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之行(三)枫桥夜泊·寒山寺
 
枫叶
05-12

来自话题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14.1万篇

文字 图片 / 枫叶

Day3 枫桥夜泊·寒山寺

霜寒露重锁清愁,乌啼钟鸣落月幽。

渔火点点寒山寺,烟雨千重逐水流。

凝神处,又回眸,举目运河景依旧。

何日他年再相约,重游枫桥夜归舟。

——题记

  苏州之行的第三天,因为是五月一日,苏州也开启放假旅游模式。为了避免自驾带来的不便,我们坐公交,骑小黄车,开始游览倾慕已久的枫桥和寒山寺景区。

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千年古刹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的这一首《枫桥夜泊》,而声名远播,名动天下。这次苏州之行,如愿以偿游览运河枫桥景,寻踪古刹“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就是唐·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仅存不多的古寺,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我一直以为寒山寺在距离市区稍远的一座山上,山中寂寥,清冷,一座古寺坐落其中,禅音袅袅,韵味悠长。

      路遇老者问询时,告知,前面大运河旁边就是,果不其然,枫桥是大运河北上的咽喉,抬眼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碧瓦黄墙的寒山寺,而不是在想象的山上。

       原来,寒山寺初名“妙力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做住持,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珈蓝,题额曰寒山寺,遂改名为寒山寺。原来寒山是位得道高僧,因他的名字,而得名“寒山寺”。

00:06
去APP下载

  唐朝,天宝十四年的一个深秋的夜晚,书生张继长安赴考落地,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

       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兵荒马乱,时局不稳,他前途渺茫,夜不能寐,江边的枫树影影绰绰伴随着船上的两三点渔火,孤独的他听到寒山寺悠长的钟声,让他更加惆怅,更加迷茫,于是,内心的寂寥和彷徨,使他有感而发,诗成一首七言绝句《枫桥夜泊》,从此,寒山寺成为吴中名刹,也是我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寺之一。

       寒山的寺,张继的诗,伴随着悠悠钟声,流传千年。而张继也因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在唐朝群星璀璨的诗坛有了一席之地,千百年来,家喻户晓,让人们,记住了枫桥,记住了钟声,记住了客船,记住了寒山寺。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多少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相继挥毫泼墨,题诗作赋,留下墨宝。寒山寺的碑刻素来闻名,在大雄宝殿后面碑廊留有“江南四大才子”中文征明、唐寅所书碑文的残片,还有更多岳飞、康有为、李大钊等名人的诗碑,清末知名学者俞樾书写的《枫桥夜泊》更是寒山寺中的精典,成为寒山寺一绝。

  徜徉枫桥河岸,感受《枫桥夜泊》诗中清幽寂远的意境。在江村桥码头,我们买票上船,“姑苏城外登客船,枫桥诗韵运河边”,感受诗人张继当年《枫桥夜泊》的意境。

  乘坐画舫,游览苏州京杭大运河。沿河的江南民居的黛瓦白墙、花廊绿树倒影在河里,微风拂过,柳枝摇曳,各式船舟在江上穿梭。

  我们慢慢欣赏着古运河沿途的景致。枫桥、渔隐桥、盘门、觅渡桥、古城墙遗址等美景相伴,古刹、钟声、运河、小桥、亭台楼阁,这就是江南水乡最美的样子,感受苏州前世今生的韵味。

  只是,在初夏的阳光下,是体会不到诗人张继江枫下夜泊枫桥,聆听悠远钟声,独对点点渔火时萧瑟落寞之感的。

  江南多水道,枫桥古镇也不例外,古时候,才子佳人出门多以舟船代步,有钱人家不会乘坐乌篷船的,大概船越大越精致便越富足吧。

引入大运河的水,成了相通的内河。其实,枫江也就是苏州古运河。

枫桥 原名封桥,是一座很常见江南典型的单孔石拱桥,因唐朝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的诗作名扬天下,遂相沿枫桥,也成为了苏州的一个文化符号。

江村桥,单孔石拱桥,始建于唐代,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7年)重建,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

渔隐桥 是跨越在大运河上的亭桥,全长22米,中央耸立着重檐古亭,是苏州唯一可以通车的亭桥。站在渔隐桥,如同停泊在枫江上的客船,面对枫桥和江村桥两座古桥,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当年张继的“月落乌啼,江枫愁眠”那淡淡的惆怅。

  这便是张继《枫桥夜泊》中,聆听钟声夜泊处。想象着诗人张继独自于秋夜在此枫桥边靠岸停泊,有感成发,写下七言绝句唐诗,名扬天下。

  照壁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是绍兴人陶浚宣所写,据说银元和铜板的“光绪通宝”就是他写的。

