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港交所引入SPAC,“盲盒”上市利好谁?

「富途安逸」是富途旗下的企业服务品牌,提供港股、美股IPO分销、投资者关系管理与PR及ESOP股权激励管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为400多家新经济企业提供服务。


                     

SPAC上市的话题从去年一路火到了今年,尽管监管机构和投资大佬们对这种上市模式都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但却并不妨碍市场对SPAC的疯狂追捧。

从数据上来看,2021年上半年,在美上市的SPAC新股共计358只,远超去年全年在美上市的SPAC新股总数。但另一方面,监管机构的引导与警示也让增势迅猛的SPAC上市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今年7月下旬,美国SEC否决了史上最大的SPAC 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 (PSTH) 收购Universal Music 10%股权的交易案。

图片来源:The Deep Dive

美国的监管趋严并未冷却大洋彼岸对SPAC的热情。9月2日,新加坡交易所公布了SPAC主板上市框架。两周后,港交所发布了《有关收购特殊目的公司咨询文件》,开启了为期45天的市场意见咨询。而就在前几日,日经新闻报道,东京证券交易所将成立SPAC专项研究小组。

所以,备受亚洲各大交易所青睐的SPAC到底是何方神圣?与传统的IPO相比,SPAC有哪些独特的优势?进军香港市场后,入乡随俗的SPAC又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问题,在读完本篇文章后都能找到答案。

SPAC上市 vs. 传统IPO


SPAC全称“Special Purpose Acqiu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并购公司),顾名思义,先设立一家空壳公司募集资金,再以并购“目标”公司的方式,帮助该公司完成上市

在一个完整的SPAC交易中,涉及到的参与方分别为:发起人、投资人、私募基金、目标公司以及目标公司的创始股东。其中,发起人的角色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投资机构、投行等来担任。

简单来看,SPAC上市分为四个步骤。首先,发起人会设立一家SPAC公司。然后,作为上市主体,成立的SPAC公司会直接在交易所上市,募集一批资金作为未来收购目标公司的资金来源。接着,SPAC公司会开始搜寻优秀的目标公司作为并购对象。最后,确定目标公司后,通过反向并购的方式,实现目标公司上市。下图为简易版的SPAC交易流程图示:


从上述的SPAC上市流程可以发现,与传统的IPO相比,SPAC上市是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优秀的公司;而传统的IPO则是优秀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寻找资金

这一根本的定位差异,造就了SPAC上市机制有着传统IPO不可比拟三大优势。

第一,更短的上市时间。谁先上市,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时间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分秒必夺。相较于传统IPO上市需要耗费1~2年的时间,SPAC确定投资标的后,目标公司通过反向并购上市只需要3~6个月的时间。

因为本质上,SPAC上市是一个并购交易。所以,上市公司省去了传统IPO中繁琐且漫长的材料递交、路演定价、证券承销等一系列流程。

第二,更低的上市成本。传统IPO模式下,承销商的费用通常占到了上市公司IPO发行收入的5%~7%。但在SPAC上市模式下,SPAC发起人将帮助上市公司分摊将近一半的承销费用。

SPAC模式下,费用支付被划分为两个部分。SPAC IPO阶段,是由SPAC发起人向承销商支付承销报酬;而上市公司只需要在成功并购上市后,支付募资金额的3.5%作为承销报酬给到承销商。

第三,更低的上市门槛。传统IPO模式下,各大证券交易所对拟上市公司的公司营收状况、净资产、市值等方面有较为严格的准入限制,这就把很多难以盈利的新兴科技企业挡在了门外,而SPAC上市的门槛更低,让更多企业能够完成上市,获得流动性。

但SPAC上市模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而被诟病和质疑。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买入SPAC证券时,SPAC作为一家空壳公司没有任何资产,也不确定未来会收购什么资产,甚至都无法确定会在什么时候收购资产。这种“盲盒”式的投资方式,也很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港交所打造高质量SPAC公司


时间短、低成本、低门槛的三大优势,SPAC模式对国内众多新经济企业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能兼顾市场对引进SPAC的期待,又能与既有上市规则体系相融合,是港交所目前需要平衡的问题。

在通读了出台的的咨询文件后,能很明显地发现港交所意欲打造高质量SPAC上市公司的野心。与美国证券交易所不同,港交所的SPAC上市规则更加严谨,在逐项对比分析后,梳理了以下四点让人印象深刻的港交所SPAC制度安排。

第一,对SPAC发起人的资格设立了明确的要求,即至少一名SPAC发起人为香港证监会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或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持牌人,并必须至少持有10%的发起人股份。

第二,SPAC证券将仅限专业投资者认购和买卖,且至少要有75名专业投资者参与,其中包含30名机构专业投资者。

第三,SPAC预期首次公开发售募集金额不少于10亿港元。

第四,要求继承公司必须符合《上市规则》中所有新上市规定,包括委聘首次公开发售保荐人进行尽职审查、最低市值规定即财务资格测试。

完整的咨询文件披露的上市规则还有许多和美国SPAC上市规则的不同细节,但通过上述这四点要求,也能清晰感知到港交所的SPAC制度承袭了一贯以来的保守风格,在保障香港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更多元的融资渠道才是港交所更为看重的事情。

总结


毫无疑问,SPAC上市模式在美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从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融资规模上来看,都证明了这种新型的上市模式已经逐渐被市场认可。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自然肩负着引进更加多元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优秀的新兴企业的重任。在之前《超大型新股频出,龙头企业为何独爱港交所?》一文也提到,自2018年港交所实施上市制度改革以来,香港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


在传统IPO上市制度略显疲惫之时,如何让SPAC制度为资本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能保证既有的上市制度体系不被破环,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这次的市场咨询预计在10月底结束,我们也可以对此次的结果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春:香港SPAC上市的最大竞争力在哪里?|夏春|股市
一文读懂SPAC的前世今生
SPAC挤爆港交所,李宁等人现身!以Aquila为例,一文看懂SPAC上市
SPAC—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的新选择
康桥、高瓴、弘毅纷纷布局,为何一夜之间资本大佬都在做SPAC?
资本市场新热点:SPAC并购上市模式简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