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塘路程是几远,为什么平乐有二塘,却找不到头塘和三塘?
userphoto

2022.09.12 广西

关注

    前两篇文章,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旧时南方农村一直沿用至今的两种水田名称命名方式,一种是用耕作完一遍所花的人工来表示这块田大小的“N工”形式,如三工、六工、九工;一种是用这块田产出谷子的多少不表示这块田大小和腴瘠的“N担禾田”或“N挑禾田”形式,如:八担禾田,九担禾田。

    热心的三河赵强老先生曾留言夫子,告知事情的始末,说“工”与“担”,是旧时计算农田面积的用量单位。“工”是按劳作用工来计算田亩;“担”是用农田产量来计算田亩。荔浦解放前到解放初期,一般都用“担”来计算田亩,讲“N担禾田”,即“三担禾田”为一亩。每担稻谷100市斤,三担禾田300市斤,这是当时农田的平均亩产量。那时是没有“亩”的概念的,后来推行丈量土地,才用“亩”作计量单位,用“三担禾田”换算成一亩,与丈量得一亩的产量刚好接近。

    今天我们来跟大家探讨一下作为单位用词的”塘“字。

    塘,作为单位用词作用非常强大,既可表示里程,又可表示面积,还可以表示池塘的个数,如“一塘鱼花”。

    今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表示里程单位的塘。

   “塘”是古代的邮驿制度单位,古代为了传递信息,一般都会在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邮驿站,站上提供车马和食宿。宋代的时候这些驿站叫做“铺”或者“急递铺”,到了元朝,规定了驿站之间距离为“铺”,所以北方至今还有很多地方有诸如“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之类的名字。而到了明清时期,这些邮驿站又增加了“塘”这个名称,也称为塘汛。这是官府所设的关卡,为驻防及传递军情而设,通常是十里设一塘。一般都与以前所设的铺合并,也就是塘铺合一,只增设了塘兵。而这些塘铺名称通沿官道延伸,每隔十里,即5公里设一塘。

    塘铺的名称通常有两种命名方式,一种是依次以头塘、二塘、三塘、四塘这样的序数命名下去,直到下一个重镇,如果下一个重镇距离较远,可以一直排至十塘。一种是给各个塘铺分别取个不同的名称。下面我们仅就广西现存的名字进行一些分析。

    一、以序数方式命名塘铺名称。

   这种命名方式广西有多个,现举几个典型的代表如下:

    1、有桂林临桂有头塘到六塘。

    据路口村一位年长的老人介绍,以前临桂路口村叫临桂头塘(也就是一塘)、现在二塘老街叫(二塘)、现在橫山村叫(三塘)、四塘与六塘之间应该有个五塘,只是现在名字变了多年,很多人都不知道了而已。。
    2、南宁至宾阳方向,依次有头塘、二塘、三塘、四塘、五塘、一直到九塘到达昆仑关附近,共十塘路,这是南宁往东北向昆仑关直通古宾州(宾阳)的古驿站。

    3、柳州柳城县有头塘到六塘的地名,头塘、二塘在凤山镇,三塘在洛涯乡,五塘、六塘在马山乡,六塘在六塘镇。

    4、百色市从田阳到百色市的排得最长。

    从百色市的田阳往百色市方向,依次是“头塘镇”,“二塘村”,再接下去就是“三塘”、“四塘”、“五塘”、“六塘”、“七塘”、“八塘”、“九塘”'、直至百色附近的“十塘”。
    或许有人看到这会有疑问,为什么百色的头塘不从百色数起,也不从南宁数起,却是从半途的田阳县数起?
    有此疑问并不奇怪,要是我1986年冬天不在田阳一中住过一个多月,我也会感到奇怪。那年的冬天,我曾在田阳一中进大门左边的窄长院子里住了四十多天,离开那天凌晨,又在一中运动场的400米跑道上,就着西天的残月跑了25圈,未及天明便悄然离开了。既在田阳住过,自然知道田阳县政府所在地叫田州镇,还知道田州的煲鸡是很好吃的。
    田州作为州府,设立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当时唐朝在桂西地区置田州,辖色当时所属的武隆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才分田州地设百色厅,并于次年建百色城。这样说来,田州建城要比百色早一千年左右。
    只不过当初的田州治所并不在田阳,而是在田东县的周村旧州屯。田州府治迁到田阳是在明代,而明代恰好是我国改铺增塘时期,当时田州府治在田阳,所以头塘、二塘由田州府治即现今的田阳县田州镇由官道往外,依次数到百色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凡是按序数排塘的的地方,有的地方至今还叫这个名字,有的地方中间有一两个塘已找不到了,可能是后来那个地方改名了,年深日久,已没人知道了。
    曾看到有些看似很有见识的人在网上发文称,广西很多“数字+塘”的地名,可是从没见过有“一塘”的,觉得很奇怪,不明白是为什么。
    看到这,我忽然想起荔浦的一句俗话:问大伯爷落第几?
    确实,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只看到大伯爷、二伯爷,三伯娘;大叔、二叔、三叔;大嫂、长嫂、二嫂、三嫂的,从没见有人叫一伯爷,一叔的,一嫂的,那个排第一的去哪了?你看明白了么?

    二、给这些驿站分别取个不同的名字。

    广西平乐县的东西南北四条官道驿站,便是如此,四条官道上的驿站都各有其名。

    据《平乐县志》记载,清朝时期,平乐县境内主要有四条陆路驿道:以县治为起点,西经季鱼塘至阳朔;南经龙窝塘至荔浦;东经团山塘、兴隆塘、榕津塘、滑山塘、沙江塘至昭平;北经馒头塘、沙子塘、校椅塘、大凼塘至恭城。而古代陆路平乐往东至昭平驿道的东线第一个驿站是团山塘,第二个驿站便是兴隆塘,民间俗称为“二塘”

    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看到了“二塘”,便想当然习惯性地归于按序数命名的驿站行列,可是找遍平乐二塘附近,除了二塘的周塘,再也找不到头塘、或三塘、四塘之类的地名了,他们不明白为何在平乐,头塘、三塘、四塘这些地名,会群体消失得那么彻底。他们哪里想到,平乐的二塘竟然是当地人的俗称。由此可见,按序数排列塘铺的名称,已是广西人深入骨骼习惯了。

    其实,如果按序次排,平乐的三塘应是榕津,而五塘沙江塘则应是今天的同安了。正是:

    一塘十里镇关边,紧急军情驿站传。

    平乐二塘称特例,莫因惯性想当然,

    关于塘,你有哪些建议,欢迎私信留言,谢谢支持。

  关注荔浦,关注夫子,敬请锁定夫子303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百色一学校发通知:每人至少捐100元,用来奖励优秀老师!教育局回应
《百色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纲要公示
【案例】市级工业园区能否跳过县级政府重新授予特许经营?
陆家子孙祭祀祖宗
中国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篇)
第三届品种征集函邀请函(确定版)(5)(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