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糖衣炮弹——《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次见到“糖衣炮弹”这个词是它出现在小学的一篇课文中,具体内容已经有点记不清了,但是清楚地记得文章摘自毛泽东的某篇会议讲话,大致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须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抵制各种诱惑等,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似乎还有脚注:[糖衣炮弹]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比喻经过巧妙伪装使人乐于接受的进攻性手段。

上中学后,学了英语,课外书里又第二次见到了它,那是一篇关于收集整理毛泽东曾经发明创造的精妙词语的翻译,其中就列举了“糖衣炮弹”、“纸老虎”等。

但是这两次的“会面”,对我来说还都只是停留在该词比较表面的意思上,没有深刻地理解它。直到这周单位组织党员们观看《第一大案》这部电影后,我才更加透彻地了解这枚“炮弹”的“威力”和“危害”竟然如此之大,腐蚀速度如此之快。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他也曾语重心长地叮嘱中央机关同志:“我们进北京,可不是李自成进京。”即不能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可是毛泽东的这些话不幸而言中,新中国诞生后不久,一些人就开始居功自傲,开始了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甚至认为大不了以后功过相抵,罪不至死。

影片取自真实历史事件,讲述的是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案件的两位“主角”——时任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和天津行署专员的张子善曾是穿过枪林弹雨、立下过赫赫战功并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严峻考验的“老革命”,可就是这样两位本可以名垂青史的革命功臣却在和平年代被金钱和权利蒙蔽了双眼,一步步陷在欲望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最终丢掉性命,沦为历史的罪人。关于这一点,影片中打算暗杀刘青山的敌特分子最后都为之改变了原定计划——放弃暗杀、保存实力,因为他们敏锐地嗅到刘青山已经被各种沉重的糖衣炮弹所裹挟而即将跌入自我毁灭的深渊。

1950~1951年,短短一两年,刘、张二人利用职权,盗窃、贪污的钱财总计达171亿元,够当时50万人吃一个月,还能做一身衣服,折合成黄金在当时将尽一吨。此外,还勾结奸商、倒买倒卖,使国家财产蒙受损失达21亿元,要知道那个时候国家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加之当时全国人民正在为抗美援朝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其贪腐程度之大可谓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在广泛征求、听取各方面对量刑的意见基础上,中央决定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之前有人为其求情,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古代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建国初又有毛泽东处死刘青山、张子善。马谡被杀后,诸葛亮善待马谡遗孤。中共中央也由周恩来出面,要河北省委研究了几点善后措施。

事实也证明,对刘、张二人的处理为后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深远影响。该起贪腐案件的发生和处理,直接推动了全国性“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兴起和深入发展,掀起了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场反腐肃贪风暴。直至今日,枪毙刘、张二人的两声枪响,依然如警钟般振聋发聩、引人警醒!

影片放映结束后,我也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虽然身处平凡岗位的我们也许没有机会接受大块头糖衣炮弹的狂轰滥炸,但是也要时刻保持清醒,警惕身边随时可能出现的被伪装成各种形式的小型糖衣炮弹,比如好逸恶劳、贪图享乐、放松学习等。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抵制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和腐蚀,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做一名合格的、有担当的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
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
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上)
1950年,伟人视察东北,一场宴席让他勃然大怒,42人被处以死刑
揭秘:新中国第一贪污案,刘青山张子善总共贪污多少钱?
刘青山,张子善被枪决前后一位离休老干回忆说: “张子善在学校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