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波天一阁
道不远人
06-15
阅读 1046
关注
来自话题
#户外旅行记录
1.6万篇

六月十三日早晨七点半钟发车,当来到舟山朱家尖码头时,没赶上八点半钟的渡轮,下一班十点半的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于是,我们取消了桃花岛的旅程,前往淅江宁波天一阁游览。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范钦取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说,以水制火之意,建筑书楼,名为天一阁。

天一阁为博物馆的核心,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古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巍然屹立在宁波城月湖之滨,成为宁波市的名片。

范钦石雕像

矗立在草木深深的庭园,见证世事沧桑。据说,范钦是一个比较有骨气的官员,敢不买当时的权臣、奸臣严嵩与严世藩父子的帐,并且能安然退休,还没受到什么非人的整治,看来范钦在大明朝的官场上还是有能力的。

天一阁

天一阁是一座古代藏书楼,各类藏书丰富齐全。是首个私人的藏书阁,里面有假山绿水鱼儿,有南国书城之美。

天一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天一阁是一座文化宝库。这个中国私人藏书的巅峰之作,这个人文景观的绝佳之地,需要慢慢游走于其间,回味这老宅中发生的种种传说轶事,才可领悟这座文化圣地的醇厚。

尊经阁

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清光绪年间重建的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门厅上有一匾额,匾额上“南国书城”四个字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1962年所书。不知你注意了没有,这匾额上的“南”字,少了一横。这决不是大师错写或是刻匾人错刻了,也许是涉及到风水学的知识。

天一阁藏书楼前后有长廊相通。

天一阁里古风拂面,在浓浓的书卷气息中感受古人对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现在,天一阁与秦氏支祠和麻将起源地馆连在一起,还搬来了凝晖堂、状元厅、花桥厅、百鹅亭等散落于宁波的古建筑,改扩建了东园、南园林区,增设了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馆等,组成了一个以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以藏书文化为特色、具有藏书文化、陈列展览、园林休闲三大功能区的天一阁博物馆。这里成了融藏书文化、社会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展示宁波历史文化的窗口。

秦氏支祠

我们走南门进入,首先来到秦氏支祠。秦氏支祠是浙江全省范围内保留下来最完整的祠堂。它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中集建筑艺术大成之作。前后三进院落,以照壁,门厅,戏台,正楼,后殿等形成南北中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

大门后正对面就是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范钦有个爱好,就是收集当地的书籍,然后寄到宁波这个故宅。后来他辞官回乡,回到宁波后就建造了藏书楼。关于他的详细介绍可以在官方微信——随身导游——语音导航/AR全景,获得讲解,也可以在购票处请讲解员。

东明草堂

东明草堂位于铜像右边,即范式故居。范钦号东明 ,这个东明草堂就是以前他的书房。但是范钦太喜欢收藏书籍,草堂装不下,就建了如今大名鼎鼎的天一阁。草堂是80年重建的,里面的陈列都是明代家具。这里的椅子茶几有讲究,根据身份坐对应的位置。范故居是范钦晚年分家产的雕像和他的书房布局。等看完北书库、防火巷、天一阁后,你就能明白了,范钦这老头对书籍真的是爱得痴狂。

范钦信道教,天一阁名字就是来源于《易经》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阁楼主色调是黑色,黑色对应的是水。楼内的梁是水波纹和古代水兽的装饰。天一阁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是独具特色。天一阁分两层,书籍存放于二楼,防潮防虫。天一阁门口有个天一池,这个池子通月湖,所以池水是不会干枯的,万一失火就有足够的水灭火。范钦在设计天一阁防火还有很多措施, 比如防火巷、马头墙,各个都是门道。他在后来天一阁建成后的那些登楼规定也是很严厉,至今登楼的人也没超过10个。由于他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措施,才能让天一阁保存至今未失火,成为世界三大私人藏书楼之一。

天一阁命运多舛,清朝皇帝为了修四库全书借走一部分书籍,民国被盗一部分,那些书籍因为战争全部都被毁了。后来阁楼又经历台风破坏和抗日战争。为了保护书籍还在当时经历一次大避难,与浙江省藏书一同隐蔽,直到抗战结束后才慢慢运回天一阁。因为里面的藏书很多都是孤本,外面也有很多人对书籍虎视眈眈。国家成立前夕,周恩来曾指示保护天一阁。解放宁波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派专人保护天一阁。

