、江(长江)的极佳景点,也是观赏三镇云彩的最佳处。
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抒发了远方游子的怀乡之情,“白云阁”的名字也是从这首诗来的吧。崔诗一出,历代有不少著名诗人纷纷以“白云”入诗,为这座文化名楼着色添彩呢。

据说,崔颢及其以后的诗人描写黄鹤楼上的白云,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天空状况。从武汉的气象史料看,每年万里无云的晴天不多,月均仅3天左右,即使晴天,也多有白云相伴,不过今天的天气是晴空万里,也是很难得的喽!

白云阁从北边看,有6层(包括两层地下室),从南边看,为4层。一楼大厅为多功能展览厅,2~4层供游览观光。

怀着好奇,小家伙迫不及待地要上楼去看看。

来到楼上,向西望去,只见苍茫的天穹下,郁郁葱葱的蛇山之巅,矗立着一座高大巍峨、通体金黄的楼阁,这就是“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了,心里很是激动哟!

白云阁这里真的是看黄鹤楼最佳地点。黄鹤楼一览无余,长江大桥、江对岸龟山上的电视塔清晰可见,非常的壮观。 

登高望远,站在白云阁上看武汉城,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展现在眼前。

祖孙俩在这儿合个影,身后那可是仙人骑黄鹤飞走的地方。这里有一段对话:

“姥姥,黄鹤在哪儿?”
“仙人骑走了。”
“他们去哪儿了?”

“上天了。”

“是去太空了吗?”

“嗯,是的吧。”

“还回来吗?”

“好像不回来了。”

“姥姥,黄鹤什么样?我想看黄鹤。”
“嗯,那等一会儿我们去了黄鹤楼,看看能不能看到黄鹤。”

“那好吧!”

从白云阁出来继续往西去往黄鹤楼,在山脊上向南望去,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那是我们刚走过的南区,换个角度看又是另一番风景,很是漂亮。

 此时,我们来到了公园西区。首先看到的是“千禧钟”  又名“千年吉祥钟”,位于黄鹤楼以东沿山脊轴线的高台上。大钟重21吨,据说是取20世纪和21世纪连接之意。

千禧钟为纪念性大钟,是武汉的重要礼器。它的声音以嘹亮、悦耳、悠扬见长,具有震撼力。它是自明朝永乐大钟以后580年来我国铸造的最大的铜钟。钟体材料为铝合金,其中含有2.1公斤黄金、8.1公斤白银。

这里提供撞钟服务。每位撞钟九下,也叫满堂红9响,收费30元。当然每响都有它的寓意。如一撞一生平安,二撞财运亨通,三撞吉祥如意......

图个新鲜热闹,好奇的小家伙也要撞,硬拉着姥姥我也撞了9下。

绕过千禧钟,黄鹤楼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了。这就是追着梦想,翻过千山万水、千里迢迢下江南来到你面前、瞻你英姿的黄鹤楼啦!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黄鹤楼,你高居蛇山之巅仰望长天、俯瞰大地,你在做啥?等黄鹤?崔颢说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你这座楼了。你在这里千余年,没有等到黄鹤,却等来了爱你、想你、来看你的历朝历代的人们,也等来了21世纪的我们祖孙俩!你不寂寞哟!看你通体金黄,一层层的飞檐翘角煞是好看,真是让人喜爱!

小家伙先亮个相!

在这气势恢宏、充满仙气的黄鹤楼前,祖孙俩一起亮个相!

 还是了解一下黄鹤楼的真实情况: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然而兵火频繁,自东吴初建之后,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6月重新修建的。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由于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新修的黄鹤楼已不在长江岸边,被移到了蛇山的高观山上。它现在是5层,如果再加上4个夹层,实际上是9层; 它由原来的木结构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它的高度也变成了51.4米,比昔日的黄鹤楼增高了大约一倍。

要说的一点,黄鹤楼里面居然还有现代化的电梯,小外孙原本想去体验一下,听说是给老弱病残准备的,马上就不张罗进去了。古老的黄鹤楼有了现代化的元素,这也是与时俱进了。

图中左下角是宝铜顶,清同治黄鹤楼的楼顶,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鹤楼遭火灾,仅遗留此铜顶。后经两度劫难面目全非,1985年经过重新铸造、组装、新旧焊接,才终于恢复了本来面目,完好如初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宝铜顶现陈设在黄鹤楼正东92米处

