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铂力特小分享 20年6月,我们对铂力特以及所在的行业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当时这个新产业通过为航天航空...
userphoto

2022.07.26 广东

关注

20年6月,我们对铂力特以及所在的行业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当时这个新产业通过为航天航空产业代工零件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我们根据现金流的情况判断这个方式能让企业活下来,但尚不确定企业能否再获得更大的发展。3D打印

经过两年发展,我们认为,铂力特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自主品牌3D打印机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其通过自研逐渐解决了超大尺寸成形、复杂结构件等工业难题,工业级3D打印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应用市场。

3D打印技术,学名增材制造,不同于减材制造等材制造等主流的制造方式,它是通过光固化、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堆积等技术,使材料逐层累加,形成需要的形状。从原材料来看,增材技术大体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生物增材制造技术,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工艺级别又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根据21年的《Wohlers Report 2022》全球统计,金属打印机制造占比36.1%,非金属打印机制造占比63.9%,金属打印尚未真正打开市场,尤其在工业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铂力特从事的金属工业级3D打印行业具有较高门槛,目前传统制造业或互联网企业都甚少涉足,是一个全新的竞争舞台。3D打印技术创始人Charles Hull的公司3D Systems过去一直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3D打印公司,但时至今日,中国的铂力特已取而代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公司。

DDD的市场最要是消费级的非金属打印,尽管收入规模较大,但近几年的增长已经进入瓶颈。工业级金属打印的铂力特则开始进入高速成长的阶段,这是整个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目前公司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而股票价格经过这轮系统性调整已进入一个较具投资价值的区域,当前的PE正处于历史的低位。

一、发展简述

铂力特在上市之前主要是为航天、航空企业提供打印服务以及代理销售德国厂商EOS的3D打印设备,其自主研发方面(打印机器、打印耗材)业务尚在起步阶段。

在五年前,3D打印在社会面尚未形成足够的接受度,工业使用的3D打印因成本高、量产规模小等原因难以被工业界大量使用,而铂力特规模尚小且设备未能完全国产化,难以在工业界立足。但公司在激光选区熔化(SLM)和激光立体成形(LSF)技术以及电弧增材制造技术(WAAM)上具备优势,核心产品的SLM设备在成形尺寸、分层厚度、激光器功率及数量、最大扫描速度、重复定位精度、预热温度、氧含量控制、铺粉效率等核心技术指标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尤其在成形尺寸上已突破米级,打开了如航空发动机、飞机、航天、兵器、核工业等领域的客户。

西安有较为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铂力特在经营策略上因地制宜,深耕区域领域合作,发挥3D打印质量高、轻质化、速度快的优势,逐渐使大量的航天航空企业接受并使用3D打印的形式制造部件。就此,铂力特借助为成本不敏感的航天航空领域代工为自己争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航天航空领域的代工既打开了3D打印在工业的应用市场,所获得的利润也成为了公司发展的源泉。公司近五年对研发的投入占营收比例平均超过10%,21年报显示研发投入占比20.69%。公司自主技术的提高体现在收入结构的变化上:

此外,铂力特自主品牌的打印机销售业务在营收中占比越来越高,到21年占比接近40%,逐渐接近打印服务的业务,而代理销售的占比则下降明显。由此可见,铂力特通过自主技术的进步,使自主品牌成为成长性最快的业务,代替原代理销售“德国货”让自主品牌在营收中占据了主导。其航天航空领域的盈利为研发提供支持,技术的提升又促进打开更大的市场,公司在21年成为了空中客车的联合开发伙伴。工业界也开始去尝试3D打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铂力特已经初步建立起生存的根基,自主品牌的打印设备逐渐成为公司的营利重心,公司正在进入以自主品牌为中心的更为良性的新发展阶段。

二、未来方向

(1)设备国产化

3D打印设备中的激光器和振镜曾是被“卡脖子”的领域,我们在20年初分析铂力特的时候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至21年,中国已在这些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元器件实现100%国产化。由于这些核心元件的国产替代仍处于初期,与国外的产品对比运行尚有不稳定的情况,故需要长时应用验证迭代。

尽管核心元器件质量尚未及海外,但至少我国可以在差距尚未拉大的情况下实现了追赶,在全球3D打印产业化均处于初期时实现了自主可控。在铂力特的研发项目中,增材制造设备国产化元器件的验证是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光伏和动力电池行业的初期,国内3D打印产业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阻力在设备国产化后有所减少。铂力特在未来的全球发展中被“卡脖子”的风险是比较低的。

(2)产业应用多元化

无论是金属领域还是非金属领域的增材制造,都是往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更大的加工尺寸范围和更广泛的材料适用性方向走,以图在根本上解决3D打印在产品应用范围比较狭窄的问题。

由于航天是成本比较不敏感的领域,3D打印能够满足一体化成形复杂构件的同时保证零构件的轻量化和高性能质量,因此,铂力特在与航天航空企业合作过程中,获得了展现技术优势的机会,其为航天领域的代工打印正从零件级、部件级往整机级推进升级。以下是部分打印应用的例子:

目前公司的研发方向始终围绕在突破产品应用广度上,研发内容包括打印材料、制造尺寸、制造速度和质量等。随着技术的提高,成本的下降,3D打印会从成本不敏感的航天航空领域向需要大批量生产的一般工业领域渗透,推动各类产业升级。

三、经营情况

虽然公司21年年报显示账面亏损了5300万,但主要原因在于其管理费用中计提了1.7亿元的股份支付费用,若剔除这部分费用的影响,业务本身是能够令公司实现盈利的。假如公司没有这部分费用,净利润接近1.2亿,同比20年的0.86亿有接近40%的增长。

实际上公司在过去五年都能保持盈利,而且21年的股份支付费用属于一次性支出,所导致的亏损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能见到公司在22年一季度仍在加速成长。

近年来,公司销售的打印机数量有明显增长,从19年销售35台到21年提升到140台。尽管当前销售的数量不多,但这个业务本身具有十分优秀的盈利能力,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以上。自主研发的3D打印设备会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业务。

综上,我们认为铂力特的业务逐渐站稳了脚跟,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将会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铂力特(SH6883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天航空产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2023年全球及中国3D打印(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加竞争格局分析,民用领域的工业级应用前景广阔「图」
中外知名3D打印企业大事件
铂力特华东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发布五激光自动化金属3D打印生产方案BLT-A400
实现工业零件的批量化制造,铂力特发布全新设备BLT-A400
颠覆性技术的企业闯关科创板,未来会成为第二个海康威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