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美术馆半日游杂想(二)

(一)

尽管和美术馆本身,已是一件值得反复观看和欣赏的建筑艺术品,但它既是一间美术馆,那自然就还得有能与之匹配的展览。

譬如此番所见到的这个《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截至到2021.8.1)。

整个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名字分别是“超越艺术”、“超越光”、“超越安藤”。

(二)

第一篇章便已很重磅,算是安藤与他所欣赏,且对他有所影响的前辈或同辈的艺术家们的一次对话,以及对他们的致敬。

他挑选了十位艺术家(毕加索、埃斯沃兹·凯利、亚历山大·考尔德、衫本博司等等)的经典作品(共十一件),并将之放置在不同命名的空间之中(有油画,有拼贴,有装置,有摄影)。

而每个作品前,还有专门的保安在一旁站着,默然守护,人不多的时候,还真有些静穆庄严的氛围。今天主要就是想谈谈逛这一区时的感受。

(三)

我始终认为,(在博物馆或美术馆)观看是个不断激发好奇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借由遇见艺术而撞见自己的过程。

尤其在那样一个精心营造过的空间和氛围下,人也会不由自主地认真专注、起来。

跟着充分打开感官,调动思维,才能看到更多隐藏的细节,并把自己融进这个空间,与周围的艺术品同存共处。

(四)

像我,去前未作功课,然后发现毕加索的时候,真是吃了一惊。

那幅著名的《男人和女人体》,我贪婪地看了好长时间,如同中邪一样(幸好彼时周边无人,保安小哥肃立一旁保护名画,亦如中邪)。

而这幅画(尤其是原作)本身,仿佛是自带气场的。离开它的时候,我瞬间感到轻松起来,有种死里逃生的侥幸之感,也没有了刚进场时的轻佻与浮躁(被“修理”了一番)。

(五)

尽管已读过相关的书,听过相关的课,看过相关的印刷品,但老实说,对于各种所谓现当代艺术,各种主义,尤其是站在原作前时,我仍旧是什么也看不懂。

以往多少还会为此感到焦虑,瞠目结舌之余,免不了还得妄自菲薄,怀疑自己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是不是太过低下。

现在则好多了,总是牢记着陈丹青先生的教导,面对艺术时,要保持可贵的“无知”。

(六)

“艺术它没有答案。如果它给了一个你认为是答案的什么,这仍然不是它的答案。

只有当你抛弃期待答案的愿望,抛弃懂和不懂的陷阱、迷藏,你就看见艺术了。至于看见艺术,你看见什么,你的感受是你最有意思的内心活动,也是最珍贵的,只有你才有。”

懂与不懂真的没那么要紧。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奇,不断观看,站着看,蹲着看,近看,侧看,远看,看别人看,每个人终究会看到自己可以看到的,也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七)

像在“万花筒的空间”里,我对着无数面镜子中的自己,与达明安·赫斯特的《神圣》,我不知所措了许久。

因这样的场景到底会叫人感到不安(不只是密集恐惧症),亦如面对自身多重的自我,虚虚实实,越看越久就越恍惚,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哪个是假,或都是真,或连我本身也只是个幻像。

我亦想起了关于蝴蝶的隐喻(譬如庄周梦蝶),想起了一个喜欢收集蝴蝶标本的女生,想起了王菲唱的那句“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甚至李小龙的《龙争虎斗》。

(八)

至于其他的几样展品,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我也都接收了许多不同的刺激,生出了许多感触。

无怪乎,安藤会将它们称之为与他"并肩奋斗"、对他的人生“有着不可磨灭影响”的艺术作品。

这可不是吹捧,而是一个八十岁的老艺术家回望自己一生时真诚的总结和感恩。他被许多其他的艺术家以及许多其他的作品所滋养,所影响,而他也在用他的作品影响我们许多的后来人。

(九)

安藤尤其建议人们去美术馆。他认为美术馆是人在都市生活中的精神绿洲。

所以一个好的美术馆,必须要有和日常完全不同的、与艺术对话的时间和充满文化刺激的空间体验故事,让参观的人发现这里到处都有有趣的事物,到处充满着惊喜,能够让人感受到心脏砰砰直跳的激动。

我不知道当这个展结束之后,这个美术馆是否还会有让我觉得的不虚此行的展览。但我会始终记得安藤忠雄那句话,“去美术馆吧,去提升自己的好奇心,不断磨练耐力,这会成为你漫长人生中必要的精神食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美术馆
80岁安藤忠雄,为什么来中国?
荐馆&荐展 | 去美术馆吧,提升自己的好奇心
上海很忙,北京不凉:夏末初秋观展指南
濑户内海直岛之地中美术馆
美术馆也有中心论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