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君子不器

孔子讲,“君子不器”,就我的理解是真正的君子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是非判断,应该作为“人”而存在,而不应该作为“工具”的存在。

然而,这样的君子养成教育做的是不够的。我们传统上有一种说法,“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分明也是把自己作为一样工具卖给帝王。然而,通过历史,我么看到的更多的是文人胆识,是董狐直笔、是社稷担当。

而到了现代,据万维钢的考察,“中国现阶段的流水线教育的默认生产目标,并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于打磨和挑选'器具’”。下等器具,是实用工具,是为了找工作而要有的学历或者技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是这样的理解。上等器具,称之为工艺品,虽然不能做什么,但是有收藏、升值、观赏的价值,这可以说对应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了,如会弹钢琴、会跳舞、会画画等等,这一些可以增加附加值。好像人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把孩子变成一个“好器具”,等待着在未来被选拔。这样的一种理念,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理念,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学这个东西将来能够适应世界,装扮自己,吸引别人;而不是学这个能够改变世界,发挥自己。这就是教育孩子要作为一样器具,要作为别人的资源,等待着别人的评价。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目前我们的教育可以一是培养工具,为找工作;二是培养工艺品,提升个人附加值,很不幸,几乎都是为培养“器具”。

那么,如何“不器”?首先应该理解,“器”是“不器”的基础,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对孩子们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求科学素养、要求文艺审美,要求身体素质,所以打造自己,是必然的选择,是具有更多选择的基础,而更多选择意味着可以“不器”的底气。再者,培养主人翁精神,树立初心,即以我为主,以欣赏、选择和改变周围世界为目的,这样就几乎全由家庭和个人来努力了,学校是帮不了你了。最后,区别于社会主流的“做最好的自己”的心灵鸡汤宣言,而是不问自己想做什么,而问世界需要自己做什么,在那一刻,自己在被某种事业所召唤,然后义无反顾投身其中。这样是更大的格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守规矩的孩子,90%到社会上会吃亏
收藏:101种改变世界的小器具(下)
《道德三百问》281. 何谓“什伯之器”?
关于孩子“创意思维”的培养,这8件事情随时可做
【微也足道】为什么说“君子不器”?
【第28期】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12章》何为“君子不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