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比那几句简单的话复杂有趣得多了

Vol. 1

很多人可能都因为出于好玩、好奇,或是想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等目的,玩过一些心理小测验。

譬如什么“你外在和内心分别有多少岁”、"别人眼里的你与真实的你",“面对爱情你有多忠诚”之类的,不一而足。

有答题的,有看图的,看上去虽然形式五花八门,但结果往往殊途同归——即告诉你世界上的人有几种类型,而你又是其中的哪一型,这一型的人是什么样的。

至于准不准,就得看符不符合你对自己的认知了。

能说中一半以上,大概也就算准了,觉得不准的部分,人们通常也会忽略不计。

毕竟多数人都只是想从中寻找某种认同,以印证自己已有的认知和判断而已。

Vol. 2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测验科学吗?

人格千姿百态,又是否可以依据有限的一些类别来进行划分?

我想,答案应该都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

但这差异,更多还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

换言之,大家都是人,彼此的相似性要远大于差异性。人与人的不同也并没有那么壁垒分明。

Vol. 3

那为什么人又那么喜欢以类别来划分人格呢?

这恐怕就与人类的认知天性有关了。

像分类,就是人类的认知天性之一。

在头脑中进行分类,可以使我们快速识别事物,把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化,从而节省认知资源。

不过问题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对人进行分类,到底不可同日而语。

人何其复杂,且善变,如果简单粗暴进行区分,势必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夸大类别间的差异而低估了类别内的差异。

而实际上,任何一个类别内部的个体差异,可能都要远大于两个类别之间的差异。

Vol. 4

除此之外,还有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在分类的过程中,人们能够获得某种社会认同。

比方说我认为自己是个文青,那我就能很方便进入到文艺青年的群体中,在里面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归属需要的满足,或是某种社会身份感(虽然文青如今总是被污名化,但好歹也是种身份)。

而基于分类,我们甚至还能通过分类区分出“我们”和“他们”,由此也就有了某种“鄙视链”。

如果恰好身处鄙视链的上端,便可能产生出某种集体优越感(毫无根据的良好自我感觉),而这种愉悦的感觉也会进一步促进对于身处群体的认同。

Vol. 5

用类别来知觉自己,或许多快好省,或许也能满足需要,然而得警惕,它同样存在潜在风险。

风险最甚的,又莫过于自我标签化

如果我们把自己归到某一类人中去,并对此深信不疑,又满足了社会身份的需要,那么,这个本来希望有助于自我探索、自我了解的框架,就可能变成自我设限的牢笼。

按照王芳老师的说法就是:

我们去发现自己是怎样的人,更重要的一体式去理解他与自己的感受、行为及经历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寻求自我成长,但是如果稳稳贴上了某个标签,更重要的事情就变成了“不断去验证这个标签的正确性”。

这显然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令自我僵化,乃至用“我就是这样的人”来解释所有或作为一切遭遇的借口。另外,自我标签化还会促使人们不断去搜寻支持标签的证据,而无视相反的证据。此时,如果那些所谓的“证据”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就会成为一种误导。

所以,无论星座也好,心理测验也好,都只是一个辅助手段。

它也许可以帮你了解当下的你。但终归别忘了,人格可是会发展和成长的,若把各种测试结果作为行动准则,一定会变成枷锁。

标签最大的问题是太过简化,而你,要远比那短短的几段话复杂有趣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
认知方式:场独立和场依存
2019年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过关要点8
教师招聘-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点讲义
偏见
如何用 原型 来理解人格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