黄鹤楼建筑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很喜欢这种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

黄鹤楼从外面看有飞檐五层(每层间有夹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每一层都有宽大的回廊和休息室,室内布置有仿古的桌椅,墙上有古今名人的字画。走在每层楼廊上都可眺望四周风景。

进入一楼大厅,只见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壁画展现在眼前。壁画取材于《橘皮画鹤》的古代神话,兼具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画上分为天上、人间两部分。天上,仙人竹笛横吹、驾鹤腾飞;人间,众人载歌载舞,欢聚黄鹤楼前。楼前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楼四周有大片的白云缭绕,背后是滔滔江水。整幅画描绘了驾鹤仙人与世人同乐的祥和景象,呈现出欢乐浪漫的意境,展示了一楼大厅“神话”主题。

这幅巨大的壁画高9米,宽6米,是由756块彩色陶板镶嵌而成。
小外孙看到壁画,“姥姥,那是什么鸟?”
“你不是要看黄鹤吗,那就是黄鹤呀!”
“那不是真黄鹤!我想看活的,能飞的!”
“呵呵,小家伙,这是神话故事,是人们想象的有只黄鹤,而且被仙人骑走了,有没有真黄鹤,有没有仙人,谁都没有看到过哦!”
“哦,姥姥,那您给我拍张照片吧,我也像想象的黄鹤那样飞!”

“哈哈!好的,你飞吧!”

二层的大殿内有着唐代阎伯理的《黄鹤楼记》,此文不到三百字,却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原文如下:

《黄鹤楼记》

唐代: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旁边还有两幅壁画,展现的是三国时期的两个故事,一是《孙权筑城》,另一是《周瑜设宴》。

这里还展示了古代绘画中的黄鹤楼模型。这是清代黄鹤楼模型。

黄鹤楼诗词源远流长,据统计,现存古代名家之作多达千余首,其他人作品不可计数。比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王维、陆游、苏轼、岳飞等等都来到黄鹤楼并留下了千古名句。黄鹤楼里展览了许多名家的诗,真是目不暇接。来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面前,指给小外孙看,他倒是给念了出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嘿嘿,小家伙,看来没白教你,到这儿来你也看到了黄鹤楼是啥样子喽!

黄鹤楼里的楹联、对联、文赋、匾额多的难以计数。

这里还有一景观--《人文荟萃》壁画。这个大型的陶瓷壁画由三幅相连的绣像组画构成,描绘了唐宋时期13位名人(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王维、崔颢、李白、孟浩然、贾岛、顾况、宋之问、岳飞、陆游、范成大)的潇洒风姿,并选录他们吟咏黄鹤楼的诗词为题款,分别题写在画像的旁边。

黄鹤楼真是个“临高台而极目”的绝佳去处。来到五层瞭望厅,沿廊一圈,武汉城的风景一览无余。

好奇!好奇!我要看看远处还有什么!

站在黄鹤楼五楼向西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气壮山河的画卷: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两岸,天堑变通途;江对岸是古雅清俊的晴川阁和高大雄伟的龟山电视塔。再看南岸,黄鹤楼脚底南边是汽车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北边是高速列车不时呼啸而过的京广铁路。而黄鹤楼,这个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长江的天之骄子,正静静地俯瞰着这一切,用它那千年的目光看世事变换、看人间沧桑、看进入21世纪三楚之地的变化,看自己华丽转身后巍峨雄伟的模样。

站在黄鹤楼上向东望去,千禧钟、白云阁、高楼林立的武汉城尽在眼底。

黄鹤楼在为武汉的发展双手“点赞”呢!

京广铁路从黄鹤楼脚边笔直地伸向远方。

小家伙这次表现了少有的克制力。八宝粥对他来讲是稀罕之食也是最爱,拿到手后早已垂涎欲滴,我说想吃就吃吧,可他仰望着高入云天的黄鹤楼,说我要上到黄鹤楼最高楼上去吃。看到不时摸一摸粥罐的他,心想他不会等到那个时候。这次我错了,他不但等到了上到顶层,还想把粥与楼上满墙的仙人们分享。我说仙人不吃咱们的饭,你可以独享了。小家伙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看他那甜蜜蜜、笑眯眯的脸上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的样子,我在想,是不是粥很甜?或是终于等到了他要坐在这里吃的时候?我没有打扰他。

吃了一罐八宝粥,脸仿佛都圆了起来,终归是凡人,离不开五谷哦!

