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炊烟生处

王菲的歌中有首与炊烟有关,歌词写得很美: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突然发现,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炊烟升起的情景了。生活在城市,家家户户都用的燃气灶,或是电磁炉、微波炉,现在的孩子可能如果没有见到过柴灶,连炊烟是什么样也说不太清了吧?

我们小时候,最先学会的劳动技能,应该就是烧柴灶了,常常是母亲在灶台上忙着炒菜,我便坐在灶下做帮手。说是柴灶,大多烧的其实是稻草或麦秆,我们那一般称作——壤草,将草卷成一个不大的草把,塞进灶膛,这样连续不断,不让火灭掉,直到母亲说可以了,不用再烧了,才算完成任务。虽然说起来简单,但也是一门技术活,往往因火熄灭了被骂的,可不是一次两次。在记忆里,庄前的二爷家在柴灶旁还装了一个风箱,一边拉着风箱,一边烧柴灶,不但火烧得旺,而且也是很好玩的事。对于我们,烧柴灶有两个好处,一是在灶膛里放上一只红薯,等饭锅好了,从草灰里扒出红薯,将烧黑的外皮剥掉,一边忍着烫,一边吃上一小口,那可真是一个香。另一个好处,就是冬天的晚上,烧柴灶时,坐在小小的圆凳上,四周都是壤草围着,面前是烧得红通通的灶口,一下子就驱赶了寒意,再加上一阵阵饭菜的香气袭来,会让人从心底升起温暖的感觉。当然,烧柴灶最大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不禁烧,一天就要烧几捆,家里种的几亩地,收获了粮食之后剩下的草,有一部分还要上交给集体的牛屋,是庄上几头牛一个冬天的口粮之一。另外的在屋后堆成草垛,等做饭时去草垛拔两捆就行,但会因烧得太快而青黄不接。第二个问题是遇到连续阴雨天,草都被打湿了,这时烧可就费劲了,因为没有烧草而断了炊的事,还真发生过。

比起烧草,农村最重要的燃料,就是牛粪饼了。每年秋天,庄子上的集体牛屋便会给每户分上一堆牛粪,等农活空下来时,母亲便要将牛粪做成牛粪饼,常常在屋前的空地上,一排排褐色的“牛粪饼”在秋日的阳光下曝晒,也是乡村一道不可多见的风景。等一周时间左右,已经晒干的牛粪饼就会收在屋后放杂物的小屋里,一天只需几只就足够用了,而且烧的时间长,火也有力,后劲足,老人们都说用牛粪饼做燃料烧出来的饭香,粥也特别有味,结合我的经验,这似乎是有道理的。随着乡村耕牛都被机械化代替,牛粪无处可见,牛粪饼也早已退出生活的舞台了。

在离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新发现的小油田,每天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废弃在油井旁的原油。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些原油有什么作用,再加上与油队上的工作人员也不熟悉,村民们没有人打过原油的主意。等到时间一久,人们与油田职工都熟悉起来,便知道这废弃的原油也是可以作燃料的,于是,常常一包烟就可以去换回一大桶石油。抬回来的石油一开始是液体状的,放在空气中时间一长,也会凝成固体。在柴灶里放一只铁的“水舀子”,每次做饭就会放上一团石油块,这个不但烧得时间长,而且省去了很多添柴草的功夫,确实是解放了我们这样整天要做帮手烧火的孩子。但有利也有弊,这种油没有经过提纯,烧起来烟特别大,一顿饭烧下来,往往鼻孔都是乌黑乌黑的。而且现在想来,那种油烧起来污染一定非常大,只不过那个时候谁会有环保的想法呢?一切只图方便、省事就行。另外,废油有限,不是常常都能得到,既便有,也会是那些与油田工人处得好的人家能多得,于是就会有一些胆子大的,在半夜里从屋旁的小河泅水到油井旁,偷倒上一桶再从河里运回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回事,但大多闭口不言,心照不宣。这样的燃料,直到小油田产不出油搬离了我们那才算告一段落。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摆在开门七件第一件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吃的粮、烧的草比兵马更重要。身在乡村,每天烧的柴草同样也是大人们犯愁的事。除了上面说到的几种外,每年秋天,母亲都会去扫树叶、割芦苇来作为柴草的补充,收完黄豆后,豆秆也会运回来堆成一个小山形状,这可以烧一两个月。特别是芝麻收完,芝麻秆烧得旺,个别没有收完的芝麻粒在火中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并散发出一点淡淡的香气,也是我童年间难以忘怀的记忆。每到暮色四起,乡村家家户户都炊烟袅袅,那是一幅多么静美的画面。而炊烟生处,是乡音乡情,也是一年又一年平凡而淡然的生活最真切的样子。而今,隔着时间的河流,我想问阵阵炊烟都去了哪里呢?不妨将音乐声调大,让王菲的声音将思绪填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炊烟赋
开门七件事之说柴
散文||炊烟岁月
牛粪烤饼
《家乡的炊烟》
得烧炕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