  碧水枫桥停客船,姑苏城外寻寒山。我们返回江村桥上岸,桥堍与山门对着的便是一垛黄墙也是寒山寺的照壁。山门两旁有两颗古樟树。寒山寺的山门有个特点,就是山门朝西,进香,弘法、朝圣为一体。

      黄墙内外景色迥然不同,外面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韵味十足。而越过黄色照壁便是寒山寺,迎面而来的感觉是古朴厚重。

      寒山寺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游客,休闲观瞻的多,真正礼佛的也不少。庭院里香烟缭绕处处弥漫着燃着香散发的味道,还能听到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佛乐,间或有钟声发出悠悠的响声。

  山门以里为正殿 大雄宝殿,二进院落便是寒拾殿与普明塔。

寒山寺的藏经楼,楼上密藏珍贵佛经、书籍共7300多卷。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师徒四人的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返回的形象,主题和藏经楼的含义倒是十分贴切,不过感觉是有点不伦不类的。

  遵守规定,此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特色的拾寒殿藏于位于藏经楼内,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的塑像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坦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很是活泼可爱。一“荷”一“瓶”,谐音为和平。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民间尊崇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和拾得。佛门弟子一直认为寒山、拾得是“和合文化”的象征,而作为和合祖师的拾寒殿,也被当做“和合祖庭”。后来拾得东渡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寒拾遗踪 寒山寺寒拾殿前院落内西北长廊附近有一方石护栏,护栏中有一口叫“寒拾泉”的井,井里有水。相传是高僧拾得挖的井。

寒山与拾得的一段对话,值得我们品味

寒山寺 普明宝塔 寒山寺始建时,就有“妙力普明塔院”,普明宝塔是寒山寺的标志,寺以塔院冠名(后改寒山)。寺经几焚,塔遭三毁。现在巍峨宝塔,乃1995年重建,塔高42.2米,五层,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刹为铜筑镀金,门楣上高悬“普明宝塔”匾额,飞檐斗拱,雄伟壮观,重现盛唐风采。

00:09
去APP下载

可以听到隐隐的钟声

千年钟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从古至今都就有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神奇力量。唐代的古钟说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偷偷的运走了,至今下落不明,如今的是后来重新铸造的。

       烧香礼佛后,大多数香客都会登上钟楼,亲手敲响寒山寺的古钟祈福。寒山寺每年的新年夜都举行新年敲钟(108下)活动。

碑廊连接处新建的“闻钟亭”

寒山寺“灵山放生池”放养了大量的锦鲤鱼和金龟。说是喂食锦鲤鱼,摸鲤鱼会有好运的。

华夏诗碑    2007年落成的华夏诗碑,主体高16.9米,由碑帽、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诗碑正面镌刻着清代俞樾所书《枫桥夜泊》,背面则刻有乾隆御笔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我国最大最高的诗碑。如今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诗碑。

寒山寺长城和钟

枫桥景区

  从寒山寺出来,沿着街巷弄堂随意走着,不远就是枫桥景区入口。一座江枫桥将寒山寺和枫桥古镇相连。

      枫桥的桥头是铁铃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是苏州人民抗击倭寇的历史遗迹,也是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抗倭关楼遗迹。也是解放苏州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站在江枫古桥的台阶上,临风而立,铁铃古关巍峨伫立,放眼望去,寒山古寺,依然矗立在运河岸边,唐朝摇撸的客船已无影踪。枫桥古镇依然是粉墙黛瓦,枕水人家。古运河流过千年,水光涟涟,见证了苏州的发展。

       古枫桥寻景,寒山寺寻踪,我既看到了小桥流水,也听到了清越悠远的钟声。虽然修缮过的寒山寺少了千年古刹应有的沧桑,熙熙攘攘少了寺庙清修的氛围,不过还是很满足的,我走过了诗人张继走过的路,坐了他曾停泊在枫江的客船,圆了我的枫桥夜泊寒山寺的梦,心愿已了,“何日他年再相约,重游枫桥夜归舟。”等有机会,再来寒山寺夜游枫桥寒山寺。

                    枫叶 2021-5-12

待续:苏州之行(四)香遇平江路

铁铃关藏兵洞

来自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枫寒山锁鼓钟
晨之风《暮游寒山寺》
【三维虚拟游览】…寒山寺(9 场景)
苏州行之——雨打寒山寺
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描写出这里空灵而阔大的意境,使景区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原创] 沉思于“苏州枫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