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子讲座之谈谈对联知识

夫子讲座之

谈谈对联知识

一、引   

凌大岫这个对联奇才,在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许多人也正是知道了凌大岫之后才喜欢上对联这一艺术的。

对联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然而在《联林珍奇》播放以前,真正喜欢对联的人并不多,《联林珍奇》编者正是抓住了人们于对联略有所知却又敬而远之这一特点,大胆地把二百三十多副古代名联贯穿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去表现出来,这样既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对联的文学性和实用性。又增加了故事性和趣味性,激起了人们的喜爱之情。

凌大岫其实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他与剧中人物所对的奇联绝对,实际上是众多古人的集体创作的结晶,稍懂对联的人都曾略识其中一二的,但大家还是愿意把凌大岫当作奇联绝对的象征,对联的魅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对联作为一门文学艺术,且有其广泛的实用性,且不说新春佳节,家家门首对联映红,名胜古迹,处处对联夸奇弄巧,就是在喜庆、志丧中也常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对联,便不算是红白喜事。另外,还可以抒情言志,精妙的对联,再配以完美的书法,更是给人们一种无穷的享受。

以前的儿童入学,首要学习的功课之一便是对对子,所谓学有先后,须从洒扫应对起便是当时的写照。《声律启蒙》也是以对联的形式来教人们认识声律的。

    今天的学校虽已不再把对对子当作学生的必修功课来要求了,但是对我们高中生来说,了解一下对联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对联,还是非常必要的。普及对联知识,对于弘扬我国民族特有的优秀艺术形式也 非常必要的,对此,我们有必要给大家讲讲有关的对联知识。

二、对联的历史及发展

对联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老子》中也有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声音之相和,前后之相随。后来在汉赋及魏来南北朝盛行的骈体文里,其句子更是奇偶相配,如天山共色,风烟俱净。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都是对仗的,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历年高考,就常有律诗句次的排列,如果不懂得一点对联知识,将是很难准确排出来的, 这些联句很多已成为了千古名句。如:

海内存己,天涯若比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对联的第二种来源的集句,就是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诗文按照一定的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形成很好的对联。

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莫受老来贫

关于集句,苏东坡曾说,天下无语不成对,世间之物未有无对者。

如成语:平分秋色 流芳百世  守株待兔  瓜熟蒂落  引蛇出洞  杀鸡取卵

独占鳌头   遗臭万年   缘林求鱼  水到渠成  调虎离山  剜肉补疮

    又如:      

    蚍蜉撼树   含沙射影    偷梁换柱    抛砖引玉

    螂臂挡车   指沙骂槐    移花接木    点石成金       

这些成语均可为之找到相对的成语为之配对。

人名对:孙行者   牛得草   韦道明

        祖冲之   马识途   郭福清

口语对: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噫,何处放炮?

        哦,人家过年。

  第三种来源,也是最大的来源,即是来源于人们有意为之的创作。

  一般认为,五代后蜀国王孟昶的所作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创作的对联。

 当然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认为在五代,许多文人都喜在素扇上题写对联,如后唐 范质隐居民间时,便曾在素扇上题了一联曰: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其实,关于孟昶题写春联的故事本身也说明了孟昶并非题写春联的第一人。故事说:

 每岁除夕,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964年,次年归顺宋朝)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尽管如此,因为这对联已非常出名,又得到公众的承认,故在推举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时,人们还是首推此联。

宋代以后,对联逐渐发展起来,文人学士们常以对联游戏,互为取乐,如:

《王荆公三难在苏学士》中的:

一冬二春双八月,

苏东坡与佛印之对联故事:

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勤劳门第春常在,节俭人家庆(罄)有余。

 到了明清,对联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对联这一文学工具,常用它来歌颂太平盛世、嘉奖臣僚,这对对联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元璋写对联的故事。如史书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

他不仅命令别人写,而且常亲自撰写送人,据说他送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

破敌平虏,功贯古今第一人;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给修撰国史的谋士陶安写的是: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给阉猪为业的人家写的是: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据说惊天动地事业,数一数二人家。这副对联也与朱元璋有关。

此外,颇负文才盛名的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等人也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对联的艺术性又有提高,而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对联则达到了纯熟的鼎盛时间。乾隆皇帝更是酷爱者之一。单是其挥毫题写的紫禁城的宫门对联就不下百来副。云南滇池大观楼上为历代游客所称道、所仿效的一百八十字长联,其作者对联好手孙髯翁便是生活在这一时期。其间还出现了一大批如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左宗棠、石达开、曾国蕃等对联妙手,特别是纪晓岚更是出口成联,对仗工巧,风格多样,民间有关他的传说也很多,世称北国才子。

