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中汤和四君子汤的区别

理中汤和四君子汤的区别

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四君子汤由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组成。

其中人参、白术、炙甘草,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补气益气的药物。如补中益气汤中就有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淡渗利水,干姜温阳化饮,因此气虚湿重,用四君子汤。阳虚水饮,用理中汤。都是太阴病,但前者为气虚痰湿,后者为阳虚水饮。

理中汤何去茯苓?因为茯苓只是淡渗利水,没有补益作用。理中汤证是阳虚兼有水饮。温阳补虚是根本,所以人参、白术、甘草益气,甘草、干姜辛甘化阳兼以化饮。后世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中,用了人参、白术、甘草来补气,也没有用茯苓,因为李东垣也认为茯苓淡渗伤阳。

四君子汤只是一个便溏不成形,在四君子汤基础之上,见到了寒象的时候,如清谷、恶寒、腹凉、手足凉,需要加上干姜来治。如果说加上干姜之后,温阳力度还不够,再加入附子,那就是附子理中汤。这也是一个温阳力度逐渐增大的过程。

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时候,如果遇到肺中有寒饮的病机,其实水饮来源于脾,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我们都可以仿照甘草干姜汤的思路,用四君子汤基础之上加干姜,也就是理中汤来温阳化饮,从肺脾角度来论治的。也就是《伤寒论》第396条的“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临床,甘草干姜汤、理中汤丸在呼吸科也是常用方证。

《伤寒论》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霍乱就是挥霍缭乱的意思,上吐下泻的急性疾病。本案症状为头痛、身疼痛、发热,有表证的可能,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理论上来说应该存在着一个小便不利,所以这是一个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情况。桂枝有一定的解表作用,用五苓散温阳化饮兼以解表。

寒多不用水者,不欲饮水,说明存在着寒证的水饮,更多是要从太阴病去论治,就用理中丸温化水饮。

干姜类方分别是甘草干姜汤、理中汤。需要理解理中汤和四君子汤的鉴别。抓住干姜有温阳、化水饮作用,抓住生姜解表、化痰饮,基本就能掌握了。顺便理解了小青龙汤的外邪里饮用干姜、四逆汤下利清谷用干姜、胸上有寒饮其人喜唾用理中丸。生姜、干姜也都是药食同源,相对平和,临床上阴证的痰饮水湿证患者多,需要我们仔细体会其临床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理中化痰丸的适应症选择和临床应用分析
临床感悟:理中汤与四君子汤,相差一味药,但却治不同的症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它被誉为“《四圣心源》第一方”,专治脾胃寒湿、升降失调的疾病
肾着(甘姜苓术)汤:治寒湿第一奇方(收藏)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74)---干姜类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