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AI 器械价值趋势报告2022年Q1 一、主要观点由于AI产品研发成本大、落地困难,使得资本对其...

一、主要观点

由于AI产品研发成本大、落地困难,使得资本对其未来发展存疑,导致2022年Q1全球AI+器械领域一级市场融资不甚乐观;其中AI+器械最重要的赛道——AI+医学影像,在2022年Q1也出现融资事件数骤减的状况;

同时二级市场表现不如人意,鹰瞳科技开盘即遭遇破发,国内多家计划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出现延迟;依图科技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后,子公司依图医疗被深睿医疗收购;

虽然当前融资不甚理想,但AI+器械领域仍有值得关注的亮点:

1.国内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真格基金、经纬中国等明星机构多次出手AI+器械领域,尤其偏爱AI+影像企业;

2.截止2022年5月,国内已有36件AI影像产品拿到三类证,注册审批走向常态化;

3.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给业内企业树立了明确的注册规定和标准,推动了AI+器械领域的规范化发展。

二、2015-2022年Q1全球&中国AI+器械领域融资概况

AI+器械产业概述

2021年7月8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明确了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的分类界定。其中提到“人工智能医用软件是指基于医疗器械数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其医疗用途的独立软件。含人工智能软件组件的医疗器械分类界定可参考本原则。”

本报告判断AI+器械企业的标准包含三个方面:产生的数据是否来源于医疗器械;设备的核心功能是不是对医疗器械数据进行处理、调查、测量分析等;该公司的产品本身是否用于医疗的用途。

基于《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的界定,本报告围绕AI+医学影像、AI+基因检测、AI+临床辅助诊断和AI+健康管理展开分析。鉴于AI+机器人企业均处于早期未完全落地,因此本报告没有计入。

2015-2022年Q1全球AI+器械企业融资趋势

2015-2018年,全球AI+器械领域的投融资总额及事件呈小幅度上升,到了2018年,依图、零氪科技等企业的大额融资频繁出现,平均融资额高达2235万美元;而2019年,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再加上产品落地困难、没有器械证无法实现营收等问题,该领域的融资热度骤减,金额环比下降55%;2020年,三类证颁发,行业重心开始由研发向商业化落地转移等原因,使得AI+器械领域投融资暴增;2021年,全球AI+器械领域共产生58起融资,融资总额为17.33亿美元。

2022年Q1,全球AI+器械领域融资并不乐观,虽然注册审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鹰瞳科技开盘即遭遇破发,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招股书失效等现状,使得资本对AI产品的未来发展存疑。

全球AI+器械领域投融资细分赛道当前交易轮次统计

从融资轮次看,目前AI+器械领域融资主要集中在早期,大部分企业停留在A轮。AI+医学影像和AI+健康管理两个赛道分别有5家和6家企业走到D轮以上轮次。

国内已有3家AI+医学影像企业敲钟上市,分别是鹰瞳科技万东医疗和商汤科技;其中,鹰瞳科技作为“医疗AI第一股”于2021年5月上市,上市当天开盘即破发,总市值70.42亿港元。根据鹰瞳科技于2022年3月公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在商业化落地方面,鹰瞳科技挖掘出“眼健康管理”这一新的应用场景;同时,公司正在开发出灵活、多渠道的销售及营销策略,以涵盖医疗机构和大健康场景等多种商业化渠道。

2022年Q1 AI+器械领域资本趋势(1):

国内投资机构偏爱AI+影像企业

国内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真格基金、经纬中国等投资机构多次出手AI+器械领域,尤其偏爱AI+影像企业。

其中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多次加注数坤科技、推想医疗和依图,这三家企业都拿到了三类证。值得一提的是,推想医疗于2022年5月拿到NMPA第一张多类型胸部骨折AI三类证。

数坤科技近年来被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启明创投、远毅资本、五源资本以及华盖资本等明星机构多次加注;从数坤科技向港股提交的招股书,尽管该企业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得益于近年来获得的7起大额融资,现金流还比较充裕。

2022年Q1 AI+器械领域资本趋势(2):

AI+医学影像融资数骤减,盈利能力成为头部AI考量问题的关键

2015年-2018年,国内AI+医学影像赛道投融资呈大幅上升,促使AI+医学影像成为当时人工智能领域最为吸金的赛道之一。

2019年,缺少器械证无法实现商业化、产品落地困难等问题,让该赛道一度被资本冷落。

2020年,三类证到来,让AI+医学影像一跃成为AI与医疗结合最成熟的赛道,大额融资事件激增,推想医疗和科亚医疗都在这一年走到D轮。2021年,多家头部企业纷纷递交招股书,鹰瞳科技在港交所完成IPO。

但2022年Q1开始,国内AI+医学影像融资事件数骤减,据蛋壳研究院分析,之前“融资”是一个描述AI行业热度较为直观的维度,可以一定程度衡量AI企业的产线、医院合作推进速度。但到了现在,“盈利能力”已经成为头部AI考量问题的关键,从长远来看,AI医疗企业必须要由点及面,开启全方位的升级。

三、2015-2022年Q1AI+器械热门话题&大事件

AI+器械领域热门话题(1):

注册审批常态化,疫情加速肺炎CT影像产品获批

AI+器械领域热门话题(2):

政策推动AI+器械领域纵深发展

2022年Q1全球AI+器械领域大事件盘点

全球AI+器械领域价值企业概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影像AI的春天,行业单笔最大融资昨日诞生
资本抢滩布局的AI医疗,即将迎来上市融资潮
四年六轮融资,深睿医疗何以获得多家知名资本青睐?
AI医疗,含苞待放
深至科技完成B轮亿元级融资,深耕AI超声专科化
周亚辉参与创办的「科亚方舟」即将赴港上市,AI医疗企业迎来上市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