解放后,对联得到了普遍的发展,特别是在主席的极力倡导下,对联已不再是少数读书文人的事了,每逢春节,对联之风更是吹绿了长城内外,吹红了大江南北。但是尽管对联是如此之普及,真正能看会写对联的人毕竟不多,对联奇才、奇联也不多见。在当代的领导人当中,除了当年的胡书记胡改过几副出名的对联外,其余的似也不大听说。因此,广泛地普及对联知识大有必要。

胡书记所改的几副对联:

狠钻新本领,

甘当小学生。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春联的由来及发展

春联,是对联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种节日用联。

贴春联,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习惯,说起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人。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上古时期,有善于捉鬼的两兄弟,一个叫荼,一个叫郁垒。他们用苇索把朔山章桃树下害人的鬼缚起来,投给老虎吃,后来那里的县官为了驱鬼,就在每年除夕,用桃梗做成两兄弟的形状,挂在门前,是为桃人,并在门上画了一只老虎,还悬起几条苇菱,希望用此消灾免难。

但是扎桃人、画老虎,毕竟费事,后来人们为了简便起见,就以桃符代替桃人,即在两块桃木板上分别画上荼和郁垒的形象,然后分别挂在门口两旁,意义仍是压邪抑恶,好过新年

但画画还是不如写字快捷,后来人们索性分别在两块桃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字,表示他俩在此,鬼邪莫来、这种桃符每年换一次,这便是原始的春联了。到了五代,这种做法起了一个质的变化,人们用两句对称的话来代替神荼和郁垒,直到孟昶的对联出名后,真正的春联便产生了,之后文人学士群起而仿效,春联便逐渐发展普及开了。在今天,贴春联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人们希望它能给自己驱邪消灾,带来喜庆。

四、对联的作法

  对联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应当对对联的作法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是我们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知识。

(一)   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学样式,它寓意深刻,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应用广泛,既可抒情写意,绘景叙事,又可缅怀人物,贺喜庆功;既可题于楼台亭榭,寺庙祠堂,又可用于门宅店面,客厅书斋。

 对联把诗歌和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艺苑中雅俗共赏的一朵奇葩。

 对联由两个相对的句子组成,它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上下两句对称,是对联的主要特点,所谓对称,就是指如下五方面。 

 1 、内容要相关

 内容相关即是上下两句意义要相近或相反,相互合作,彼此联系,共同表达一个中心。

 如相近的有:

 勤劳门第春常在,节俭人家庆有余。

 内容相近却不能内容相同、重复,否则便犯了合掌之忌。

 如:国中无双府地,海内第一名城。

 内容相反的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世间少有蠢才子,天下难得好先生。

2、字数要相等

 字数相等,就是上下两句字数要一样,同时还求词组结构句式要相同。

如:世界是我们的,室雅何须大哉!

 喜看大地添秀色,阳光灿烂照天山。

 这两联虽字数相等,但因其结构不相同,也不能算是对联。正是如此,当年四川省主席刘湘死时,人们赠送的一副挽联才成为了人人称道的名联。

 其联为:中华民国万岁,刘主席千古。

 原来根据要求应该结构相同,即“千古”对“万岁”,“刘主席”对“中华民国”。而在相同结构位置的字数上刘主席却对不起“中华民国。这便是对联的主旨。

3、词性要相同

 词性相同,即上下联除了词组结构、句式要相同外,词性也应该一致。准确的说就是: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

 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所谓实对实,虚对虚,这便是属对原则。

 词性相同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事实上,当一种词性范围较广时,人们往往又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类。

 如古人就曾把名词分为如下十多小类:

1)天文类:日月风云     

2)地理类:山川江河   

3)人事类:德才智勇 

4)  形体类:身口手足    

5)时令类:年节朝夕   

6)文学类:诗词书画 

7)文具类:笔墨纸砚:   

8)居室类:楼房门窗   

9)器物类:刀枪杯盘

10) 服饰类:衣帽鞋袜     

11)饮食类:茶饭酒菜  

12)植物类:草木花果

13) 动物类:鸟兽虫鱼  -

 当然,词性能用小类相对固然最妙,不能按小类属对时,能用近似类相对也不错。

 如财神庙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教我如何?

