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了解你家狗主子吗?

养宠物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也喜欢养宠物,甚至成为一种癖好的大有人在,要说古人养的最多的宠物,那就是狗了。

01

狗的驯化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大多家里养狗,不过农村人不会拿狗当宠物——那时候也没有“养宠物”的观念,养狗是为守夜。今天的城里人,基本上都是将狗儿当宠物养了。

▲图|宋代 褐釉泥塑狗 南京博物院藏

宠物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

对古代游牧民族而言,狗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狗能帮他们打猎,能帮他们看门,是他们的得力助手。

另外,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狗也能保护和救助人类。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民族会认为狗对人类有再造之恩。

▲图 | 明代 玉狗 上海博物馆藏

02

刍狗是草做的 

刍狗就是用草束成的狗。

《老子》中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里的刍狗是引申义,不值钱的东西。毕竟刍狗是草做的,成本比较低。不过病人多的时候,刍狗还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古人相信,人会生病也是邪魅作祟。

03

宠物狗:猧儿弄暖缘阶走

宠物狗的出现,是比较晚近的事了,而且首先出现有闲有钱阶级。

至迟在唐代,小型观赏犬已经成了贵妇圈的宠物,下面这幅画是描绘唐朝贵妇生活,其中画了两只宠物犬。

▲图|唐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中有两只可爱的小狗,其中一名贵妇手执拂尘,与左侧妇人一同戏狗,动作轻柔,曼妙生姿。很显然,这狗很显然是贵族妇女养的宠物。

▲图|唐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种小型观赏犬叫做“拂菻狗”,唐初从高昌传入,“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

▲图|唐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种狗又称“猧儿”,极其名贵,只有宫廷贵妇才养得起。

▲图|唐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04

养狗:从宫廷到平民家 

到了宋代,民间养狗已极为常见。

城市中出现了专门的宠物市场,如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图|南宋 毛益《萱草游狗图》 日本大和文华馆藏

不过,老百姓养狗,主要还是“畜以警盗”,极少数视为宠物狗,但对狗的感情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宋代 佚名 《秋庭乳犬图》 上海博物馆藏

据《夷坚志》记载,宋人员琦,“养狗黑身而白足,名为'银蹄’,随呼拜跪,甚可爱。忽失之,揭榜募赎”。

这条“甚可爱”的小狗,有名字,有一日丢失了,主人还贴出启事,悬赏寻狗,显然员家已将“银蹄”当成宠物来饲养了。

▲图|南宋 佚名 《秋葵犬蝶图 》 辽宁省博物馆藏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十骏犬图》,是乾隆时期,由宫廷画师郎世宁绘制,众大臣进贡的萌犬图鉴。

图上盖着乾隆、嘉庆、宣统三代皇帝的玺印,足以说明,连皇帝都抵御不了狗狗们的可爱。

▲图|清代 郎世宁《十骏犬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今的时代虽异,但古今的心理相似。即使到了近几个世纪,狗作为宠物也是人类重要的心灵伴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高清大图(全卷)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养宠物狗?
头顶上开了一朵大花花——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之《簪花仕女图》
清 任颐 《梅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文玩汪就此诞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