天一池

阁前那个天一池,是当年范钦特地为藏书楼防火取水之用而筑。天一池的底下和毗邻的月湖相通,是一潭活水。环池奇石垒山,有九狮一象嬉游其间,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雨,看上去还是那样栩栩如生。中间石头与树一起组成“福、禄、寿”三个字,巧夺天工。

范钦规定小孩妇女不得去天一池假山上玩耍,假山至今保存完好。

范钦铜像后面第二个景点《溪山逸马图》壁画,是个堆塑作品,现在手艺已经失传。堆塑是由柳条枝、贝壳、 石灰粉碾磨出来的粘物为材料,在墙上或者器皿上把各种图案捏塑而成。出自宁波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之手,馆内绝大部分都是他的作品,每匹马神情都不同,很精致。

在具有如此深厚文化的院子中,有对萌物正面像猫,背面像豹。因为被雨水冲刷,尖牙已经不明显,显的特别萌。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

园林假山后面,有个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为麻将发明人陈政钥的家族兴建,分麻将的历史和文化、麻将与宁波、世界各地麻将牌展示三部分。匾额为宁波名人余秋雨先生所题。

据考证,宁波市麻将的起源地。日本将麻将说成麻雀,而宁波的发音麻雀就是麻将。麻将上面饼、条、筒当时都是海上航船上的用具,是宁波方言叫法。里面对联:“有人思进有人思出何妨冷眼眺围城;無欲则宁垂欲则刚但为怡情寻乐士”。“世事沉浮中白发,人情冷暖马牛风”。道出个中滋味。

明显的“三缺一”。我们一位麻友坐上去,补上了这个空位。

秦氏支祠戏台。

据说这里周围几户都是文人,而秦氏是做生意的,所以有钱,造了金碧辉煌的支祠,其中这个戏台最豪华。戏台方台圆顶,取“天圆地方”之意。祠堂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是秦氏支祠整幢建筑里最华丽的部分。其制作工艺被行家推为浙东第一。

最豪华的戏台当然得有最豪华的顶。近千块板榫搭接构成,16层大小不一的如意斗拱螺旋状盘旋而上逐层收束,最后集中于戏台正中上方的铜镜四周,不用一枚铁钉。穹形藻井顶除装饰作用外,还有扩大音效功用,一如今天的各类“麦克风”。整个戏台是用朱金木雕,又称漆金木雕,是浙江省宁波市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三金”之一。

天一阁万工轿

在秦氏支祠和麻将馆之间的花轿厅,陈列着一顶清末民初的宁波式花轿。

该轿享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花轿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需八个人抬,故称八抬大轿,因制造时曾耗费一万个工时,又称万工轿。

院子景色很雅致,需慢慢欣赏。

东园湖边的铁牛

这只铁牛,原在宁波横溪镇河头村金溪山孔岙赫赫有名的劝孝坟。主人是清末年间在上海做水泥生意的富商,宁波帮中的佼佼者。大跃进时大炼钢铁,这条牛被拖到宁波城内,险被投入高炉炼铁,经文物部门抢救后留在了东园。

百鹅亭

东园内这座百鹅亭是万历年间遗物。原在宁波南郊祖关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麒麟招宝”等图样。

南园

我们走进南园。南园占地3400平方米,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南园特大太湖石

太湖石有四大特点瘦,漏,透,皱。石头形态消瘦狭长,有很多漏孔,非常通透,适合堆砌江南特色园林。这么大的太湖石,而且又是瘦、漏、透、皱,形态突出。现在,这样的太湖石已经非常少见了。

獬豸

古代的神兽,正义的象征。此乃为故居墙上雕刻。

园林的屋虽然多,都有特色。整个园林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游览东园和南园,园内布局让我感到江南园林的错落有致,曲径通幽,郁郁葱葱,雕梁画柱,让人恋恋不舍。在这样一个地方,高楼林立带来的嘈杂与浮躁荡然无存。

一圈逛完出来,左手的小路穿出就是月湖公园。里面有不少官邸,还有高丽使馆遗址。月湖离鼓楼、城隍庙和开明街都不远,这三个地方餐馆小吃很出名。

十二点许,在天一阁景区门口长亭上吃完午饭,原准备游览月湖。但天公不作美,雨下个不停。我们只好乘车离开宁波向绍兴进发,晚上入住绍兴越城区中兴大道65号格林豪泰酒店。

2021.6.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一阁博物馆
中国现存最早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不仅有藏书 还有园林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
【宁波之旅】 游览宁波天一阁
天一阁
宁波两日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