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就是要“讲”出来

——浅谈对二下《揠苗助长》的教学思考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后人将其解释为“寄寓之言”。著名儿童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个怪物,当他向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这其实说出了寓言故事最重要的特点,即通过言简意赅、篇幅短小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篇幅不多,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历史、智慧的沉淀,集趣味性、哲理性、教育性于一体,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文体。在寓言教学中,如何立足寓言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体会趣味,领悟寓意,发挥寓言的文本价值?笔者以为,可以抓住寓言所具有的丰富的故事性,突出“讲”故事这一教学策略,从而达成寓言在学生语言实践、思维发展、情感认识等多方面的培养目标。下面,笔者就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的《揠苗助长》这一则寓言,谈一谈个人的教学思考。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通过“古时候有个农夫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故事本身言简意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品味寓言的语言表达,感受寓言的语言特色,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感知寓意,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寓言对当下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课堂中老师精心设计的“讲”可以很好的完成对这一寓言文本价值的发掘。

一、讲中复述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在篇幅上只有短短150余字,结构也极为简单,但是语言精练同时又极具表现力。文中“巴望”“天天”“转来转去”“自言自语””“急忙”“筋疲力尽”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农夫的形象,而“一点儿没有长高”“高了一大截”“枯死了”等词语写出了禾苗的前后变化,两相对比,突出寓体中寓含的喜剧性矛盾。在教学中,对于故事内容的复述,帮助学生内化寓言的语言特色,并凭借故事中关键词梳理情节,体会语言的多变,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比如一位老师展开如下的教学:

师:一般故事都有主人公,有配角,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生:那个种苗的人。

师:那个种苗的人我们称他为农夫。(板书:农夫)配角是谁?

生:那个农夫的儿子。

师:对了。故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生:起因是种苗。

师:(板书:种苗)种苗之后呢?

生:拔苗。

师:拔苗就是经过。(板书:拔 苗)拔苗以后呢?

生:枯死。

师:枯死是故事的什么?(板书:枯死)

生:结果。

师:看来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读懂了,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根据板书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生:有个农夫,他种了禾苗。他看了一天又一天,禾苗一直没有长大。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上来。第二天,他的儿子去田里,发现禾 苗全都枯死了。

师:很好。从种苗到拔苗再到枯死,讲得很清楚。如果将农夫说的话加进入就更好了。再请一位小朋友讲讲这个故事。(一生加入故事中农夫的动作、语言等再讲故事。)

师:比刚才又有了进步,真棒,掌声送给他。

借助“开始”“接着”“结果” 这三个词,帮助学生弄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师生合作概括了故事情节:看苗、拔苗、枯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由复述这则故事的梗概,再到讲出故事中的细节,既指导学生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也同时感受寓言在遣词造句、细节描写等表达方面的特点,更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可谓一举多得。这里复述性地讲,为课堂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中创造

寓言同一个魔法袋,看似很小,却能够从中拿出很多东西,甚至远远超出袋子的容量。” 严文井先生的这句话,在提醒着我们,寓言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在精炼的语言之间,留白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大片空白,是艺术创作中常见的表现形式。留白中蕴含着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有的发人深省,有的引人幻想,可谓意味深长。引导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用丰富而又灵动的想象来填补空白,在理解感悟与运用发展之间搭建起一座创造的桥梁。这时的讲,引领学生走进故事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也积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师:小朋友们,他从早晨一直忙到中午,又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拔。如果,你就是这一棵棵被拔起的小禾苗,你会说什么呢?

生:哎呦,疼死我了。

生:你不能这样做。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比如说磨刀石,磨刀石不是一天就能磨成的,得日积月累。

生:农夫,你这样做太不人道了,你听到了我痛苦的呻吟吗?你这样一拔,我的根和泥土分开了,再也喝不到泥土中的水分了,我会枯死的。

抓住寓言中这处对禾苗描写的空白,让学生化身为文中角色,在想象扮演中,激活思维,增强讲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特别是在寓言的最后,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之后,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地讲:

    师:如果你就是这个人的儿子, 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想些什么呢?回去以后,会怎么劝你的爸爸呢?这个农夫听了儿子的劝告以后,开始会怎么想,后来又会怎么说呢?(生准备后,请两生进行角色对话)

生(扮演儿子):爸爸,你做错了一件事情。

生(扮演爸爸):我昨天帮禾苗拔高了一大截,为什么错了呢?

生(扮演儿子):禾苗吸不到水,都枯死了。禾苗生长要慢慢长大,不能着急。

师:禾苗长大需要什么呀?

生(扮演儿子):禾苗生长需要水、阳光、养分,让它在田里慢慢长大。你这样把禾苗拔高,苗已经枯死了。

生(扮演爸爸):怎么会这样?

生(扮演儿子):你不信的话,去看看吧。

师:农夫过去一看,禾苗真的都枯死了,他非常懊悔地说——

生(扮演爸爸):我永远都不会再去拔高禾苗了。

同样是让学生化身为寓言中的人物,在创造性地补白讲述中,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延伸,发现寓言表达给人所提供的想象空间,也更深刻地体验寓言故事的趣味。这样,在创造性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为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做好铺垫。

三、讲中应用

寓言故事,总是从故事的发展变化中,让我们得出了教训,受到了教育。但在教学中,如果仅读懂故事,读出寓意,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将“古老的”寓言与学生现在的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寓言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课堂上,通过链接学生的日常生活,智慧地引导学生在讲寓言故事的同时,将寓意加以巧妙地应用,寓言就会在“活学活用”中,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请看:

师:今天学了这个故事以后,会不会在生活中运用。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7岁的鱼儿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她的妈妈希望她能成为像朗朗叔叔那样的钢琴家。在鱼儿通过钢琴二级考级后,妈妈要求她直接考五级,可是多次练习失败后,鱼儿越来越没信心了,甚至害怕钢琴了。)

师:你觉得视频中的妈妈做得对不对呀?

生:不对。

师:你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故事来说服妈妈呢?掌声请出小朋友。

生(饰演女儿):妈妈,你不能让我一下子就考五级。

师(饰演妈妈):为什么不可以啊,我的女儿是最优秀的呀。

生(饰演女儿):因为不能像《揠苗助长》里的农夫那样,一直拔高禾苗,禾苗都枯死了。

师(饰演妈妈):什么《揠苗助长》里的农夫呀!

师:(问下面的学生)想一想, 她怎么说,妈妈就能接受了呢?

生(齐):讲故事。

接下来,学生在向老师讲这则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将农夫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将寓言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之中。这样的讲,是在启迪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灵感,让儿童的心智更为聪颖与灵慧。拉·封丹曾说过: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故事本身是身体,给人的教育好比灵魂。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讲这则寓言,不正是让寓言拥有灵魂了吗?

故事就是要“讲”出来。教学《揠苗助长》这则故事,让学生在不同形态的“讲”中,彰显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构建起更加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由扶到放,两个单篇的组合教法——《寓言二则》教学实录
教学手记|守株待兔
[转载]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