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舟|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 我读《论语》21——闲着读点书系列

莱内´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曾说过:“有两部书甚至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我的行囊里。”有些书是要常读的,常读方能常新。就阅历而言,很多书不是说读过了就能理解的,更不会读过就能全部吸收。比如西方人的《圣经》,当然在东方可以是《论语》。读《论语》,不在于“背诵”、记住,而在于结合自己之阅历,体会、理解,这当然是一个过程,逐渐理解的过程亦可称为“穿越”一本书,但对于《论语》一书,“穿越”何其难?

随读随记,今日之记自可作明日再读之始。同时,“强迫”自己记下,亦是修炼意志力的过程,毕竟“修炼”是需要意志力的,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言:“大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最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拦住它,无论自然、上帝还是人,都不能。’”(勒庞著《乌合之众》,第100页)

读《论语》,正是需要这样的毅力。一则可以激发个人之动力;二则反复阅读,正是试图更新理解、解释当下之必须过程。如在《论语》的公冶长篇有这样一段文字。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将“加”译为驾凌、凌辱解,故翻译为“子贡道:'我不想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想欺侮别人。’孔子说:'赐,这不是你能做到的。’”而李泽厚在《论语今读》、辜鸿铭在《讲论语》、钱逊在《如沐春风》中都基本沿用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翻译,将“加”直译为“强加”,故翻译为“子贡道:'我不想别人强加什么东西给我,我也不想强加什么给别人。’孔子说:'赐,这不是你能办到的。’”初看有别,其实类似,我认为都是相通的。只是在引申解释上,朱熹解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仁”者之事,而子贡还未达到“仁”的境界,所以做不到。辜鸿铭沿用了朱熹、程颐这条线。而李泽厚的引申大意是说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类似,强调子贡所讲的是一种社会性公德,并和颜回、曾参等所关注的宗教性私德想对应,我基本赞成。但相对而言,我更倾向于钱逊所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点在于对自己的要求,而这里的后半句“吾亦欲无加诸人”是对自己的要求,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类似,前半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是对别人的要求。所以子贡做不到。

所以,我觉得:别人以什么强加给自己,在人不在己,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而自己是否要强加给别人什么,在己不在人,是由自己决定的,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才会引起孔子所回答做不到之说,其做不到处主要是指“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句。其实举个例子就很清楚了。比如现代社会我们在路上开车,自己做到不疲劳驾驶、遵照规则、不酒后驾车等,这些是大部分人都能够自我要求做到的。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做得到,所以交通事故发生在谁的身上,可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也就是可能“在人不在己。”

在《论语》中,最多出现的有两个词,一个是“仁”,一个是“礼”。按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书中的观点,“礼”是外在规范、规则,所以可以解释为社会性公德;而“仁”主要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修为,可以解释为宗教性私德。它们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和通的,所以说:“外在为礼,内在为仁。”

其实这和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孟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都是相通的,自由和方圆都是人内在的,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枷锁和规矩是外在的规范,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这当然也和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提的“被动的能动性”概念相通,因为内在,所以可以自己决定,是能动的;也因为外在,自己不能决定,所以是被动的。故,人想要做成什么事,主因在个人自己,而能否成功,可能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古语所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样理解的话,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论语》中这句话了。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持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孔子并非不言利(罕言利),但对于富的态度是要深究的。如果富贵好求,那么应该求,但富贵在人不在己,偶然性因素很多(今天看来更合时宜,如拆迁等),是外在的,所以顺其自然。而自己的“所好”,完全是自己经历培养的,是内在的,可求可控。按李泽厚在书中的解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发财确有极大的偶然性,并非只要努力就能做到。不像读书、做人,只要努力,总可以有所成就。”对于这点,我是认同的。

这样的解读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认为消极,一切都命中注定,何须努力?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对于外在和内在,它们又是相互影响的。

我认为,人作为群体性的动物,受环境影响至深,就人与人而言,我们都是相互的“环境”,对别人来说,你是他的环境。对你来说,你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你的环境。所以才会有《论语》中那句著名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就是外在影响内在的一个典型话语,环境,外在的,但如何取舍,当然又变成了内在的。反过来,内在也影响外在,如在《论语·子罕》篇中有一章: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君子居陋地,能用自身(内在)的品行变其旧俗,习以礼仪,正属于内在影响外在之处。当然典型者还有《吕氏春秋·察微篇》所记载的《子贡赎人》的故事。

当时的鲁国政府发布告于说:“如果有人从外国将沦为奴隶的国人赎回,鲁国政府将提供报酬。”

子贡是个大富豪、外交家,受孔子的熏陶,很讲究“仁”,他在国外赎回大量的鲁国人,带他们回国,成为自由民,还高风亮节,不去鲁国领报酬。面对这种善举,孔子却持否定态度,批评子贡说:阿赐啊,你这样做自以为品德高尚,其实是个大失误。什么原因呢?因为你赎回百姓不取报酬,和你的高风亮节、大公无私一对比,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去鲁国取酬金了。如此一来,有心行善的人没法行善,叫他们自己垫钱也不太可能,因为大家都不像子贡你那样是个大富豪,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在不取酬金的同时,也不去赎回鲁国人了,这可害苦了那些在外为奴的鲁国人,没人去拯救他们了。其实,领取酬金并不损坏个人的品德,反而不取酬金还会妨碍别人行善,吃亏的是沦为奴隶的人。“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贡恍然大悟,于是堂而皇之去取报酬,其他人看子贡都这样做,也光明正大地去取报酬,赎奴的行动得以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由此可见,内在和外在是相互影响的,内在的自由其实也需要一定的依托,这个依托大约就是个人的三观吧,当然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判断力。

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曾提到,一个人的影响力或者做人是否成功,其关键在于自己的判断力。我认为这是很正确的,作为社会中的人,你的一言一行,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外在环境的要素,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做自己是可以完全自由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个人卫生是完全内在的,可以扩大为一种“私德”,我们都知道在公共场合需要保持和维护,这是一个人形象甚至气质的表现。那么在自己家里(暂且认为一个人)就可以不管不顾、完全自由了吗?

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2016年曾在美洲肆虐的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如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家内)”里面“乌烟瘴气”,当然首先是你自己的事,但如果导致“蚊蝇横生”,那么如果你身在美洲的话,还认为是自己的事吗?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性私德影响到社会性公德的表现。

当然,上面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推而广之,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生活于群体中),一个人的个人行为、表现、态度,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足以影响到身边之人,特别是教师群体。积极还是消极、主动还是被动,对周边而言,都有影响。

正所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确实这的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600个文学典故(三)
《读论语.雍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共读】《论语》子罕篇第十五
《孔子与论语》【哲学】:读千卷书之第60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17】政者正也
论语9.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