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

                  

 ——读《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

与大数据同行,是当前经常听到的一个热门话题,各行各业都在提出运用大数据促进行业进步的各种方式和举措,而作为一名教育者,对于未来教育的憧憬,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与大数据同行的教与学的同构共生。有机会读到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合著的《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一书,让我对于大数据如何改变教育,开启一个新的教育时代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以一名教育个体的视角,就大数据对于教育发展的利与弊有了粗浅的认知。下面,笔者将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作一个简要的梳理,与大家一同就此话题进行分享。

   在本书的开头,讲到了吴恩达(Andrew Ng)教授的教学。吴恩达教授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在互联网上教学他的机器学习课程,他收集所有关于学生举动的信息,从中提取最有效的内容并将其纳入系统设计,从而使他的课程能够自动实现:教学的改善,学生理解力和成绩的提高,基于个人需求的定制教育。比如,他追踪学生与视频讲座互动的行为:当学生观看视频时,点击暂停或快进键,又或在视频结束前选择了放弃;有时学生多次回看同一门课程,后退至上一个视频进行浏览等,分析整个班级的数据,以此对课程进行调整,明确在哪里加入复习的知识点,或者在哪里要自动推送给学生要补充学习的内容。吴恩达教授的课程教学,正是基于大数据进行应用的具体案例。这告诉了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重新制作课程,针对学习难点,进行恰当的延伸教学,以及利用网络,让课程可以服务于无限广大的学生群体,这让传统的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

 应用大数据改善学习,我们可以先从小数据谈起。在传统的教育中,从幼儿园到大学,也是有反馈,从家庭作业、课堂参与、考试测评中,我们得到的是单个学生的学业表现,并将此作为衡量学习行为的指标。这样的反馈,显然是单向度的,是从教师指向学生,并以此结果作为指导学生改进学习的依据。而大数据正在改变这一现状。通过网络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可以获取海量的学习数据,并用于学习过程的处理,还能用新的方式组合数据,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学习理解和学业表现,同时分享给教师和管理者以改善教育系统。老师不需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来为学生进行适合的教学,大数据分析将指引老师选出最有效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从而真正创制属于个人的学习“播放列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特别是这一过程是指向所有学习者,是在学习环境下的大规模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这里的大数据收集通过学校、班级、课本、课程以及学生本身学习的过程,这是双向度的反馈,基于这些反馈,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选修哪些课程,使用哪些教材、如何去运用它们。这是大数据改善学习最为核心的一点,即根据反馈定制学习。

通过大数据,我们还能够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和个体的知识掌握产生独到的见解,并对个体提高学为成绩需要实施的行为提出预测。比如一名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题目正确率可以达到98%,对另一类型的题目正确率只有60%,这时,我们就会让学生强化对于后一类型知识的学习巩固,从而实现整体学业水平的进步。或者是一名学生要花费一个暑假的时间来补习数学,但经过大数据的分析,只需建议他参加一个为期两周的二次方程的集中课程。当然,这样的推荐和建议,只是一种高相关的可能性,所以也被称为“概率预测”,实现帮助学生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的目的,这同样是大数据改善学习的核心点。运用大数据的这一优势,可以为学生的学科领域,学业方向,甚至人生路径做出相应的指导和规划。

可见,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双向反馈,定制化的学习菜单和极强指导意义的概率预测,从而避免了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这是当前大班化、统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弊端,应用大数据,实现了操作层面上的“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的方式,使学习优化成为可能。与大数据同行,教育的趋势是老师能够洞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生成的数据,并对如何改进学生的学得到有力的数据分析与支持,学生的课程是基于算法定制而成的,为适应学生的需求而调整教学的顺序和步调,课程本身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学校的职能将发生根本的改变,成为大数据生态系统的基石,会在如何运用数据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面对这样的趋势,笔者以为,虽然在教育行业,已经不断有学校提出与大数据有关的课题和研究愿景,但最为关键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就是数据的双向反馈和科学系统的数据分析,这是进入教育教学变革,为学生定制学习或者预测推荐的第一步。其次,相应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开发。这不是数量上的累积,或是随意的、随机的组合,而是在大数据应用基础上的精准推送,没有这一环节的跟进,学生的学习仍只是停在原地,不会有实质性的飞跃。这两点是大数据影响和改变教育生态的重中之重,解决不了这两个问题,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当然,本书也没有回避大数据所带来的不足之处,而这似乎一直被我们所忽略,概括地说有这样的两点:一直存在的旧数据,会不会成为一个人的主要评估依据,直至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发展?而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是有温度的,会变化和成长的,但数据是不变的,也是冰冷的,这是数据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根据大数据对每个人的算法预测,给每个人推荐了最佳的学习方案,提供舒适的教育成长轨迹,但同时会最终威胁到学生对生活中机遇的获取,以及学生更为重要的迎难而上的个人品质的培养。这也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两个焦点。另外,结合笔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在数据的采集方面,还涉及到一个学生的隐私保护和数据的安全及谨慎使用的问题,这同样是需要正视的问题。当然,机遇与问题共存,成长与挑战相伴,面向未来的教育,与大数据同行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

在这本书的导言中写道:有了大数据,教育的性质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个社会将最终学会如何去学习。大数据给予我们更全面、更精细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的复杂性和我们身处其中的位置。这正像《认知盈余》的作者,世界互联网趋势专家克莱·舍基说的那样:“决定教育之未来的,是那些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来适应学习的组织。“也许,通过这本“与大数据同行”有关的书,能帮助我们立足于教育教学变革的前沿,产生更多有益的认识和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分钟读懂!大数据时代的老师该怎么做!
大数据时代教与学的趋势
人工智能不止会批改作业,它还在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四个评价让课堂“活”起来
新政策来了!高校如何能更好地为教师谋发展? | 案例
线上中小学教育课程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