 游完了黄鹤楼,从西门出来,这里也是公园的西大门,也是黄鹤楼的正门了。

“黄鹤楼”三个大字匾额赫然悬挂在黄鹤楼的正上方,非常的醒目,这是黄鹤楼的正匾了。这三个大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舒同题书。下方的匾额是“气吞云梦”,为原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题书。


黄鹤楼四面都有匾额,也叫四方匾额:东方“楚天极目”、“帘卷乾坤”;南方“南维高拱”、“势连衡岳”;西方“黄鹤楼”、“气吞云梦”;北方“斗极平临”、“云横九派”

黄鹤楼四门两侧都有对联,正门两侧是刘海粟龙飞凤舞题的对联: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在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岩石之上有一座《黄鹤归来》铜雕,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正驮着双鹤奋力向上,而两只亭亭玉立的黄鹤则脚踏龟、蛇俯瞰人间。

“黄鹤归来”引于世传神话。相传古时大禹治水,感动玉帝,玉帝派龟、蛇二将协助,为镇江患,龟、蛇隔江对峙变为两座大山,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从此水患平息,民安乐业。两只仙鹤俯瞰人间,非常感动,便脱胎下凡,以昭普天同庆。

小家伙也看到了仙鹤归来,特别是一阵阵的仙云环绕、托举着仙鹤若隐若现,表现了异常的兴奋,在仙云中跑来跑去、追来追去,看那架式,他仿佛也腾云驾雾了一般。

在黄鹤楼西,也就是西大门附近还有一些附属景点,如胜像宝塔、西爽亭等,但最显著的是位于黄鹤楼前台阶中轴线两侧的“瞰川亭”“揽虹亭” ,也称南亭、北亭,是黄鹤主楼的配亭,起美化、装饰作用。两亭均呈八角正方形。瞰川中的“瞰”指俯视,“川”为水道、河流,其意为登楼俯视长江,江汉交流,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瞰川亭”,其意为登楼俯视长江,江汉交流,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揽虹亭”,是指站在楼上便可把彩虹拿到,以此形容黄鹤楼的高耸。
在这里还有两座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筑,既相对应又精致小巧,这就是主楼中轴线两边与黄鹤楼配套的南轩和北轩。南轩上有“凝翠”二字,北轩上有“云衢”二字。

据说,南、北两轩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由于黄鹤楼建在蛇山头,武汉长江大桥上的铁路和公路分别从主楼的北边和南边通过,噪声大、污染重。南、北两轩的修建,隔绝了火车和汽车的噪声对黄鹤楼的影响,营造了公园安宁的气氛,同时把游客的目光也吸引到园内景观上来。作为附属建筑,南、北两轩把黄鹤楼映衬得更加雄伟高大,金碧辉煌。

 西大门--三楚一楼。

黄鹤楼因为武力而建,却是因为文学而闻名遐迩。今天一见,真是大开眼界,这里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是一座文人荟萃的历史文化名楼。

要离开这里了,有些流连忘返。欣慰的是崔颢的诗句已在小家伙的口里熟练地涌了出来,虽然还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我对他说:
“小家伙,你知道吗,写这首诗的人想家了,他想妈妈了。”
“那他赶紧回家啊!”
“他家太远了,你看,江上那些雾气把他回家的路挡住了,不知道怎么回去了。”
“他百度导航不就找到家了吗?他回家还可以坐高铁啊,要不坐飞机更快!”
“呵呵,小家伙,一千多年前是没有百度,也没有高铁和飞机的哟!”

“啊?是这样的啊!那咋办啊?”

“嗯,姥姥也不知道咋办了!你想家了吗,想妈妈吗?”
“想了!姥姥,明天我们回家吧!”
“好的!我们怎么走?”
“坐高铁!”

“好嘞!明天我们坐高铁越过长江大桥回家喽!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好幸福哦!'

(游览时间:2019年10月2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天下江山第一楼
游武汉黄鹤楼记
重登黄鹤楼——武汉随笔
欣赏有关黄鹤楼的诗词
对联故事 83、黄鹤楼的传说
【且行且歌】仰望黄鹤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