 弥勒殿联: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但也有词性不对,而联意颇佳者,人们亦承认之,如: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洞中洞隐龙。

这种对仗不甚工整的对联叫宽式对,它只要词性、平仄、结构基本相对就行了,如杭州西湖有一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词性相同的同时,还应注意句子结构相同,如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妻铁像旁有一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注意关窗子,留心开锁头。

红颜小姐手拿一枝黄玫瑰,

黑脸大汉肩挑两只臭粪桶。

雪压竹枝头点地,

风吹荷叶背朝天。

4、对仗要工整(平仄相对)

对仗工整主要是指平仄相对,同时还得遵守仄起平收的一般原则。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前有这样的说法,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但有时为了内容上的完整,也有不甚讲究平仄的,那是遵从了另一原则:即不能因形害义的原则。

如有一组剧场对联: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

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5、音韵要和谐

 汉语的仄声字短促而有力,平声字舒缓而悠长,因而写对联时要平仄交替使用,这样才能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富有节奏感。如:

 岭上种起柚子树,

 山前开出蝴蝶花。

这副对联因上全是仄声字,下联全是平声字,读起来便缺少一种节奏感。

(二)   对联的用字、修辞和断句

1、   用字要简明、恰当,清新、高雅,平仄协调。

2、   根据需要,可使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叠字、顶针、回文、分嵌等多种修辞手法,还可集句、

3、   注意断句,自古以来对联从不加点,要读通对联,必须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特别是文言知识水平。又因同一句话不同的标点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为避免产生歧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闹出笑话,应尽量不用否定的形式云表达肯定的意思。如:

    养猪大如象老鼠个个瘟,

    酿酒坛坛好做醋缸缸酸。

    岁岁逢春好不晦气,

    年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要读懂对联,有时还要注意其出处、背景以及谐音、多音方面的问题。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二猿断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失足污泥内,看老畜生怎能出蹄。

    民国万岁(税),

    天下太平(贫)。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三)对联的分类

 对联种类繁多,按其应用范围分,可分为: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题赠联、行业联、风景联等。

 按其写作方法及下下联关系分,可分为:

 正对、反对、串对,如: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正对)

 红军中官兵夫衣著薪饷一样,

 白军里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反对)

 一个人倒下去,

 千万人站起来。(串对,亦即流水对)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流水对)

 所谓串对,即是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有因果、承接、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如: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XYZ送了君命,

    叫WFS依靠何人?(wife  father  son)

 所谓反对,即是上下两联意思相反形成了鲜明对比。如:

 大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红白兼收,何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青黄不接,有甚东西!

 所谓正对,就是上下两联内容相关或相近,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如:

 门前生意,恰似夏夜蚊虫输出输进;

 柜里铜钱,好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四、对联的书法、用纸与张贴

 对联的书法十分重要,一副好的对联,再配上一手好字,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

 对联的书法一般多用楷书,也有用隶书和行书、装饰联一般多用草书,偶尔也有用篆书的。

 书写的格式,应注意把字写在联纸的正中,自上而下应成一直线,大小一律,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相等,不要近迫近纸边;也可以叠格,上下两端各留若干空地,上端稍多,下端较少。如果是红纸,上端有白头,可不必留空,如果是长联,一行写不完,可分几行书写,对联的书写顺序是上联由右而左,下联则由左而右,贴出来则都是从门的外面读到里面,如果是装饰联和挽联,还要落款,上下款的字形较联语的字小三分之二左右,上款写在上联的右上半部,要比联语低两字,而且要留几个字的空地,不要一直写到底,若分几行写的长联,上款可写在末行下面的空地上,略偏左旁,面仍要留一些空地,下款写在下联末行下面的空地上,略偏右旁,第一字较联语低下几个字,以最后一个字能写到近底边为限,字的大小与上款同。

 书写时同一联应用同一支笔,同一墨水,同一时间写好,如纸不吸墨,可在墨中加少许洗衣粉、肥皂水、茶或酒之类,可使墨色渗入纸中,有的加少许鱼胆汁,可使墨迹更显光泽。用中药白芨煎水磨墨则永不退色。

 书写的颜色一般多用墨色,喜联、寿联也有用金色的,挽联用墨色,也有用蓝色的。

对联用纸,凡喜庆都用红纸,哀悼性的用白纸、蓝纸,不可用错。室内用宣纸书联,则另当别论。

 对联的张贴:按照传统的习惯读法,直行书写的一律从右读到左,所谓: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故上联贴于读者的右边,下联贴于左边,不可倒贴。上下联的分辨一般以每联的最后一字的平仄去判断,最末一字是仄声的为上联,最末一字是平声的为下联,即所谓“仄起平收”。如果上下都是仄声或都是平声的,则须从对联的内容和语气上去分辨了。

(凡6003字)1995年春作      2003429输入电脑  3018年8月13日初略检查一遍,更改了数处错漏字和排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写对联
春节说春联
春联,从对对子说起
对联的欣赏6
(4)诗词知识讲座第八讲
奇妙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