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子庙 江南贡院
一个人的旅行

  秦淮河风光带的游览中心就在夫子庙那一片。那里还有江南贡院、中国科举博物馆,不远处还有乌衣巷、李香君纪念馆等。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公元337年,由原来的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在宋代(1034年)改为孔庙。夫子庙是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我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秦淮河畔

                    夫子庙

  夫子庙曾四毁五建,最后一次破坏是1937年被侵华日军的炮火所毁。现在的建筑是1985年修复的。

殿内精美的玉雕壁挂

提倡的学习精神

  大成殿内有一个智能机器人负责回答游客有关夫子庙和孔子生平事迹的问题。机器人说话是童声,语调活泼调皮。问它:“有关孔子的事你都知道吗?”它自信满满地说:“当然啦!”。它的确掌握了很多资料,基本能对答如流。人们和它告别时,它也会说:“再见啦!”

走进中国科举考场——江南贡院

       十几年前在北京国子监游览时知道了南京还保存着科考现场,当时就想着以后要去看看。所以这次一到南京就去了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位于夫子庙东面,与中国科举博物馆相对。高大的牌坊、威严的衙门,还有一些主考官、考生以及与此相关的许多文化名人的雕像。

扶文启运厅

  雕像中有很多人的名字都是大家熟知的,如张謇(图中左起第一人)、林则徐、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唐伯虎、翁同和、陈独秀等,他们的功名皆出于江南贡院。

下图中的雕像:

左上和右下为监考官

左下是出身于江南贡院的林则徐

右上是带着行李和干粮来参考的考生

唐寅雕像

  江南贡院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始建于宋乾宗四年(公元1168年),明清时达到鼎盛。清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达2万多间(即容纳2万考生同时参考)是我国各省贡院中最大的、也是出人才最多的考场。仅明清两朝,全国半数以上的官员都出自江南贡院。图为号舍

  虽然科举的起意是“唯才是举,为国求贤”,但在科举的历史中也出现了许多腐败等弊端。

  多数考生都希望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状元——是所有考生梦寐以求而绝大多数无法实现的梦想。

  为防止考场内外串联作弊,在贡院外有两道墙。两墙之间留有三、四米宽的间距,形成环绕贡院一圈的通道。即使是外墙,考试时也不允许有人靠近。围墙的四角还筑有两丈多高的岗楼。这条通道就是现在著名的“贡院街”。

  我国的科举制度最早始于隋朝,结束于1905年。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科举是政府选拔各级官员的主要途径。当时的科举考试分四级进行。

       1 县州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为“秀才”,可以免除劳役。

       2 省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为“举人”。

       3 国家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为“贡士”

       4 由皇帝亲自主考的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乡试和会试都是每次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共计9天。

       乡试于8月举行,以初九、十二、十五为正场。考生于每场正场的前一天入场,后一天出场。所以这一期考下来要在号舍里呆9天6夜(自带干粮)。

       再说说号舍:号舍就是一个个小格子间。高2米、宽1米、深4尺。答卷的桌板晚上搭到下面就成了一张长4尺的床,考生晚上就卷屈在那上面睡觉。

  乡试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策问、诗赋。

       殿试只考一题,一般是对策。时间是一天。

       由此看来,乡试和会试那9天6夜的格子间考试生活,不仅是对考生学问的检验,也是对考生意志、身体的历练。比现在的高考和考公务员要艰苦得多呢。

位于广场上的科举考生雕像

考生们最祈盼的是榜上有名

夫子庙和江南贡院介绍到此。祝朋友们新春快乐!

               🌹🌹🌹🌹🌹🌹🌹

一个人的旅行
1.5万篇内容 18.9万人参与
更新于 02-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传千年的古代高考场所——江南贡院(组图)
获奖导游词:中国科举博物馆(孙逸宁)
明清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考场上被活活冻死
探寻高考的前世今生
江南贡院中看古代考生作弊妙招(图)
南京江南贡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